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前沿技術精品課程系列(2005年12月期)
香港科技大學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院(中國)
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前沿技術精品課程系列
課程介紹:
本系列課程的特點和優勢在于著眼于傳遞國際最先進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技術,并在此基礎上講解相關的實際運作策略并分享經驗。
當前國內物流與供應鏈的培訓課程主要分兩種:側重于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基礎知識的培訓以及側重傳授中國企業運作實踐經驗的課程。本系列課程則立足于新的角度,借助香港科技大學在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卓越成就和與眾多世界知名企業的緊密聯系與合作,本系列課程的目的在于介紹國際最先進的技術和系統應用實踐。課程主要包括新技術介紹、方案設計、可行性和投資回報率分析、評估方法與實施策略。
課程體系:
電子采購(B)
庫存管理(C)
配送與運輸(D)
RFID/EPC (無限射頻技術與產品電子碼)(A)
智能
供應鏈管理
新技術
課程A:RFID/EPC——從基礎到應用與實施
課程B:電子采購——技術與商業實踐
課程C:現代庫存控制與管理前沿技術
課程D:智能配送與運輸規劃
授課對象:企業CEO、COO、CIO,采購經理、物流經理、供應鏈經理,ERP與物流軟件企業經理與項目主管,MBA/EMBA 學生,高等院校物流管理、運作管理、計算機工程等相關專業畢業生、研究生等。
授課語言:中文普通話(附以中英文教材)
課程規模:20-30人
講師團隊:
立足于國際商業和信息中心的香港,香港科技大學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院(中國)在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領域擁有世界級的研究水平和多年的工業界實踐經驗。本課程的所有講師均是香港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物流管理學系的教授和研究人員。他們不僅具備深厚的學術背景和領先的科研能力,同時他們也具有豐富的企業咨詢和系統開發經驗。研究院的研究與實踐成果豐碩,例如,我們研發了香港第一個實用的RFID原形系統;為皇家飛利浦集團研發了電子采購系統;我們研發的智能倉庫管理系統現已應用于多家大陸知名企業。研究院的咨詢客戶包括GE、Esquel、NTUC(新加坡)、Auto-toll以及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等。
授課時間與地點安排: (2005年12月期)
|
課程A |
課程B |
課程C |
課程D |
|
12月 16日 (周五) |
12月18日 (周日) |
12月17日 (周六) |
12月15日 (周四) |
授課地點:深圳金融培訓中心-206會議室
-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湖(深圳野生動物園正門對面)
時間: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00
課程費用: 每門課程人民幣1,280元
(以上費用包括:聽課費、資料費、考試費、商務午餐、課間茶點、紀念品等)
課程證書:
完成研討班A、B、C、D四門課程并通過考試者,將獲得香港科技大學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中國)研究院頒發的結業證書。
授課時間與地點安排: (2005年12月期)
報名方法:
填寫回執發回 nansha.course@gmail.com 或撥打報名電話 -> 課程定位確認 -> 銀行轉帳或上課當天現金交款 -> 收取發票 -> 聽課
報名熱線:020-87112206 或13434147755
E-mail: nansha.course@gmail.com
聯系人:楊媛媛
開戶行:中國銀行廣州市番禺南沙港分理處
帳號:862851268208091001
賬戶名:廣州香港科大研究開發有限公司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前沿技術精品課程系列——課程A
課程名稱:RFID/EPC——從基礎到應用與實施
課程簡介:
自1999年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首次被提出作為下一代自動識別技術以來,RFID的潛在價值和應用在全球引起廣泛的興趣。RFID被普遍認為是將影響世界的最重要的信息技術之一。RFID的市場正在迅速擴張,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著手實施RFID項目,以挖掘其經濟效益。2003年,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公司和美國國防部相繼宣布大的供應商必須在貨物上貼有RFID標簽,更是為RFID的市場注入了強心劑。到2005年初,幾乎所有全球知名的IT服務商,包括微軟(Microsoft)、國際商業機器(IBM)、惠普(HP)、思科(Cisco)、SAP、甲骨文(Oracle),都已經表示RFID將是未來IT解決方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RFID旋風已經席卷全球。
此課程旨在幫助學員全面掌握RFID/EPC技術,并學習系統地應用RFID/EPC來優化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以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課程由三個模塊組成:第一模塊介紹RFID技術和EPC網絡以及它們在制造業和流通物流領域的應用;第二模塊介紹RFID技術的發展現狀及標準,并深入探討RFID/EPC的商業市場;第三模塊系統闡述如何應用RFID/EPC優化企業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并提供詳細的案例分析。
課程內容安排:(共8學時)
模塊一 RFID技術及應用簡介
Ø RFID標簽/讀寫器
Ø RFID與其他自動識別技術比較
Ø EPC(產品電子編碼)與EPC網絡
Ø RFID/EPC現場演示
Ø RFID在各個行業的成功應用
Ø RFID對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影響
模塊二 商業市場與應用現狀
Ø 國內外RFID標簽/讀寫器產品市場綜述
Ø RFID/EPC軟件部分市場綜述
Ø RFID技術及應用現狀
Ø RFID/EPC標準
Ø RFID/EPC未來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模塊三 應用策略與案例分析
Ø 如何選取合適的商業案例
Ø 項目可行性分析
Ø 解決方案設計
Ø 成本與投資回報分析
Ø 項目實施方法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前沿技術精品課程系列——課程B
課程名稱:電子商務采購的技術與實踐
課程簡介:
采購是公司商務的重要但復雜環節,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采購提供了一個高效的平臺,因此電子商務采購在各跨國企業內得到了廣泛采納。本課程旨在介紹電子商務采購的基本技術和實踐原則,推廣提高企業采購效率的經驗,以提升學員及其所在企業的競爭力。課程內容包括三個方面:電子商務采購的的基本原理,電子商務采購的中的智能決策技術,和電子商務采購的在企業實踐中的原則及經驗。
課程內容安排:(共8學時)
模塊一:電子商務采購的基本介紹
Ø 傳統采購實踐中的問題
Ø 電子商務采購的基本作用
Ø 案例分析:3M 的電子商務采購的實踐經驗
Ø 電子商務采購軟件系統的介紹
Ø ERP, APS和電子商務采購系統的比較
模塊二:電子商務采購中的智能決策技術
Ø 數據挖掘:利用海量數據來改善采購策略
Ø 假設性分析:為采購策略作全面的最優化分析
Ø 電子競價:獲得最優的采購價格
Ø 案例分析:組合競價在運輸服務采購中的應用
模塊三:電子商務采購的實踐
Ø 電子商務采購的優缺點比較
Ø 推行電子商務采購計劃的基本原則和步驟
Ø 衡量電子商務采購實行的商業回報
Ø 案例分析:利用模塊分析法計算制冷行業中的電子商務采購的商業回報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前沿技術精品課程系列——課程C
課程名稱:現代庫存控制與管理前沿技術
課程簡介:
庫存管理是管理或控制公司資源,如在制品、原材料、組件和成品的系統方法和工具。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將使您迅速識別庫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加以改善;它還將幫助您致力于設計及建立整套的庫存管理流程,從而提高庫存周轉率,減少運營資金的占用,使凍結的資產變成現金,減少由于庫存淘汰所造成的成本。
課程內容安排:(共8學時)
模塊一
Ø 庫存管理基礎篇
² 庫存 —— 現代企業不能割舍不得的痛:從花王公司庫存管理說起
² 庫存ABC分類
² 帕累托曲線
Ø 庫存管理指標
² 庫存周轉率
² 庫存覆蓋周期
² 服務級別 (滿足度)
模塊二
Ø 需求預測
² 需求預測 – 庫存管理的前提和基礎
² 從思科公司案例看需求的重要性
² 需求預測的方法 (制造企業與零售業)
Ø 訂貨點庫存技術
² 庫存成本曲線
² 數量折扣
² 單一供貨與多供應商的優劣比較
² 沃爾瑪的供應商管理
Ø 美國日本庫存管理之比較: MRP 與JIT
² 因地制宜: 為什么JIT出現在日本
² MRP的概念與MRP的計算
² JIT庫存管理
模塊三
Ø 庫存管理新篇
² Crossdocking
² VMI庫存管理
² 倉儲與運輸統籌協調: 荷蘭連鎖超市的成功案例
Ø 珠三角企業庫存管理現狀與發展方向的探討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前沿技術精品課程系列——課程D
課程名稱:智能配送與運輸規劃
課程簡介:
配送與運輸是物流與供應鏈中的核心任務。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下,企業必須在減低運輸配送成本的同時,不斷提升對客戶的服務水平。提供快速、及時地配送、優化企業配送體系、合理調度運輸資源、優選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降低企業運輸配送成本等等相關問題,成為企業決策者面臨的重要任務。配送與運輸系統的性能同時也成為了評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指標。
本課程將系統介紹配送與運輸系統的智能化,主要關注與當今國際先進的智能化技術和產品。課程輔以大量的案例分析,并為國內企業成功實施智能配送和運輸系統,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與意見。
授課內容安排:(共8學時)
模塊一:智能配送與運輸系統的架構
Ø 配送系統、運輸系統與物流采購系統
Ø 中期和短期計劃任務
Ø 與物流供應鏈其他系統(采購、生產、銷售等)的整合
Ø 案例分析:SAP’s Logistics Execution System
模塊二:核心模塊與技術難點
Ø 智能線路決策
Ø 智能第三方運輸商選擇
Ø 智能車輛調度
Ø 智能物品裝箱
Ø 系統演示
模塊三:智能配送與運輸系統的軟件選購和系統實施
Ø 國內外主要產品比較
Ø 如何選擇真正符合企業需求的產品—目前與現在
Ø 建構面向客戶需求的智能系統
Ø 案例分析
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前沿技術精品課程系列
主要講師簡介
林良才博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院(中國)院長,香港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客座教授。美國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高級成員。2002 獲得美國人工智能聯合會(AAAI)頒發的人工智能應用創新獎(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AI award)。在主要國際期刊與學術會議發表超過180篇論文,并在多個著名優化問題上取得世界最好研究成果。
部分商業項目與顧問經歷:
1、香港項目
#智能車輛路徑規劃系統
#電子標簽與無線射頻技術RFID投資回報研究
#利用RFID等促成技術改善貨運海關通關的可行性分析
#在第三方物流、印鈔廠、集裝箱貨運站等的無線射頻技術試點項目
#集成無線射頻技術與供應鏈研究成果的倉庫管理系統
#促進商業合作與互用性的高級配送與運輸系統
#可同時處理海陸空多種交通工具的運輸系統
#供應鏈網絡設計
#車輛路徑規劃系統
#支持供應網運作、促進供應網同步的軟件模組
#庫存的可視化與存取優化
#飛利浦海運、空運采購策略系統
2、新加坡項目
# 物流訓練模擬器、IS0 9000 學習、物流編隊、物流訓練企業化
# 新加坡國際航空公司項目:飛機利用規劃、動態航線與地勤分配及時刻表制定
#大專院校時間表規劃系統(College Scheduling System, Ministry of Education)
顧問經歷:
2004至今,Red Jasper公司首席顧問
2004至今,香港快易通公司首席顧問
2001,IOPT規劃與調度項目首席顧問
2001-2002,新加坡國防科學與技術局通用事件時間規劃引擎項目顧問
1999-2000,系統與計算機組織戰斗機飛行員調度項目顧問
1999, 美國3CX駐新加坡首席顧問
1995-1997, 亞洲Pacic管理中心顧問
1995-1999,新加坡管理學院OUDP計劃顧問
新加坡國際航空公司項目高級顧問
王帆博士(清華大學)
王帆博士1998年,2000年和2002年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香港科技大學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院(中國)助理院長。曾任IBM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2003年經香港特區政府“優秀人才引進計劃”受聘于香港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系,從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智能決策系統、商業智能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和企業咨詢。訪問過世界十余個國家參加學術交流,近兩年內他在世界一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數十篇有關物流與供應鏈優化的學術論文。1998年ACM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比賽亞洲冠軍得主,2000年和2002年ACM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比賽亞洲冠軍隊教練。
部分研發項目與咨詢經歷:
#飛利浦(國際)集團
#香港新興集團
#香港AIR集團
#新加坡港口管理局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
#海爾物流
#招商迪辰軟件
陳群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士,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現任香港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物流管理系副研究員,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院(中國)院長助理。在世界一流的學術會議與刊物上發表數篇論文,其中包括ACM SI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 (SIGMOD), 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DKE), 以及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base and Expert Systems Application (DEXA)等。憑著出色的研究工作,曾于2003年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年度院長獎學金。
陳群博士有著深厚的研究基礎和豐富的培訓經驗,授課富有激情和創意,受到學員普遍歡迎。曾作為主要講師,成功為廣東省信息產業廳舉辦過兩次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領域的高端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