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亞太(北京)春季智能卡與電子標簽設計制作研修班
作者:亞太RFID技術協會 
                        來源:RFID世界網
                        日期:2009-04-30 10:02:18
                    舉辦時間:2009-05-14 到 2009-05-16舉辦地址:北方工業大學(北京市石景山區西五環晉元橋) 
                    
                    摘要:我國半導體研發中心發出的RFID標簽設計的最強音——RFID標簽的設計及應用  
                    
                    - 培訓機構:亞太RFID技術協會
 - 課程類別:技能培訓類
 - 開課期間:2009年5月14(四)-16日(六),共3天。
 - 授課時間:AM 9:00-12:00; PM 1:30-4:30
 - 授課地點:北方工業大學(北京市石景山區西五環晉元橋)
 - 課程收費:2,400元  
 - 受眾群體:射頻識別(RFID)和近場通信(NFC)企業的技術/市場/銷售、電子標簽和封裝設計、政府相關部門主管部門、研究院所、大(中)專院校09畢業生、電子標簽用戶、制造/物流/包裝用戶企業  
 - 技術背景:射頻識別技術(RFID)歸根到底是電子標簽的設計和使用技術,很多案例說明電子標簽設計和使用得當就可以提高讀取率并保證RFID解決方案的實施。2003年至今的五年是中國RFID大發展的5年,在人員使用的射頻卡(身份證、公交卡、門禁卡)和物品使用標簽上的應用風起云涌。2008年我國使用的電子標簽達4億枚。在以13.56MHz的高頻為主的射頻卡上都應用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功,以超高頻為主的電子標簽正處于起步階段。今后2009年到2013年的5年內高頻標簽可望在圖書館、設備管理、電子護照、醫療證、銀行卡、交通卡、信用卡、會員卡等領域得到規模性持續發展,超高頻可望在食品安全、防偽、醫療醫藥、生產制造、車輛管理中得到大規模的發展和應用,預計2013年高頻和超高頻簽的數量分別可達到10億枚和40億枚,社會經濟效益分別是2500億元和2000億元,總效益將達到4500億元。目前我國電子標簽的封裝能力具有一定的規模,但是還遠遠不能夠滿足這種發展的需求。而且電子標簽特別是超高頻標簽的天線在很多情況要針對實際應用進行設計、現場測試與封裝試驗,經試用成功后投入批量生產。目前在超市商品中的應用之所以尚不成功,不完全在于高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標簽對于各種不同商品的適用性上存在的技術問題以及環境耐性造成的。在RFID的應用上沒有“千篇一律”的標簽,所以開發和生產各種用途的標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為此培養大批標簽設計、封裝、測試和使用人才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中國政府當前正在投入4萬億元擴大內需,其中必將在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RFID事業中有一定投入。RFID這項21世紀最有市場前景的技術,必將為中國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 研修內容:   
1了解國內外電子標簽技術應用現狀及其動態
2 全面學習和了解標簽的技術原理
3 電子標簽的天線設計原理及其性能測試方法
4 電子標簽的全自動/半自動/手動貼片機的原理、性能
5 HF讀寫器的實驗、軟件界面的生成方法
7 HF標簽天線設計基礎和測試
8 標簽應用時頻率選擇基礎
9 射頻芯片的種類和設計思路
 - 授課講師:  
周文豪(博士 RFID技術協會秘書長):電子標簽應用現狀和動態以及頻率選用準則 1/2日
吳行軍(博士 同方微電子副總經理):RFID芯片設計基礎 1/2日
郭書軍(北方工業大學教授): 微波與天線設計原理 1/2日
黃顯明(博士 英飛凌高級工程師):HF標簽天線設計工具和測試 1/2日
青山博司(日本哈理資總經理): 電子標簽的封裝方法和設備 1/2日
李爭平(博士 北方工業大學):基于VB的RFID軟件設計基礎、讀寫器系統演示與實驗1/2日
 - 授課方式:課堂授課、動手實踐、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 部分教師介紹:  
周文豪:工學博士,1990年畢業于日本的東京工業大學。時任亞太RFID技術協會秘書長、《中國電子商情-RFID技術與應用》主編,專業特長為自動識別、超精密半導體表面檢測。具有近20年在日本、美國的留學、博士后研究及企業技術管理、CEO的背景,并歷任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在國內外主持過多種非接觸超精密全自動測定儀器和自動識別設備的開發和實施工程,多年跟蹤和研究日美等物流發達國家的物流及RFID技術。授課內容:(1)RFID/NFC的原理;(2)系統構成(讀寫器、RF芯片、天線、中間件、網絡)(3)頻率低、中、高、超高頻、微波)和特征;(4)RFID的國際標準(低、中、高、超高頻、微波)(5)頻率選擇準則。
吳行軍:工學博士,1987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并分別于1992年、1994年和2005年獲得清華大學工學學士、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工學碩士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工學博士學位。1994年~2001年,在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學,重點研究通信、多媒體和信息安全等領域的集成電路設計。2001年~今,在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工作,任副總經理,主要負責技術和產品研發工作。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第二代居民身份證芯片的開發和產業化,超高頻RFID標簽芯片和讀寫器的開發等。授課內容:簡單介紹電子標簽芯片電路的基本構成和工作原理。講述無源RFID標簽芯片設計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以及目前主流的解決方案。針對RFID標簽芯片的性能和成本問題,介紹芯片設計中保證RFID標簽芯片高性能、低成本的關鍵技術。同時,還將介紹RFID標簽芯片設計中需要考慮的提高后續標簽制造的成品率、降低標簽制造成本,以及保證標簽芯片應用中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等問題。
郭書軍: 男,河南禹州人,碩士,教授,1963年生,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蘭州大學無線電系學習,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蘭州大學電子信息系攻讀碩士,1984年7月至1996年2月在蘭州大學電子信息系任教,1996年2月至2000年1月在青島科技大學電子信息系任教,2000年2月至今在北方工業大學通信工程系任教,現任通信工程系主任,科技部知識產權事務中心司法鑒定專家,主要研究方向是嵌入式系統和RFID應用。授課內容:1天線阻抗特性及其測量方法;2天線方向特性及其測量方法;3天線增益及其測量方法;4天線極化特性。 1.5 RFID標簽天線的常見類型及特點
黃顯明:工學博士,高工,2004年加入英飛凌科技,主要負責智能卡安全芯片在電信卡、銀行卡、付費電視卡、交通卡、證照卡等應用領域的技術培訓和支持工作。曾作為主負責人完成中國二代身份證芯片投標項目的固件及FPGA評估平臺設計,并參與制訂出國家行業標準《建設事業CPU卡芯片技術要求》。共有二十余篇第一作者論文在核心期刊和會議發表,其中5篇被EI和ISTP檢索。 授課內容:過去的幾年里,在支付、身份識別及交通等領域,非接觸智能卡應用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突破。隨著非接觸應用的全球性增長,兼顧最終用戶與技術上的不同要求,卡片天線的設計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以適應不同領域的各種應用。本次研修班將著重討論針對不同要求的天線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因素,諧振頻率的測量理論與方法,以及符合國際標準的非接觸應用測試要求。能夠讓您掌握面向特定行業的非接觸式應用的嵌入式設計的要訣。
青山博司:日本哈理資株式會社董事長兼總經理,該公司制造年封裝能力2億枚電子標簽的全自動、低成本的半自動以及工科研開發用的手動封裝機。另外機械手、醫藥設備、自動分揀機也是該公司的強項。
聯系方式:熱線:13146899092 E-mail:psl@rfidsalon.com
 - 報名表
 
| 
 *姓  名  | 
 | 
 *性   別  | 
 | |
| 
 *單位(發票抬頭)  | 
 | |||
| 
 職  務  | 
 | 
 職  稱  | 
 | |
| 
 *電  話  | 
 | 
 *手  機  | 
 | |
| 
 *傳  真  | 
 | 
 *E-mail  | 
 | |
| 
 *通訊地址  | 
 | 
 *郵編  | 
 | |
| 
 參與培訓目的以及希望講授內容  | 
 | |||
| 
 會務組聯系方式  | 
 彭世龍 
電話:010-51736066內線802或   傳真:010-51736066-808  
        熱線:13146899092 E-mail:psl@rfidsalon.com   | |||
| 
 收費標準  | 
 2400元/人(含資料、午餐、課時費、會后的技術支持),3人以上九五折優惠。  | |||
| 
 銀行匯款  | 
 單  位;北京帥風網訊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帳  號;02 0000 6209 2001 35222 
匯入行;工商銀行北京東升路支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