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RFID系統在尋求讀取距離上的突破
通常我們所認為的高頻(13.56 MHz)RFID僅限于1米以內。然而有許多原因促使我們必須尋求更大的HF讀取距離,而這確實是可實現的并且遲早是可加以應用的。之所以不采用在實現更大讀取距離上“非其所不能”的超高頻無源標簽,是因為醫療上考慮到加熱及分子損害以及水和金屬的影響迫使UHF標簽在特定的環境中必須在非常短的距離內工作。Icelandic Fisheries成功測試了HF用于托盤及箱子中濕度很大魚類上:由于讀取距離只有1米,超高頻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采用了信用卡大小的高頻標簽。
除此之外,高頻標簽在許多其他領域也非常受歡迎。也可能有人會說經營者的整個成本還不及高頻系統運行的開銷,比如說實現兩米的讀取距離時。但是,免版稅并10倍于普通高頻標簽大小的標簽已在制作中,這就促使規模經濟效益實現。
獲取更大高頻讀取距離的方法
有許多可以實現更大高頻讀取距離的方法。世界最大的超市之一麥德龍,希望如果可能的話,單品級標簽能夠采用同樣的頻率及標準系統。對于短距離智能貨架,因為實際距離非常短,高頻最為適合,這樣可以對貨物進行控制(能夠獲得所達到的精確距離),因此將一個貨物同其他貨物區分開來沒有任何的問題。而超高頻標簽可能會識別錯誤而且對于小的貨物來說它實在太大了。
對于大的商品比如衣服的問題在于,日本、英國及美國的大多數該行業人員認為超高頻是最佳選擇,因為基本沒有水以及金屬問題的困擾,而且對于兩米的距離超高頻標簽比高頻標簽要小的多而且也更為便宜,但是也還是會有爭議,因為標簽天線不夠精細而且傳導率低卻能很好工作。為了實現標準化,怎么樣才能使高頻標簽用于大的貨物呢?麥德龍的方法并不是制作更大的高頻標簽,而是采用大的讀寫器天線,有點類似于商店里的防盜標簽底座。日本Maruetsu也曾有一個類似的方法使用高頻在食品店進行跟蹤。
選擇大標簽
其他人主張用大的高頻標簽以及更為適合的讀寫器來實現。
兩米讀取距離的大標簽并不是一個新概念。例如,芬蘭的UPM Rafsec現已長期銷售其A5(也就是國內的7寸)大小、背面有序號的標簽,用于馬拉松賽跑員。日本Miyake也已量身定做了大概A5大小的的標簽用于鑄管上,在13.56的頻率下可以通過兩米的讀取距離進行識讀。
追求生產量
然而,這些“大天線”的解決方案在生產量上太過追求,這樣就使其限制在不斷的拷貝過程當中。所有其他的方法因此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例如,一家法國公司DAG-System——PYGMALYON公司的電子分部,從1998年就已經開始從事RFID系統的開發制作。擁有幾項專利的PYGMALYON現已開發了一個唯一的并且非常具有創新的技術——13.56頻率下的“不受約束”探測,他們宣稱最大的探測距離可達10米,可通過更大的區域或者空間(2D或3D),而不像超高頻那樣必須非常接近波源并且經常會出現讀取不到的情形。天線能夠在60立方米的空間內探測標簽,該技術起初是為運動項目而設計的。比如曾用于羅馬馬拉松上。
為了獲得更大的讀取距離,標簽仍然很大,盡管并非大家所想象的那樣。該公司沒有打算要公開其讀寫器系統是如何實現的,其讀寫器上的專利問題仍在商討之中。在惡劣的環境中,更大的讀取距離與更好的讀取距離同樣受關注,該技術當然也不會例外。
除此之外,其他公司如Fractal Systems在開發不規則RFID標簽天線,以期在小的波形因數下能夠達到大的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