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五大標準組織打響中國電子標簽標準爭奪戰

作者:新經濟導刊
日期:2007-03-04 11:42:33
摘要:五大標準組織打響中國電子標簽標準爭奪戰
關鍵詞:標準法規

  全球五大標準組織不約而同前后腳到中國,一場外國列強謀劃中國電子標簽(RFID)標準的新“鴉片”戰爭已經打響。

  文/曾強

  新世紀伊始,全球又爆發了以“人與 物之間”、“物與物之間”為中心的“物聯網”革命,這一重大戰役的核心技術是稱之為RFID的電子標簽(或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將給每一個產品一個身份證,因此被稱之為全球工業與民用的“黑色鴉片”。中國由于是世界上最大的產品制造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無線識別通信市場,中國無疑是全球角逐這“黑色鴉片”標準的最關鍵市場,誰將控制中國市場的標準,誰將影響全球經濟的DNA。

  中國再次成為世界物聯網爭奪的主戰場

  于是,在國人正為圓明園的滲水與湖心島問題爭論不休的仲夏夜,全球五大標準組織的巨頭前后腳不約而同地悄悄進京謀劃。

  據了解,目前影響全球物聯網RFID標準的五大標準組織分別是:一,GS1/EPCGlobal系當今世界以歐美跨國列強為全體陣營的電子標簽(RFID)標準最強大組織。該組織身前為北美UCC產品統一編碼組織和歐洲EAN產品標準組織,合并后先稱之為EPCglobal,最近又名正言順地稱之為GS1環球標準老大組織。GS1/EPCGlobal全球核心成員中國行包括了 零售業的美國沃爾瑪、德國麥德龍、硅谷思科、歐洲吉列公司等世界五百強。二,AIMGlobal組織,即全球自動識別組織。該主席Daniel P.mullen親自帶隊。該組織系全球產品編碼組織,每年向全球包括中國企業條形碼收費。三, ISO全球非盈利工業標準化組織。該組織RFID與供應鏈專家主席Craig K.Harmon。四, UID為日本泛在技術核心組織;Dr.Ken Sakamura(坂村健教授)。五, IP-X為南美、澳大利亞,瑞士為中性主權國的第三世界標準組織。該技術原創發明人Henk Froneman及Ipico公司CEO Johannes Cornelius Luther Erasmus。

  全球五大標準組織不約而同前后腳先后到中國,一場新的鴉片戰爭已經在首都再次打響!

  如果說微軟與英特爾Wintel聯盟壟斷了全球“最后一公里”家用電腦的平臺標準,諾基亞、愛立信、摩托羅拉的GSM與CDMA壟斷了全球“最后一米”移動手機的平臺標準,那么誰將是物聯網“最后一寸”RFID讀碼器平臺的標準制訂者呢?

  海外收購與標準原創:中國反擊鴉片戰爭的非常規發展道路

  面對著中國的不斷壯大以及三大市場的已經形成或即將形成,有人發問:中國是成為新一輪全球鴉片戰爭的最大“殖民地”還是新一輪標準戰爭的最大原創地?這是擺在二十一世界中國政府決策人與企業決策者面前的戰略問題。

  中國經過四分之一世紀的改革開放和快速發展,目前正處于由以市場換取資本和技術向以市場換取技術和標準轉變的關鍵時期。能否實現這一重要轉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企業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主動權,制約著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能力,以致決定著我國由目前的制造業和貿易大國向技術和貿易強國轉變的進程。推動這一轉變,關鍵在于政府與企業互動,抓住機遇,搶先在制造業產品與網絡技術的結合中實施標準化戰略。

  當今全球企業間的競爭,已經超越了技術、成本和管理等領域的單項角逐,而是紛紛把標準作為戰略制高點。中國是否永遠只是“中國制造”,而不是“中國創造”?中國是否只是世界標準的“殖民地”,還是中國應有自己的“主權”“并參與世界標準的共同制定與推進?

  標準是國際貿易中的雙刃劍,既可用以促進出口,又可用以抑制進口。其中技術標準已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發展貿易、保護民族產業、規范市場秩序的重要手段。每個行業都有其產業鏈,如果一個國家的產業位于產業鏈的上游,掌握了產業的技術標準,進而掌握了整個產業的標準,也就掌握了這個產業發展的進程。誰先占有標準,誰就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據優勢。所以,標準原創戰略首當其沖應擺在第一位。

  其次,應該實施三個世界劃分理論——收購與兼并戰略,我們認為,中國應首先對世界科技進行三個世界劃分,即第一世界以EPCGlobal為頭號以超級大國的跨國公司為主;第二世界AIM、ISO、UID是以發達國家日本、歐美為主;第三世界IP-X是以非洲、大洋州、亞洲第三世界為主。中國應鼓勵企業以收購或合營的方式完成對IP-X標準的知識產權國產化,聯合第二世界的ISO、UID、AIM共同形成不卑不亢的全球電子標簽(RFID)產業聯盟R1。中國無須再花十年耗資百億去在知識產權與標準方面從零做起。中國政府應迅速鼓勵民族企業以收購與兼并的方式用中國的市場換取標準。

  另外,成立國務院物聯網領導小組推進中國實施產品標準化是第三大戰略。物流網與電子標簽一系列標準的制訂方面我們與有關國際機構處于同一起點,而且還意味著中國正式開始制訂和規劃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涉及產品信息化的標準。電子標簽標準的制定,從一開始就要立足“政府牽頭、企業推動、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為此我們建議:

  第一,建議建立由國家國務院信息化領導小組、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科技部、商務部、國家標準委等部門參加的“國家物聯網及產業化指導小組”,以現有國家金卡工程為主體迅速實現產業化。充分調動協調政府、產業、非政府組織等多方力量,統籌部署,發揮業界民族高科技跨國企業主導作用,形成“倚標準而定天下”之國家標準化戰略。

  第二,標準化競爭主要來自于中國企業與跨國公司的競爭。為避免過去只見政策“打雷”,不見產業“下雨”的被動局面,“國家技術標準指導小組”應大力扶持民族企業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賦予其標準制定實施的重要責任,在各個分標準領域,國家應與企業界密切配合,給予財力、物力上的支持。

  第三,以民族企業為依托,以國家有關部門為支撐,與海外在同業標準領域中最有全球影響力的主導型公司進行專項資金支持并考慮建立專項基金進行全球戰略收購與兼并。此舉既可縮短中國民族企業標準化進程,又可緩解外匯儲蓄增多引發的 人民幣升值壓力,還可大批吸引海外 留學人員報效祖國。

  第四,對在民族自有知識產權和國際可兼容雙重領域具備領先技術的國內企業,應利用國家政策支持、輿論宣傳和鼓勵企業推廣應用等多種手段支持中國RFID聯盟及民族企業。

  除了前面的三大戰略之外,推進3+3框架是又一重大戰略,即在標準制定的戰略上,采取:1)向國際標準借鑒;2)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3)與國際標準兼容。在標準的戰術上采取的策略是:1)在硬件領域與國際標準一致;2)在軟件領域與國際兼容;3)在應用領域有中國特色。

  “借鑒、自主、兼容”將使得中國在物聯網革命中積極扮演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在資金、政府等方面鼓勵、支持、抉擇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等方式收購具有知識產權領先的海外技術公司,以在時間和市場上尋得主動。

  從“人與人”之間的人類三通信革命到“人與物”之間“物與物”之間又一次物聯網革命。中國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世界標準的共同制定國責任。誰制定物聯網標準將影響世界經濟的DNA。一場新鴉片戰爭與反鴉片戰爭的序幕戰已在北京仲夏夜打響。收購、扶持、創標將使中國在電子標簽(RFID)全球標準之爭走出一條非常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