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訪談報道  >  正文

戴定一:十一五規劃中物流或物流信息化

作者:新浪財經
日期:2007-03-04 11:42:43
摘要:由中國市長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無錫市人民政府以及美國服務業聯盟聯合主辦的2005世界城市服務業大會,于2005年11月8-10日在太湖重鎮-無錫舉行。以下為“現代物流與商貿服務”分論壇嘉賓精彩觀點:戴定一:十一五規劃中物流或物流信息化
 由中國市長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無錫市人民政府以及美國服務業聯盟聯合主辦的2005世界城市服務業大會,于2005年11月8-10日在太湖重鎮-無錫舉行。以下為“現代物流與商貿服務”分論壇嘉賓精彩觀點:

  主持人:謝謝王先生的演講,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物流方面的信息,下面我們有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先生做演講,大家環境。

 戴定一:非常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交流有關物流信息化方面的一些思考。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一個最基本的技術,剛剛幾位發言的嘉賓都講到了這一點,我想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只能談局限一小部分的內容,主要是近期我們國家在進入到十一五規劃的期間,各個地區、各個部門都在制定十一五的相關發展規劃,這里有很多是涉及到物流或者物流信息化,或者是一些具體的項目,在研究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大家產生了一些爭論和一些討論,也引發了一些思考。我想我根據自己參加的一些項目,談談我的一些體會。有些想法也代表了正在研制十一五規劃的政府部門的考慮,當然這個東西不是很成熟,所以我們今天不是結論,而是一些思考,希望可以引起大家共同的參與。

  第一個問題,就是物流 信息化能不能快速的發展?因為在制定十一五的物流規劃當中,大家都有一個目標,達到什么水平,能不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或者達到怎樣的水平。在這個問題的考慮過程中,有這么幾點被大家認為是值得關注的。第一在信息化的實踐中,確實出現了先外后內的探索,因為我們以往講信息化,都是企業先買機器,鋪網絡,內部搞一個信息系統。然后積累數據,優化流程,然后發展到企業外部 供應鏈,這樣一個發展的過程。但是實際上,特別是在制造業,很多的制造業,在以ERP為核心的信息化過程中,遭到了失敗,然后增加了很多客戶管理,就是和外部進行銜接的一些物流或者是一些客戶管理方面的探索。出現了先外后內的情況。

  第二,很多的物流企業感覺到自己的系統做的很好,但是沒有效率,一出了企業的大門就不行,所以物流是一個整合的理念,離開了行業的整合,你自己的信息化是沒有太大的作用的。所以物流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領域,它依賴于行業的信息化,可能要比其它的行業更為重要,比如制造業、建筑業完全不一樣,所以就物流信息化的發展來講,可能要有一個新的思路。

  戴定一:第三,在制定政府規劃的時候,如果我們過多的考慮企業怎么搞,可能就定錯了位,企業信息化怎么搞,是企業的事情,政府更多的定位是公共環境和基礎。

  第四個,十一五期間,政府在制定政府信息的發展規劃中,已經出現了先外后內的趨勢,在十五期間,政府部門都是內部的局域網等,但是到了十一五期間,會大大增加公共服務的項目。因為十五期間,政府信息化最有效的像稅務、海關這些系統,都是帶來了巨大的效益,這證明了電子政務或者政務信息化外部服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基于這樣一些背景,大家就開始認識到物流信息化,某種程度的重外輕內,也就是說,加強社會環境的基礎信息化的建設,可能是我們國家物流信息化實踐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策略。這是一個想法,不是一個結論。

  第二個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究竟做什么事情?政府的定位是什么,政府在物流的信息化過程中做一些怎樣的事情。有這么三件事情,在很多部門非常的清晰。第一個就是把本職的工作做好,如何把信息化搞好。在物流過程中,有很多的環節和行政密切的相關,比如說公安部門對于車輛的監管,交通部門對車輛有監管,環保部門對環境有監管,還有食品、海關、保稅等等,這些都構成物流監管的重要的組成部分。當這些監管部門,如果你監管的標準和手段、規則發生變化的時候,都會極大的影響物流的模式、水平、成本。根據我們國家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在政府的監管方面,加大投入的力度,可能是一種跨越式發展的一個方面,比如說,我們明年可能十一五期間,出現一些保稅的監管,像藥品的監管,特別是肉類產品的監管。都會極大的改變我們國家這一類物流的模式和成本結構,以及信息化的水平,這一塊是一個很重要的政府職能。

  第二塊就是政府應該加強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這個在很多政府規劃中,都提到了這個問題,但是這個公共平臺究竟是一個什么含義?還是有很多值得爭論的地方,一會兒我會專門的講這個問題。第三個問題,就是涉及到技術,因為講物流信息化,必定有很多的技術問題,物流信息化本身就是由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所推動出來的。包括物流產業本身,也是由于這樣的技術發展推起來的。所以技術帶來的這種商業模式的創新,是非常重要的,政府應該抓住重大技術的研發,在這里,比如說無線寬帶網的問題,我們物流里面,特別是在最后一公里,非常需要低成本、廣覆蓋,非常好用的無線通信網絡,這一點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完全的解決方案,包括我們的3G還沒有真正的推廣出來。還有RFID,它是一個無線識別的技術,雖然技術不是最先進的,但是它會帶來整個商業模式的創新,它會在任何的地方可以成交、控制、以及獲得你所獲得的一切。所以整個的流通,整個的社會生活帶來極大的變化。這個方面,國家也正在有很大的投入。據我所知,在這個方面,上海是做的最好的,上海的交通部門,公安部門,還有質量管理部門,都有一些非常過硬的措施,使得這個地區的很多項目,都已經做起來了。叫做一個辦公地的概念,并不是完全的采取國際標準,因為它現在等不了,現在據我觀察,上海有可能在十一五期間內,能夠進入到物流信息化的世界領先的水平。

  還有一個方面的技術,就是像一些重大的關鍵設備,包裝材料等等,這些東西都是物流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些技術,比如我們現在糧食的運輸、煤炭的運輸,占了鐵路運輸非常大的比例,但是這些運輸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得它回城的貨運非常的困難,采取怎樣的技術,集裝的技術,還是散裝的技術,這些方面都需要重大的技術出臺,這些國家正在設定這樣有關的項目。這些方面,就是政府會集中力量,在十一五期間,會有一批項目,來監管公共平臺和一些重大的技術示范工程來推進。

  第三個問題,要思考關于公共平臺,什么是平臺?當然平臺多半是公共的,在討論中,大家逐漸有這樣的想法,或者有一個認識,認為平臺不是一個非常具體和有形的一個東西,平臺可能更多的是一種方法論,什么方法論呢?就是在我們發展過程中,尋求或者發展共性的東西,一個事物剛剛發展起來的時候,可能共性比較少,但是我們立足于尋找,并且發展這些共性,使得他們規模化、標準化,從而達到效率的方法,這就是我們尋求共性的發展方法論。在這樣的背景下,平臺就不是一個很簡單的網站,或者一個公司,或者一個有形的東西,它是一個體系,最主要的結構,它是一系列的標準和規劃,換句話說,我們經常講的是接口。因為在我們的平臺過程中,特別是在我們的整合過重中,絕大部分的整合是松散的,不是緊密的,這一點越來越多的會體會到。

  這是第一個平臺中的形式,第二個就是一系列的垂直系統,包括各種各樣的電子政務的平臺,比如海關系統,從上到下一條龍,稅務系統從上到下一條龍,包括銀行也是,這些都帶有壟斷的性質,如果要做成標準化、一體化,這就是一個公共的平臺,為整個社會各個方面來服務,像這樣的平臺,也是我們政府應該抓的方面,這是一類。還有一類就是更多的是商業平臺,商業平臺不是壟斷的,是自愿的,是市場競爭的,是可以盈利為其生存的目標的。這里面包括了GPS平臺等等,也包括信息服務,我們從網上來獲取信息,或者我們發布信息,或者中間有什么信息的配對等等,這些作為信息服務的平臺。還有真實的做業務,就是我這個平臺是專門報關,或者是專門解決你某一類問題的業務。它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客戶,不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但是它是自愿的,是一個商業的活動,所以整個的來講,平臺可能會有多種多樣的形式,但是最根本的基礎是標準規范這樣一個體系。

  最后一個問題,就是政府在推進物流信息化,特別是在建設平臺的過程中,整合社會資源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政府要逐步開放手里掌握的信息資源,我們現在政府手里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資源,但是由于不開放,所以極大的影響了整個社會的信息化,比如我們國家的鐵路實現了RFID,就是每一輛車的車箱上都有RFID,當然這個是內部的標準,不是國際的標準,不是和其它地方聯合制定的,是完全為它自己內部標準服務的,但是由于這個體系不開放,所以物流企業不能夠使用這套東西,不能夠在鐵路上跟蹤我們的貨物,你想跟蹤,就要自己建一套體系,自己搞,這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所有的車輛,政府都有登記,但是當你識別這個車號的時候,你要查這個車是誰的車,那就需要政府來開放這個信息平臺。總之,這個信息化的公共平臺,非常依賴于政府對于公共信息的開放,當然這樣的開放是不影響國家的安全和管理,有關政府部門的管理,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步的來開放。總之來講,這個東西要靠企業自己建這樣一個東西,是非常困難的,政府應該來提供這方面的服務,它已經有這樣的信息,包括像海關的信息,收費的信息等等,到處都有。但是我們查不到,我們還要自己建一套系統才可以查的到,所以這個方面非常的重要,政府開放開發這樣的基礎信息資源的話,對于整個的信息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還要注意政府的平臺一定要特別的小心,不要輕易的擴展,因為政府的平臺,它是以權利為背景的,如果延伸到商業領域里面,它就會出現不好的現象,這個問題現在越來越敏感了,因為據我所知,所有的政府信息系統都做的很好,都希望以自己的平臺為基礎整合政府資源,海關有一套通關的系統,來擴展社會的物流公共平臺,稅務也有一套,銀行也有一套。大家都在往市場的領域里面延伸,免不了就會有一些行政職能的捆綁,你要用我的平臺,我給你優惠,你不用的話,我就懲罰你,這就非常的糟糕了,就把政府的職能和市場的行為沒有嚴格的劃開,這個既不成功,方向也非常的危險,容易出現各種各樣腐敗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政府的公共信息平臺,應該嚴格安全行政許可法規定你的職權,在這個范圍里面可以做,超出以后讓市場做,政府不會比市場做的更好,在很多的政府規劃中,都會引起爭論,當然這些問題都沒有完全的解決,我今天就是把整個政府的有關部門,包括一些地方的、行業的,在物流信息化這個規劃過程中,十一五規劃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做一些思考,和大家做一些交流,我今天講的不是國家的定論,也不是完全反映到規劃里面,而是引起一些思考,希望大家能夠一塊兒來參與,使得我們信息化的思路更加的清晰,我簡單的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圖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發言2005-11-6 21: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