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RFID標準之爭何時塵埃落定

作者:不詳
日期:2007-03-04 11:41:38
摘要:RFID標準之爭何時塵埃落定
關鍵詞:標準法規

  “首屆RFID(無限射頻識別,又稱電子標簽)應用展覽會暨中國峰會2005春季”組委會傳出消息,4月26至28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展會上,韓國將以政府牽頭派出“韓國國家隊”———10家韓國企業共預訂展位12個,這是政府部門組織的參加首屆RFID應用展覽會惟一的國家展團。

  據了解,2、3年前韓國政府就已經開始把RFID當作產業來給予支持,政府制定并促進新增長產業政策——“T839戰略”。2004年初,韓國政府制定了“USN振興計劃”,并積極促進了技術開發、標準化、示范事業、商業模式的開發等。韓國政府之所以這樣積極促進RFID事業,是因為通過RFID可以創造出新的價值和效率,而且RFID技術是使韓國成為世界IT技術領先國家的增長平臺。韓國IT企業集中技術力量積極投入到RFID事業。2004年2月成立的韓國RFID/USN協會的會員單位從成立之時的51家發展到今年3月的180多家。

  今年,為了RFID的普及和推廣,韓國信息通信部在技術開發和示范事業等領域共投入314億韓元;到2010年預計共投入1626億韓元,以促進RFID產業的發展。到2007年韓國計劃占世界RFID市場的5%(約9.5億美元);到2010年占世界RFID/USN市場的7%(約53.7億美元)。

  日本是亞洲地區乃至全球電子標簽技術發展最領先的國家,日本政府在電子標簽標準的開發上發揮了主導作用。在日本政府主導下,日本東京大學、慶應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和早稻田大學以及20余家日本大型企業正聯合制定電子標簽技術標準。日本政府2003年就計劃,2004年在官方主持下,由大學和企業共同進行電子標簽的應用實驗,創造出企業和個人都可自由和便利地應用信息的環境。參與這項研究的企業有NTT集團、KDDI、索尼、日立、東芝、NEC、豐田汽車、東京電力、日本通運、日本鐵道貨物、京濱電氣鐵道公司、三菱—沃爾瑪、石川島播磨重工等公司。由日本總務省出面,組織他們成立了“電子標簽調查研究會”。

  在日韓兩國政府不斷投入大量資金、推出優惠政策支持RFID的應用和標準開發的時候,2004年年底,成立不足10個月的中國“電子標簽國家標準工作組”被暫停了。理由是目前電子標簽相關國家標準的制定機構之間工作重復,“為保證電子標簽技術和管理規范有序,確保正在制定中的相關標準之間協調一致,要待重新整合后再開展工作”。

  對于工作組暫停工作,各方有很多猜想:一是認為標準制定的停滯本身就是對標準制定的推動。持該意見的人士表示,中國的RFID技術不如他國,只有廠商實力增強到一定程度,政府制定標準才具備民間基礎,現在的工作暫停是給國內企業發展技術和應用留有時間。另一個猜想是相關機構在選用與何種國際的流行標準接軌、如何做到與國際標準兼容又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問題上一時難以做出決定。

  據了解,目前RFID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存在兩種標準陣營。一種是由日本UID中心提出的UID標準體系,支持這一陣營的有352家日本電子廠商、信息企業。另一陣營是由美國EPC(電子產品代碼)環球協會提出的EPC電子產品編碼標準,由美國IBM公司、微軟等進行技術研究支持,包括沃爾瑪、英國TESCO等在內的100多家美國和歐洲的流通企業都是EPC的成員。

  但中國究竟是采取EPC標準還是采用UID標準,還是自主制定新標準呢?標準的制定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知識產權糾紛。不同的企業都想為自己的利益努力。而作為中國的標準當然要最大體現中國利益,否則不僅會重蹈DVD覆轍,繳納巨額的專利費,國家的戰略信息還可能被他國掌控。然而,中國的標準又不能不與國際接軌。目前EPC和UID在中國都有自己的代理機構,EPC和UID背后都有各自的企業和利益群體。對于中國RFID標準,這兩股勢力必然希望自己的意志能在其中有所體現。2004年初,圍繞RFID的標準戰在中國拉開序幕。2004年2月,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成立了中國電子標簽國家標準工作組。該工作組傾向于美國EPC環球協會的標準。幾乎與此同時,一直通過網絡做外貿生意的實華開電子商務集團也與日本的UID中心合作成立了基于日本UID標準技術的實驗室——UID中國中心。

  標準的制定從來都是走折中路線,最后肯定得兼顧各方的利益,而最難的事情之一無疑是在平衡各個利益集團的利益前提下保證自己的最大利益。今年4月,國內有關RFID的活動如火如荼。4月12至14日,“2005RFID&EPC應用高級研討會”在深圳召開。4月26日,另一場RFID峰會又將在北京拉開序幕。前者有信產部無線電管理局和國家標協EPC推進委員會的背景,后者則與UID有關聯。

  然而標準之爭也只是剛剛開場,各方的博弈還遠遠沒有啟動。

  EPC和UID之比較:日本(UID)的電子標簽采用的頻段為2.45GHz和13.56MHz。歐美的EPC標準采用UHF頻段,例如902MHz-928MHz。日本的電子標簽的信息位數為128位,EPC標準的位數為96位。日本的電子標簽標準可用于庫存管理、信息發送和接收以及產品和零部件的跟蹤管理等;EPC標準側重于物流管理、庫存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