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零售業與狼共舞 RFID取代條碼10年后
12月11日我國將取消對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在地域、股權和數量等方面的限制。這表明我國商業領域的對外開放速度進一步加快,內資商業企業受保護的過渡期縮短。
在保護傘下成長起來的我國零售企業開始與"狼"共舞。我國零售企業能利用本土化資源、本地化運作的優勢在與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巨頭競爭中取得勝利嗎?也許就要看信息化這棵"救命稻草"該如何使用了!
"羊"的三大弱點
連鎖經營是提高零售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2003年我國連鎖企業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只有8.04% ,這說明我國的連鎖化程度水平比較低。
連鎖經營作為一種現代流通方式,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在我國出現以來,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全國連鎖零售企業的銷售額增長率,近兩三年來一直保持在20% 以上,大大高于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幅度。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到2003年底上海市連鎖經營規模銷售額達1000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45%,北京市2003年連鎖經營銷售額達463 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重達24.2%。商務部副部長張志剛在第六屆中國連鎖會議上表示,目前,中國零售企業的組織化程度、現代化水平、經營規模、經營效率還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國的零售企業存在三大問題。
首先,企業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競爭力弱。2003年,世界最大的零售商美國沃爾瑪公司銷售額為2630億美元,占美國當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7.6 %。而我國批發零售業前100 家企業去年的銷售額才達到4129.8億元,雖然比2002年的前100 家增長了42.7% ,但只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我國最大的流通企業上海百聯集團2003年銷售額921 億元,僅相當于沃爾瑪公司當年銷售額的4.2%.
其次,企業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低。據對部分流通企業的調查,僅有6.84% 的企業基本實現了電子商務,流通企業信息化投資占總資產的比例平均不到2%,與國外大企業8%~10% 的平均水平差距較大。
最后,管理水平較低,主要經濟指標與跨國商業企業相比差距很大。2003年我國企業500 強中的商業企業流動資金平均周轉速度僅為每年2.4 次,而發達國家商業企業資金周轉率最高的每年達到20多次。沃爾瑪公司2002年利潤率達到3%,2003年我國企業500 強中的商業企業收入利潤率平均為1.06% ,行業排名倒數第三,利潤比上年下降24.89%.
"狼"加快圈地運動
2004年4 月9 日,商務部正式公布了《外商投資商業領域管理辦法》,該辦法明確了商業利用外資工作由試點轉為正式開放。據統計,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業就已經有40多家在華落戶,其拓展領地正在從以前的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內陸地區發展。目前,沃爾瑪已經在20個城市開設了40家店,明年開店數要超過10家,店面的范圍也不再局限于大城市,中小城市也是沃爾瑪擴張的目標;家樂福也已經開設了40多家店面,其觸角已經延伸到西部邊陲的新疆。
據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部副部長袁忠民介紹,目前在國內開一家像世紀聯華這樣規模的大賣場大約需要資金3000萬元;像上海聯華這樣的標準超市大概需要200 ~300 萬元;如果是像快客這樣的便利店大概投入的資金在20萬元左右。外資零售企業憑借強大的資金、管理和全球化的優勢,在中國展開了爭奪市場的圈地運動。
毋需置疑,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零售巨頭在進行擴張時,企業信息化成為其全面進攻的有力武器。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特別重視信息的溝通和信息系統的建設,在沃爾瑪龐大的集團式購銷網絡中,以衛星通信和電腦管理所代表的信息化高科技聯絡方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80年代初,在互聯網還沒有進入商用領域,沃爾瑪就花費2400萬美元購買了一顆休斯飛機公司的人造衛星,并于1983年發射升空和啟用,沃爾瑪先后花費6億多美元建起了目前的電腦與衛星系統。借助于這套龐大的信息網絡,沃爾瑪的各部門溝通、各業務流程都可以迅速而準確暢通地運行。
技術在沃爾瑪的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要遵循一個原則:在供應商和沃爾瑪之間的配送渠道方面,沃爾瑪必須控制商品的變動情況。沃爾瑪需要掌握從商品所在位置到貨品抵達時間的所有信息,這樣沃爾瑪的人員就可以確定時間并準確地把貨品送到商店,保證它們的貨品儲存量達到最優。沃爾瑪公司的網絡將全球范圍內的2400多家分店和100 個配送中心連接在一起,可以實現供應鏈的自動補充和平穩運行,幫助沃爾瑪保持低價和低庫存量。
"救命稻草"還不足以救命
來自商務部商業改革發展司的消息表明,國家要努力培育年銷售規模100 億元以上的流通企業10家,200 億元以上的4 家,超過 800 億元的1 家。2003年4 月,由上海一百集團、華聯集團、友誼集團、物資集團四家企業合并而成的國內最大的商貿流通企業 "百聯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表明我國流通業開始步入全面兼并重組、整合發展的新階段。雖然我國加快了零售集團寡頭企業的建立,但是被兼并企業間的全面融合尚需時日。
就目前的零售企業而言,要提高連鎖企業的規范水平和規模化程度,并向多業態、多領域發展,不管是企業重組還是企業發展過程中,信息化都將成為一棵救命稻草。2003年我國零售行業的IT投資是8 億多美元,而日本達到了51.87 億美元。"與國際巨頭相比,我國本土的零售企業在設備配備上雖然還有一定差距,但差距最大的是我們的信息化應用水平,我國零售企業的信息化應用水平很低。"袁忠民說。
連鎖超市信息系統一般來說應該涵蓋總店管理系統、配送中心系統、門店系統、POS 系統、查詢分析系統等。袁忠民說:"我們在進行系統建設時一般會遵循三個原則,首先是軟件的標準化,系統不但要供內部人員使用,更重要是實現對上中下游供應鏈的統籌管理,比如供應商可以通過供應商服務系統實現貨物的查詢、訂單的網上下載、對單等功能;其次是端口與端口的安全性,這將涉及到供應商的價格等商業機密的安全;最后是系統要留有可擴展空間。"
思科中國零售流通事業部總經理吳益平說:"在顧客的購買行為中,可以看出他們看中便利性、價格好、產品質量和短時間的服務響應這4 個因素。因此,對超市的前臺POS 機、后臺應用以及庫存盤點等系統需要實時響應,思科提供的店內移動網絡可以幫助商店通過無線POS 進行實時的結賬以及利用無線終端設備完成庫存盤點。"
據袁忠民介紹,百聯集團成立后,整個集團從上到下對信息化的需求很大,各個分公司可以與總部完成實時數據交換,但是各個門店還沒有實時售貨。"如果每個門店安裝專線上網,價格太高,我們希望市場上有一種安全、可靠、穩定并且便宜的上網方式。"
RFID在10年內不會替代條碼
RFID成為今年最炙手可熱的技術之一,在植入RFID芯片的電子標簽中將包含產品的特征,如制造商、大小和顏色,還包括供應鏈信息,如商品是何時發貨的、起始地和目的地。RFID對零售商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實時掌握經營情況以及減少手工驗收和庫存時間。
雖然,沃爾碼、麥德龍和塔斯科要求其供應商使用RFID系統供貨,國美也開通了國內首個RFID試驗店等,但是,RFID的應用是一個高度復雜的產業化問題,標準和互操作化程度低使之難以形成產業規模,沒有規模就難以降低成本。目前,標簽的價格大約是 25至30美分,即2 元人民幣左右,而條碼標簽的單位成本只有2 分錢。對于利潤日益微薄的零售業來說,2 元已經是很多商品的全部毛利了,因此RFID很難推廣。目前全球RFID標簽的年需求量大約是1000萬片,而只有需求量超過50億片后,價格才能降到2 美分(是1 角5 分錢),也才有可能在零售業大規模應用。但從1000萬到50億,絕不會是一個短暫的過程。
IBM 零售行業解決方案部Dan Hopping 先生說:"RFID加強了零售企業對供應鏈和成本的管理,成為以人為本的計算中心,并將成為一種新的付款方式。但是,RFID在10年內不會替代條碼,商品級應用還面臨著很多挑戰。"
袁忠民說:"RFID電子標簽可以用在價值較高的箱貨上,對于單件商品還需規模化后使用。"目前,我國條碼應用尚未完全普及,聯華超市強制要求所有供應商提供的貨品都要具有外箱條碼和規范的規格標準,可以通過箱式分檢機完成自動配送。"今年下半年,聯華超市在物流配送上投資了6000多萬元,建立了一套有25條分檢機的配送系統,這套系統將在12月份投入使用,屆時將大大提高聯華超市的配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