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使用新型巡更棒 還可防賊(組圖)
這就是多功能巡更棒
在小區通往外面的路口,新安裝了鐵門,在每一個鐵門旁邊,都有值班員看守。
社區街巷裝了很多攝像頭,24小時監控著小區的每一個角落
核心提示
犯罪分子可能想不到,走進廣州市東山區的社區里,墻頭樹梢上都有“眼睛”盯著,一動手只能就擒,這就是東山區遍布各個角落的治安監控系統;而值班員這一新興社區職業在東山出現,保護社區之余還解決了下崗職工的工作問題;保安是社區抓賊的主要力量,為了不讓保安偷懶,東山區率先使用“巡更棒”,不僅能自動考勤還能御賊……這是信息時報記者12月6日從廣州市東山區社區警務工作現場會上了解到的社區治安防范奇招。
法寶一:電子攝像頭
歹徒一舉一動難逃電子“法眼”
代表社區:黃花街永泰社區、中山三街東昌南社區
特點:在東山區首次大面積安裝,24小時全方位監控橫街窄巷
電子攝像頭,廣州人都不陌生,但是在居住小區的橫街窄巷的角落里裝有電子監控系統,很多老廣還是首次耳聞目睹。一旦發現不法分子作案,馬上立此存照并由警方展開追捕,這樣的攝像頭在廣州東山區首次大面積安裝,并抓賊無數。這也是記者首次了解到廣州的社區治安防范已經進入科技時代。據了解,東山區是全市首個大面積推廣使用監控系統的區。
據東山區政法委負責人介紹,在東山區的黃花街永泰社區、中山三街東昌南社區等已經進行了社區物業管理的小區里,重點路段復雜地點都安裝了監控探頭。在永泰社區,監控探頭多達16個,實現24小時閉路電視監控。記者昨日在社區警務室看到,10平方左右的室內,就有6臺顯示屏,里面清楚地顯示出小區偏角位、出入口處等的情況。據陳保安介紹,永泰社區太大了,靠6名保安和一名民警不可能盯得住所有的地方,這些探頭就及時補上了空缺。
為了讓保安員掌握系統的操作,所有的保安員專門進行了培訓,而探頭的位置和監控范圍能夠對社區的各個角落進行全天候監控。而更厲害的是,這些監控系統是與區內的企業自設的監控系統相連,并且社區保安與企業保安使用同頻的對講機,一旦社區保安通過監控系統發現不法分子,可馬上聯動,四面八方堵住作案者。
奇效 電子眼幫社區抓了30毛賊
據了解,一開始居民們對于裝攝像頭并不歡迎。林伯昨日稱,當初覺得攝像頭無處不在,小區雖是公眾地方,但是走在里面總覺得給人看著,多不自在呀。不過,攝像頭的奇效最終征服了他們。據統計,自從安裝監控系統后,單單永泰社區,就通過攝像頭監控發現并抓獲各類違法人員30多人,協助派出所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6宗。
就在今年8月4日傍晚,值班保安員從監控攝像頭發現永泰東約5號地下有個陌生人在該樓門口頻繁出入,徘徊多時,形跡很可疑,于是保安將監控目標鎖定,并將這名可能是入屋盜竊的犯罪分子情況向巡邏保安通報,保安馬上前往查看,而各個保安點也馬上警戒起來。結果,巡邏保安及時將剛作案準備逃跑的一名嫌疑人捉住,經過刑警部門的審訊,一舉破了6宗入屋盜竊案。
據悉,攝像頭的奇效已經讓東山居民心悅誠服,目前,有數十名居民正申請自己出資在自家的門戶窗口位裝上攝像頭,然后與社區的監控系統相連。
法寶二:值班員 有了值班員盲流休想進來
代表社區:珠光街清水濠社區
特點:新興崗位,由小區居民擔任,24小時在小區值班巡邏,在廣州尚屬首創
廣州社區的治安最高力量是派出所,然后就是社區民警,還有派出所保安員,最近廣州還出現不少社區動用義務巡邏人員,戴著紅袖章巡街抓賊。而記者昨日驚奇發現,廣州出現了一種社區新興職業——值班員。他們并不是保安員,也不是義務巡邏隊,但是東山區政法機關與居民都連聲稱:值班員的存在,達到了三贏!
據了解,值班員率先出現在東山區珠光街清水濠社區。說起清水壕社區治安,珠光街派出所的所長就只能用“頭疼”來形容;社區四面是馬路,東側有一個小型的精品市場,中部有小學和中學,出入口達7個之多,因此,那些盲流、收買佬、乞丐在此游蕩,不法分子趁機而入。2003年,轄區內就發現了刑事案28宗,其中可防性案件占了12宗(入屋盜竊案10宗,盜竊摩托車案2宗)。單靠社區民警和保安員,根本就守不住。社區民警曾朝暉告訴記者,區內遍布治安黑點,在值班員出現前,他在一個黑點巡邏了一小時,然后要離開辦一下事,結果就在他離開的半小時里,那個黑點發生了兩宗案,一名女生的MP3被搶,一位老太太的錢包被扒。
這該怎么辦呢?值班員就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了。今年下半年,清水壕社區內街通往四邊馬路的七大出口全部裝上鐵門,其中兩個全封閉,5個鐵門開始雇請新興“值班員”24小時值班看護。值班員的職責是不能讓收買佬、盲流和小販、乞丐等閑雜人員進入小區,小區內還有流動值班人員,專門負責各個值班門崗協調和小區巡邏。而值班員的工資由物業管理公司派人上門向小區內的居民按每戶每月15元收取。
新崗位達到“三贏”
昨日,東山區政法委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值班員這一新興崗位,在廣州尚屬首創,而這個崗位在小區治安防范里達到了三贏的效果。原來,小區一共請了17名值班員,這些值班員都是由小區居民擔任,是下崗的共產黨員、零就業家庭的男性、還有特困家庭的勞動力。這些人得到工作不容易,而且思想覺悟較高,一般很負責,上了崗就一直巡邏值班八小時,社區的治安好了很多。另一方面,由于他們是小區居民,對各個角落都很熟悉,對小區居民也很熟悉,工作起來特別順利。而對于他們個人,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就能改善生活狀況,不用去做無牌小販,對于個人和社會都有好處。
用事實說服居民交費
不過,居民們并不是一開始就能接受這一新興職業的,特別是因為值班費要由居民支付。槐花街前8號地下102號居民陳美華,70多歲了,人稱“清媽”,她所在的小區經常發生丟單車等案件。值班員上崗后,清媽不但不支持,還拒交值班費,而且發表不好的言論動員附近住戶拒交,使得大多數住戶都對收費員稱:“清媽交了費,我們才會交”。經過數月的管理,值班員奇效出來了,8號大院沒有一宗失物事件。清媽終于認識到值班員和封閉小區管理的好處,于是她主動上門交值班費,并轉而動員其他住戶交費。據統計,上半年,值班員一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破獲刑事案件6宗。
法寶三:巡更棒 既能御賊又可防保安偷懶
代表社區:黃花街永泰社區
特點:裝有IC芯片,能在保安巡邏時考勤;精鋼打造,制服小賊易如反掌
記者昨日從東山區政法委了解到,廣州社區一般只有一名民警專職負責治安,靠一人之力保護整個社區明顯是不行了,而保安員就成為社區內一支重要的專職治安力量。不過,怎么能夠保證保安員上了崗,就會盡心盡力走遍巡邏崗位?十之八九的居民認為,保安員肯定會偷懶。
而記者昨日從東山區了解到,一種最新的設備正悄悄上了保安員的裝備項目——巡更棒。據了解,從今年9月起,東山區黃花街永泰社區成為首個保安員裝備巡更棒的小區。黃桂芳書記告訴記者,社區內有從保安公司請來的7名素質較高的保安,不過,如何讓他們真正起到作用,不會出現偷懶現象,就成為首要任務。因此,他們配置了6臺同頻的對講機,除了嚴格崗位責任和獎懲制度外,還規定保安要分兩班,對社區進行24小時機動巡邏,保安上崗時不得偷懶聊天或違章休息。而巡邏自動考勤系統更保證保安出勤出力。
記者昨日看到,巡更棒約長30厘米,是條精鋼打造成的锃亮的長圓柱,最巧妙的部分在稍細一端,記者看到,頂端截面上有塊小圓片,有突起感覺。警員告訴記者,這里內藏一塊IC芯片,社區在保安員要巡邏的范圍內,在合適的位置上設置一臺考勤機,大約巴掌那么大。當保安員巡邏這里時,他將巡更棒IC卡處與考勤機對接,考勤系統就可馬上記錄巡邏的保安員是誰,當時是幾時幾分,馬上傳至中央處理系統,負責考勤的民警馬上就可收到,而且對區內的人力分布一目了然。而且,這個巡更棒是精鋼制成,起碼重約兩公斤,當保安遇到不法分子時,它就成為制服和防御的好工具。民警自豪地告訴記者,這種既保證保安出勤出力,又可當武器的家伙,別處可沒有的,連警隊都沒有使用過!
保安員小羅告訴記者,今年10月,他一個人巡邏時,就發現一個小偷正在拿扳手撬門盜竊,當時他立刻上前制止,并掏出巡更棒,小偷揮著扳手就想打他,結果,他的巡更棒一下子將扳手打翻在地,然后他用巡更棒壓制著小偷的右臂,三兩下功夫就搞定了一個持械反抗的不法分子,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