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縱連橫 泛珠三角物流的生存方向
【導讀】面對不斷涌入的國際物流巨頭,在他們成熟的技術體系和能為客戶提供貴賓式服務的對比下,泛珠江三角洲地區內的大部分中小物流企業的生存環境變得日益惡劣。
在國家對物流企業新評定標準出臺之后,單純以貨運業務為主的中小物流企業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2005年,對于泛珠三角的物流企業來說是關鍵的一年。在去年泛珠“9+2”合作意向的敲定后,今年11省區將在合作上有更具體更深層次的溝通;今年,國內物流業開放程度更加大,更多國外物流巨頭陸續進入,國內物流企業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環境;國家對物流企業新評定標準的出臺,促使國內物流企業在合作、合并方面采取更積極的舉措。
資源整合
21世紀是知識競爭的時代,原有產業鏈的結構已經發生變化,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已經超出了單個企業自身能力和勢力范圍,它更多地是來源于企業與供應鏈、產業價值鏈和上下游各環節的系統協同。泛珠三角的外向型經濟在經濟比例中占了87%,廣東省則占了76%,在外向型經濟道路上,不增加國際競爭力,不增加系統管理協同價值,競爭優勢就無法體現。華南理工大學電子商務學院副院長桂壽平強調,泛珠三角企業要提升競爭力,關鍵在于提升企業的價值鏈協同管理競爭力。
產業價值鏈的協同管理是指企業利用技術和管理所提供的一整套跨企業協同合作能力和價值鏈集成,針對產業的中下游的合作體,與跨產業、跨企業,跨地區水平合作體系。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在縱向經濟發展上已經比較成熟,但橫向的框架體系在目前還不理想,“在跨產業、跨企業、跨地區的合作目前需要重點研究”。桂壽平指出,當今企業競爭的優勢必須建立在更廣泛的供應鏈與電子商務及產業價值鏈相關資源,包括知識、人才、物質、物流、能源、信息、商貿等資源以及金融資產的整合等核心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汪鳴也談到,國家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要實現共同富裕。要打破落后地區和發達地區越拉越大的經濟差距,難度非常大。以廣東為牽頭省份的“泛珠經濟合作”是強省和弱省、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間一次很好的嘗試。只有充分發揮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各自的經濟優勢,進行資源整合和合理的產業分工,推進地區間更深層次的經濟合作,才能在目前較為固有的珠三角經濟圈中出現新的發展機會。
由于地理及歷史原因,我國現有的區域經濟發展總體上呈現東部經濟發達,從東向西強度逐漸遞減的特點。汪鳴指出,在區域經濟非均衡的發展模式下,通過“強強合作”和“弱弱合作”,是比較容易取得成功的模式。“前者依托較強的經濟實力,通過產業分工進行產業深度開發,例如大珠三角依托外向型經濟,特別是通過加工、貿易來推動經濟發展,達到強者恒強。后者在一個區域集中經濟要素,提高區域相關的經濟發展力量,例如在西部地區通過依托經濟中心城市,推動經濟發展,使經濟含量在中心城市獲得很大提高,從而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強省和弱省,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的合作,實現產業的合理布局,建立良性的經濟關系,最終實現共同的經濟發展,是將來國家區域經濟發展一個很重要的模式,也是未來區域經濟發展政策一個很重要的導向。
面對新環境下的競爭,專家們對泛珠地區眾多的中小物流企業提出了中肯的建議。首先必須圍繞核心企業和龍頭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和產業創新,鼓勵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建立價值鏈溝通協助體系平臺的規模經濟。其次,中小企業必須積極提高研發能力,并靈活利用中小企業長處,建立中心衛星體系,發揮群聚規模的整合,提升企業經營及品牌質量,促進產業升級,塑造更加有利的產業競爭優勢。第三,通過供應鏈與電子商務整合,突破時間地域局限,與全球物流體系平臺緊密聯接,增強我國企業供應鏈世界級的服務能力。第四,要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合作,打造強勢產業鏈競爭力。
在產業價值鏈上攀爬
中國產業價值鏈呈現一個V字型的線結構。V的上面兩端代表者研發能力和服務能力,V的下端表示制造鏈。泛珠企業在競爭中長期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低端,形成兩頭小,中間大的模式,集中在制造生產環節,研發和服務環節薄弱。雖然目前在低端生產上的優勢仍然存在,但從競爭戰略角度分析,價值鏈低端產品和技術競爭優勢有限。
目前的產業格局和競爭能力分布集中體現于發達地區向研發方、市場營銷推進,而落后地區則通過為制造業提供原材料、人才等持續發展的支撐得到了發展機會。但事實上在過去的20年,一直為發達地區提供了大量初級的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的落后地區,并沒有把經濟上升到一定的層次??梢?,目前這種簡單的提供也不是未來的合作途徑。汪鳴指出,共同繁榮的唯一出路是提高落后地區的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從更高層次上支持大珠江三角洲向高端延伸?!斑@種共識在廣東應該建立,落后地區也應該建立,沒有這種共識,我們要突破目前的經濟發展局面比較困難,以往的合作模式也不長久。”
制造鏈部分的附加價值最低,過去國內的企業對此認識不清,并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目前他們已認識到要立足于國際競爭,必需在研發和服務上加大力度,市場的競爭也在于此。這就要求他們做到三方面:創造產業的價值活動和附加價值;協助產業價值鏈經營管理的變革;促進產業價值鏈創造新效益。
但是,由于我國經濟呈現出現明顯的供應鏈經濟成分,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我國經濟體系、產業結構與制造加工業層次多、行業價格明顯、企業經濟效益差別大。因此我國經濟發展重點是高附加值的兩端,即研發和服務,及附加值底端的生產制造均衡向上共同發展,而不能照搬發達國家的模式,只強調兩端發展。桂壽平特別強調,制造業在中國不能丟,“目前它還是我們的生命線”。但他也表示,在經濟發達地區,低附加值的東西要逐漸丟掉。這就需要考慮產業價值鏈的有效協同管理。
產業價值的協同管理是我國絕大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如果產業價值的問題解決得好,甚至能改善產業的競爭能力。幸而,越來越多的企業已有所意識,正從供應鏈協同管理中逐步重視產業價值的協同管理。
與會專家還指出在泛珠地區,發達企業要重點向V型發展,加強戰略計劃、創新研發與設計,加強以客戶為導向的物流、營銷,將低端的制造產業通過產業鏈的集中管理,向中西部省區轉移。通過加工這一過程將發達與欠發達地區的資源融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地區間的資源差別優勢,通過區域的協同合作、市場分工實現共同繁榮。
樂于優化
國家對物流企業的新評定標準已經出臺,根據規定,具備星級稱號的物流企業必須達到過半的運輸車輛擁有GPS裝置。而面對不斷涌入的國際物流巨頭,在他們成熟的技術體系和能為客戶提供貴賓式服務的對比下,泛珠江三角洲地區內的大部分中小物流企業的生存環境變得日益惡劣。
國內現有的物流企業主要有國企、民營和外資三大性質企業。國企在資源上有壟斷地位,“財大氣粗”,對新技術敢用能用,但存在盲目運用的問題。外資物流公司屬于高端市場,是新技術的真正需要者和使用者。惟獨數量最多的民營物流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創業艱難,雖然口號高調,但行動謹慎。
廣州迪辰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澤友在對參加論壇的物流企業進行的一個現場調查中,證實了他對泛珠三角物流企業對于新技術應用狀況的評估觀點。吳澤友表示,國內物流行業普遍存在“宏觀議論多,微觀分析少;政府呼吁多,企業動作少;外國模式多,本國經驗少;理論重復多,實踐應用少”的問題。過去,在很大程度上困擾中小物流企業發展的問題是成本和資金問題。但在新競爭環境下,與會專家都表示企業優化并非意味著高成本,并呼吁泛珠三角的中小物流企業盡快進行設備和技術的優化。
香港物流科技及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表示,目前,國內接近100%的物流企業提供了倉儲保管,但接近30%的企業表示不能滿足需求,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在于設備落后,空間利用度不夠。例如對叉車的選擇上只看重價格,而忽略了要配合叉車通行而犧牲的倉儲空間浪費。寶供物流公司黎浩森也表示,目前泛珠范圍內的物流企業在配送中心的設計和設備選型上的缺陷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效率運作。作為華南首家RFID試點單位,寶供已從新技術應用中有所收獲,黎浩森表示,制約RFID普及的芯片成本已經下降,未來應用前景廣闊,呼吁物流同行要勇于嘗試和應用新技術。
面臨挑戰,桂壽平提出,企業必須要縮短產品的生命周期,特別是制造業正從生產導向往需求導向轉變的過程中,復雜的客戶關系,使得速度化、強制化、同步化成為物流企業生存的關鍵。在此變化中,中小企業應整合優勢,尋找并確定在產品價值鏈中的價值和存在理由,有效為產品鏈中的某個環節的相關企業以及最終用戶創造價值,確立自己不可替代的競爭地位。同時在關鍵環節上培養核心能力,獲得價值鏈的主導地位,并以此獲得和整合更多更好的產業資源,提升整條價值鏈的效用,更好為客戶提供價值,確保企業的持續成功。
 
 
·香港為珠三角實施RFID供應鏈項目2005-6-9 8:36:19 
 
·粵將實現交叉認證 為泛珠三角數字證書互認鋪路2005-5-19 9:40:31 
 
·綜述:珠三角物流基地崛起為香港帶來商機與挑戰2005-5-18 22:03:27 
 ·泛珠三角將統一電子商務標準2005-5-16 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