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電子標簽發展以應用為龍頭

作者:科學網 馬曉嵐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3:56
摘要: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九屆中國國際智能卡博覽會暨第四屆中國(北京)RFID國際峰會上,來自美國、法國等國家代表匯聚一堂,共同回顧金卡工程走過的十四年歷程。展望未來,中國的代表一致認為,RFID發展要堅持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并舉,以應用為龍頭,“先試點,后推廣”穩步發展,制訂好中國特色的標準。

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主任張琪(左二)與其他部委領導在參觀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九屆中國國際智能卡博覽會暨第四屆中國(北京)RFID國際峰會上,來自美國、法國等國家代表匯聚一堂,共同回顧金卡工程走過的十四年歷程。展望未來,中國的代表一致認為,RFID發展要堅持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并舉,以應用為龍頭,“先試點,后推廣”穩步發展,制訂好中國特色的標準。

    堅持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并舉

    商務部信息化司司長王新培說,在智能卡消費方面,對于社會消費商品零售總額已經占到5%。在我們進出口貨物中,電子標簽這種便捷的識別技術和手段大大提高通關的效率,并且使進出口成本下降。

    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主任張琪說,金卡工程是中國信息化建設的起步工程之一,實施14年來,促進了我國銀行卡業務聯營與發展,發卡量和交易規模大大增加,到去年底,發卡機構達175家,發卡總量約9.6億張。2005年全國銀行卡交易總額47萬億元。其中消費交易額9600億元,分別是2000年的10.4倍和8.5倍?!笆濉逼陂g我國發行的IC卡發卡量快速上升,從2000年底的5.4億張增加到2005年底的25億張。

    公安部科技委主任李潤森說,我國第二代居民身分證所用的芯片、模塊、卡及材料還有讀卡器具以及配套都是由我國研發生產的。截至2005年底,全國共發放1.2億張,至2008年將完成9億張IC卡身份證的換發工作。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曉楓介紹說,當前人民銀行正在制訂我國銀行IC卡發展的指導意見,應該引導好EMV遷移工作,做好電子錢包以及積分的應用。

    張琪以金卡工程電子標簽應用為例說,在煤礦安全生產領域,通過在礦工的安全帽工作服上面貼上電子標簽,一旦礦難發生,能夠及時地搶救,目前已在貴州、遼寧、山西等地開始應用。

    高新技術產業新的增長點

    國家發改委高新技術司副司長綦成元說,可以預見,RFID技術在未來幾年內可能將達到數百億美元的市場空間,不僅如此,RFID的應用還將給留守、物流等產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目前我國從事于IC卡相關產品研發與生產的企業大約有2800家,從業人員約有10萬人。

    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戴國強認為, RFID產業鏈作為一個新型的高新技術產業群將成為信息產業新的增長點。RFID技術涉及到信息、制造、材料等諸多高新技術領域,涵蓋了天線的設計與制造、標簽組裝、芯片領域的關鍵技術??萍疾繌?004年開始,會同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商務部等14部委共同組織,標志了RFID技術政策的白皮書也即將在下周發布。

    在“863”計劃中安排的RFID技術與應用的重大項目將于近期啟動。據戴國強透露,目前已初步同意在上海的張江高科技園區建立RFID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