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我國無線電管理政策促進無線事業健康發展

作者:人民郵電報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4:49
摘要:近年,隨著移動通信的不斷發展和計算機的日益普及,無線技術和應用呈現出繁榮的景象。從公眾移動通信來看,WCDMA和cdma2000EV-DO網絡開始在全球快速部署,3G的三大標準進一步成熟并且加快了商業應用的步伐。

  近年,隨著移動通信的不斷發展和計算機的日益普及,無線技術和應用呈現出繁榮的景象。從公眾移動通信來看,WCDMA和cdma2000EV-DO網絡開始在全球快速部署,3G的三大標準進一步成熟并且加快了商業應用的步伐。在熱點區域和地區,WiMAX、WLAN等技術可滿足高速數據業務的需求。在近距離通信方面,藍牙耳機、藍牙鼠標等無線設備逐漸成為大眾的日用品,WLAN手機進入市場,車載微功率無線設備也已經步入人們的生活,超寬帶無線電(UWB)在貨物運輸方面顯現出巨大的優勢。在個人應用中,無線射頻技術(RFID)已經在智能識別卡片領域大規模商用,近距離通信(NFC)芯片集成到手機中,可以輕松實現支付和票務交易......無線通信技術、應用的繁榮和健康發展的基礎是科學的無線電頻率規劃。科學合理的頻率規劃就像是甘甜的雨露,滋潤著無線電技術和應用的快速健康成長。

 

  頻率規劃科學嚴謹促無線技術繁榮發展

  我國無線電管理部門積極推動無線電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包括對3G網絡頻率的規劃以及對各種新興寬帶接入技術的鼓勵政策等。我國無線電頻率規劃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充分、合理地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使其獲得最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這就要求深刻理解無線電安全業務頻率使用的特殊性,分析我國頻譜使用的現實狀況,并綜合考慮各類無線電業務的實際需求和未來發展前景,也包括國內有關運營、科研、生產等部門的實際需求,盡量做到既鼓勵采用新技術,又不脫離實際情況,促使所有業務健康發展。規劃新業務、新技術的頻譜需求時,在考慮無線電設備的可供性及技術的可操作性的基礎上,要深入研究各類業務之間、同類業務不同體制之間的電磁兼容性和頻率共用的可能性,還要綜合考慮技術的成熟度、先進性和可靠性,盡量支持頻譜利用率高、協議開放的通信方式。另外,需要根據國際電聯最新進展及我國的頻率規劃規定,做到既符合國情又盡量與國際頻率劃分一致、與國際標準接軌。

 

  科學規劃頻率保障新技術發展

  對發展新技術、新業務而言,頻率資源規劃與分配必須先行。為使我國無線電頻率規劃適應國際、國內電信新環境,信息產業部于2001年11月正式向社會發布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此外,國家無線電管理局召開了多次無線電頻譜規劃專家會議,協同多個部委,開展2007年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07)的準備工作。對相關頻率規劃進行了大量的前瞻性研究,無線電管理局先后規劃了2.4GHz、3.5GHz、5.8GHz、26GHz等頻段,用于寬帶無線接入、藍牙和無線局域網等多種業務,為寬帶無線接入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頻率資源對于RFID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去年,無線電管理局在RFID頻率規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召開了UHF頻段RFID頻率規劃研討會,組織了全國各主要城市對相關頻段進行電磁頻譜監測,掌握現有業務的頻率使用狀況,為UHF頻段RFID頻率規劃提供依據。2006年,無線電管理局正在進一步開展相關的頻率規劃工作。今年以來,我國無線電管理機構積極開展UWB技術相關的頻率規劃工作。UWB系統占用很寬的帶寬,并與現有的固定、移動、空間業務、無線電定位業務、航空導航等眾多現有業務工作頻段重合,因此需要無線電管理部門進行大量的電磁兼容分析和實驗工作,在此基礎上出臺適于國情的UWB頻率規劃方案。同時,在普遍服務方面,為加快農村、偏遠地區及中西部地區的通信發展步伐,無線電管理部門專門規劃出了多個頻段供無線接入業務使用,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村和偏遠地區的人們通過無線接入技術得到了良好的通信服務。為了推動各種新的無線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無線電管理部門將科學規劃無線電頻譜和衛星軌道資源,有效消除空中電磁干擾,確保各種無線電業務能不受干擾地正常開展。

 

  科學規劃3G頻段保證前后兼容擴展

  無線電管理局對3G業務中不同技術體制之間、相同技術體制不同運營商之間的相互干擾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對3G的相關頻段進行了科學規劃,保證了各種制式發展和前后兼容擴展的空間,為我國的3G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信息產業部2002479號文中涉及中國第三代公眾移動通信系統的頻率規劃思路的內容,充分體現了重視與支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D方式的發展,并貫徹FDD、TDD有機互補與健康合理發展這一指導思想,從而確定了中國3G的主要工作頻段對FDD方式為1920MHz~1980MHz、2110MHz~2170MHz;對TDD方式為1880MHz~1920MHz、2010MHz~2025MHz。相應補充工作頻段對FDD方式為1755MHz~1785MHz、1850MHz~1880MHz;對TDD方式為2300MHz~2400MHz。對衛星移動3GMSS為1980MHz~2010MHz、2170MHz~2200MHz。對目前在800MHz、900MHz頻段及1800MHz頻段的2G、2.5G相應頻帶也規劃為未來3G前向演進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擴展頻帶,其上、下行頻率使用方式不變。科學合理的頻率規劃不僅為我國3G發展使用相應FDD、TDD資源,按前后向兼容方式務實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而且對移動通信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也為以3G為主體的無線通信技術、應用的多元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積極優化頻率分配方式

  為了能夠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利用頻率資源,無線電管理部門正密切結合當前國情,探索優化頻率分配的有效途徑。目前,在國際上,頻譜有償使用及運營執照發放存在5種典型方法:行政審批指派、拍賣、選美、招標及其混合或修正。我國的頻率規劃和管理由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統一負責,采取的是以行政手段為主的指配方式,同時也在探索新的市場化的頻譜分配模式。我國在2001年首次采用評選(招標)方式,在南京、廈門、青島、武漢、重慶5個城市進行了3.5GHz地面固定無線接入系統頻率使用權的分配試點工作,將3.5GHz頻段2×30MHz頻帶資源通過評選(招標)方式給各個運營商進行分配。2002年,為了適應我國電信市場發展需要,信息產業部決定繼續推進3.5GHz頻段地面固定無線接入系統頻率使用權的試點招標工作,試點范圍由第一批的5個城市擴大到了北京、杭州、天津、石家莊、太原等32個城市。第二批頻率使用權分配試點工作采用邀請招標的方式,并于2003年3月順利完成分配工作。隨著信息產業的發展以及需求市場的不斷擴大,各種新興的無線電技術紛紛涌現,使整個無線通信領域呈現一派繁榮景象。相信在我國政府的鼓勵政策下,在無線電管理機構的積極支持下,我國無線新技術、新業務市場將不斷成長,為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并將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人民郵電報)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