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成本、應用:誰是RFID的當務之急?

作者:通訊世界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6:36
摘要:從總體來看,2006年整個RFID市場的發展仍沒有達到業界的預期。究其原因,成本和應用是業界提出較多的兩個限制因素。那么,2007年,在進一步降低產品成本與拓展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之間,到底哪一個才是RFID的當務之急?

毫無疑問,RFID正在成為全球以及中國市場關注的熱點。特別是在剛剛過去的2006年,由于此前一直困擾RFID市場發展的一些不利因素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決,RFID在全球市場都取到了長足的進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第二代RFID標準(EPC G2)的推出并得到業界的廣泛擁護和支持,使得一直困擾RFID的標準繁多、兼容性差的難題得以初步解決,2006年,主流廠商紛紛推出了支持新標準的產品,在性能提高的同時,產品成本也進一步降低,為RFID進一步推廣與普及發揮了重要作用。

    雖然如此,但從總體來看,2006年整個RFID市場的發展仍沒有達到業界的預期。究其原因,成本和應用是業界提出較多的兩個限制因素。那么,2007年,在進一步降低產品成本與拓展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之間,到底哪一個才是RFID的當務之急?

    標準:新標準獲得業內支持

    一直為人所關注的RFID標準問題,隨著2005年年底全球產品電子代碼中心(EPCglobal)第二代RFID標準(EPC G2)的出臺,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改善。盡管此前全球各地制定了不同的RFID標準,但隨著 EPC Gen2 標準的普及,不同的 RFID 標簽和讀卡器可完全兼容,因此,整個供應鏈上的供應商和制造商都可以顯著改善產品的性能、成本和可靠性,而且便于將來升級到新的 EPC 標準。這也使得該標準得到了RFID業內制造商的廣泛擁護和支持,在2006年推動著RFID 技術在全球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在國內,中國一直希望能在RFID領域采用自主的標準,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擔心如果采用國外的標準,將不得不繳納可觀的管理費用。比如,據In-Stat公司估算,如果中國采用EPCglobal標準,那么在今后5年內,中國總共將為此支付高達數千萬美元的版稅。隨著中國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中國的許多公司將不得不支付這些費用。

    因此從2005年開始,制定自己的RFID標準的重要性在中國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2006年,在RFID國家標準工作組正式成立后,RFID發展逐步步入標準化、規范化的軌道,作為國家RFID產業政策的《中國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更加明確了中國RFID的發展路線,中國RFID的應用部署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據悉RFID國家標準目前已制定完畢,將在近期出臺,同時射頻使用頻率也將發布,一系列的進展預示著中國RFID即將步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技術產品:已經成熟

    RFID新標準的推出也為技術進步創造了條件。2006年,各大供應商的EPC G2芯片也紛紛亮相:NXP是業內首個提供EPCglobal Gen2 IC產品的主要廠商,其推出的UCODE EPC G2芯片同時支持EPC(Gen2)和 ISO/IEC 18000 6c標準,目前,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已有不少RFID核心卷標和標簽制造商與NXP簽下重要訂單,比如中國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Invengo,原 YWGIT)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與NXP簽訂的首批 UCODE EPC Gen2 IC訂單就達千萬枚。

    除NXP之外,Impinj公司宣布推出了Monza芯片和讀取器平臺;TI則宣布其EPC G2產品在2006年第三季度實現了量產;WJ通訊公司也推出了業界第一個符合第二代ECPglobal/ISO 18000-6C和ISO 18000-6B國際標準的射頻識別閱讀器芯片組——WJC200,該芯片組可以用于移動的和固定的打印機、閱讀器、PDA以及手持設備。WJC200集成度很高,需要的外接元件很少,從而大幅度簡化了超高頻(UHF)讀出器的設計。由于價錢大幅度降低,客戶可以很低的費用使用RFID技術。

    WJ通訊公司市場部經理Prashant Upreti日前在接受采訪時強調,過去一年,僅就技術而言,RFID已經有了巨大的改進提高,可以說RFID技術正處在進入全盛期的階段;而實際應用結果也清楚地表明,這項技術是成熟的。

    但是,Prashant Upreti也表示,RFID市場仍處在發展之中。雖然EPCglobal第二代規范批準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ISO也已經批準了這個規范,使它成為真正的全球標準。但是RFID的發展速度依然上不去,就2006年而言,整個市場并不像業界最初預期的那樣好。限制RFID技術走向縱深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成本,雖然RFID標簽的價格已經下降了很多,但是還不夠,還不能用于簡單的大眾化應用。

    除此之外,應用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Prashant Upreti認為,RFID的發展跟互聯網的發展非常相似,至少從發展的過程上看是這樣?;ヂ摼W的使用已經有些時日,但是業界只利用了其全部能力的10%都不到,在RFID的應用上我們同樣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只能說,RFID應用還剛剛開始。

    中國:應用領域仍待拓展

    隨著2005年我國二代身份證全面的發放,備受關注的RFID技術在中國開始了真正規?;膽?。據賽迪顧問的一份市場調研報告顯示,目前,RFID在中國的應用普遍是基于中低頻領域的應用,按應用市場劃分,主要分為證照防偽、電子支付、出入控制、物品管理等領域。其中證照防偽用標簽市場包括了二代身份證市場、學生電子購票市場和電子門票等,是中國RFID標簽市場最大的應用領域,其市場份額超過了70%,除二代身份證外,學生電子購票證市場也是少數幾個百萬數量級的RFID市場之一。RFID在這些領域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應用模式。

    然而在目前最為引人關注的超高頻市場,由于不掌握核心技術、標準不統一、價格偏高等原因,中國在這些領域的應用規模很小,其市場發展只屬于萌芽階段而已。從國外一些領先市場的經驗來看,RFID最為人稱道的應用是在生產制造、倉儲物流和零售等領域,這些領域基本上是需要超高頻的RFID產品。RFID技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可以實現過程控制的自動化和可視化,有助于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運營效率,因此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

    在上述領域,中國的RFID市場推廣與培育急需成功的行業應用模式與案例。因此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雖然降低成本也非常重要,但探索成功的行業應用模式才是當務之急。相對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中國的RFID應用環境存在基礎設施薄弱,企業信息化程度低,市場對RFID技術的認知少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中國的RFID行業應用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聯合整個產業鏈的力量:中國的RFID技術提供商必須聯合行業用戶、IT信息集成商、相關的政府機構一起探討可行的應用領域與模式,開展試驗性應用,共同做好RFID的行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