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零售商Rewe擴展RFID技術應用
投資回報率可以預見,Rewe擴大部署RFID應用
Rewe的RFID項目是在2005年早期開始的,雖然管理層在2003年就已經開始討論拉!在咨詢公司 Kurt Salmon的幫助下,norderstedt的試驗在2006年2月至10月期間進行的。通過應用試驗結果來計算的成本效益分析顯示了rewe在經營兩年內就可以獲得投資回報。

配送中心的一個RFID接收端口
為了進行試驗,Rewe建立了6個RFID接收端口,安裝了2個配有RFID詢問器的forklifts讀卡器,使用幾個手持讀卡器對1500個托盤進行了測試。這些托盤上都裝有868MHz的被動超高頻標簽,這些標簽遵循的是EPC Class 1 Gen 2協議。到今年五月,公司繼續打算擴大應用,安裝60個RFID接受端口和16 個RFID forklift讀卡器。同樣,公司將測試大約30個手持讀卡器。另外,到目前為止,Rewe已經標識了500個港灣倉庫,這個數字將上升至1000個。
Rewe拒絕透漏在試驗階段使用的讀卡器的制造商的身份,并指出為了它的擴張計劃,將繼續縮小供應商的選擇范圍。在公司內部咨詢風險組工作的Jörg Sandlöhken說道,公司決定選擇單一的賣方,以使RFID應用簡單化,所有咨詢器的軟件更新也會變得容易。
Rewe同它的供應商合作,把每個托盤上的標簽和IT系統中的產品紀錄聯系起來,如產品說明,每個托盤上的箱子數和收到的訂單。rewe將繼續使用EPC Class 1 Gen 2 超高頻標簽。Sandlöhken說,該系統允許公司和供應商之間互換從裝運到最后貨單的訂單文檔。
當貨物抵達配送中心后,司機將卸下帶有標簽的托盤,這個過程要經過入口詢問器的審查。貨物所包含的信息要與rewe接收到的記錄相比較,如果一致,貨物的達到信息就會記錄在rewe系統中。
“在貨物卸載時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電子化的” Sandlöhken說:“主要是看你如何處理這些數據”。
Sandlöhken說,試驗表明讀取率和采用EPC Class 1 Gen 2的RFID技術不是應用中最困難的部分。反而,把一切都集成到已經存在的IT系統中才是一種挑戰,所以調度報表中的數據可以比擬成RFID收集到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