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互動問答:RFID的問題是商業模式的問題

作者:網易科技報道
日期:2007-06-25 17:24:26
摘要:互動問答:RFID的問題是商業模式的問題
關鍵詞:RFID信息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主持人:有一位朋友問到:在互聯網中,純互聯網的服務公司,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他也將有什么樣的商機呢?戴會長請您解答一下吧。 

戴定一:我對互聯網公司不是非常了解,到底有一些什么機會,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互聯網公司比較多的是信息的共享,和信息的傳遞,互聯網是一個管理系統,他和物聯網最大的差別就是有很強的管理職能,對它所掌握的信息,都有責任、利益在里面,所以嚴格來講,物聯網按我的理解是一個工作網,是一個責任網,是一個明確價值的信息的網絡。 

互聯網基本上是一個信息共享的技術,有最基本的協議,通過這樣的協議大家可以交換信息,所以我覺得他們的定位還是不太一樣的。 

我剛才聽到移動的方案,我想提醒一下,當我們移動平臺在走向物流信息整合的時候,可能容易忽略一個要點,就是說你這個整合不僅僅是信息的整合,實際上最終會碰到管理職能的問題,因為現實生活中我看到很多物流網站也在做信息整合,也在做類似的服務,但是沒有做的這么好,但是碰到最后的問題,就是他對客戶要承擔管理職能,否則的話,你這個信息的傳輸來傳輸去,不負任何責任的話,沒有人會用的。這是我們物流信息系統和一般的管理在法律責任上面很大的不同。 

所以我借這個機會提醒一下,做這件事情是另有人在,并不是技術公司可以做的,整個物流產業的整合是另外一件事情,我們已經看到個體戶的司機,個體戶的貨代,都處在一個整合的大趨勢之中,盡管他們現在活的非常好,有的還掙了很多錢,但是要看到這個產業的發展規律,一定會被整合到某一個體系中去的,做這件事情不是技術公司,是另有人做的,我們的技術公司要幫助他們實現,要跟著他們的步伐走,是這樣一個過程,因為我類似的項目見到很多。 

主持人:非常感謝戴會長的精彩回答。 

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家生產RFID相關產品的企業,這也直接造成了RFID產品在運用當中的成本過高,想問一下各位專家對這個問題如何看。  

黃大雷:這個問題比較大,但是我覺得任何一個行業都經歷了由小到大的局面,而且他取決于很多外部的環境,RFID行業發展正是處在一個非常敏感的關頭,也就是說從無到有的關頭,我們的RFID事業部在成立的時候,當時有一句話叫做“叫好不叫座”,當時我們學時也非常猶豫,是不是要朝這個方向發展,但是這一年多的變化,使我看到了一個很好的前途,也就是在中國有非常大的潛在市場,這個市場必然促進整個RFID產業的發展,這個市場是潛在的,剛才戴會長提到了,就是說促進RFID這個產業發展,實際上有這么幾個方面,第一個是企業本身效益的驅動,這個開始可能沒有很多企業認識到這一點,包括中遠物流這樣的公司在內,我們中遠物流是全國最大的物流公司,我們的老總們他們首先想到的是RFID是一個先進技術,作為中國的物流行業的領頭羊,我們必須有這個技術,也就是說他能不能看到效益,我們先看一看,他們投資要做這樣的試驗倉庫,試驗項目,也是站在行業的趨勢上面去看的,而并沒有馬上看到它的效應,但是隨著這個行業的發展,我覺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會看到他的收益,而且越來越大。舉一個例子海爾,他最開始是被沃爾瑪強迫被使用的,在它的流水線改造,把它流水線從30秒減少到29秒,所以以一方面是這個利益的驅動。第二個方面是外部環境的驅動,這個外部環境的驅動包括這些貨主,包括沃爾瑪這樣大的超市,他們是強勢的第三個驅動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政府的驅動,這個在我們中國會有越來越大的地位。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某一個的環保部門,他們想對發動機的排放進行控制,他可能提出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已經涉及到幾百萬的標簽,如果這個項目實施,包括從標簽制造到讀寫器的制造,要拉動整個的行業,所以我覺得這三個方面結合起來,在中國RFID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主持人:對于標準統一的問題,很多專家都提到,政府的態度是怎樣的,在實際的應用當中什么樣的標準才是最有優勢的呢? 

周受欽:對于這個標準的問題,我記得05年產品在北京RFID聯盟的時候,我和因特爾、IBM做互動的時候,我當時說過,標準、成本從來不是RFID的問題,RFID的問題是商業模式的問題。 

我經常給大家說,我的筆記本里面有四個電子插頭,一個是中國的,跑到香港換一個,從美國跑到歐洲換一個,沒有一個標準,包括我們手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的手機去美國、澳大利亞,和你到韓國要租一個手機,這是一個前面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沒有說全世界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包括美國天天說公制公制,但是還沒有實現,所以說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你要求全球統一的一模一樣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不是特別現實的,我反而覺得中國有中國的標準,美國有美國的標準。 

事實上對RFID是編碼的問題,這個東西不會有任何的影響的,美國的東西到了我們中國之后,完全可以有我這套協議解釋你的標準,因為RFID本身只是一個態度,只是一個信號的獲取的方式而已。 

主持人:廣東移動在信息化方面的各個領域當中有有著積極的嘗試和探索,請移動公司談一下在推廣RFID的初衷是什么,以及目前的運營情況,將來還會有什么新的舉措。 

深圳移動分公司副總經理:剛才主持人在串場的時候也提到這方面的背景,從05年開始我們廣東移動提出了信息化“八項工程”,從那個時候我們認為是我們移動開始轉型了,因為我們長期是以語音的形象出現,現在中國移動有4億的客戶,遠遠大于互聯網客戶的群體,移動的需求已經變成不可或缺的,像現在人們出門都要帶三樣東西:鑰匙、手機、錢包。 

我們移動和互聯網結合之后,到底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因為我們在整個的行業應用方面,我們分了十個大的行業,我們也相繼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說“警務通”在全國已經應用了,警察可以通過這個進行定位和信息的查詢,“城管通”,“證券通”等等,“物流通”我們在和物流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一塊以低成本的方式幫助他們實現信息化應用的成果,它的推出是我們上個月開始就在一些物流企業的適用,我們會在這個月6月28號召開一個新聞發布會正式把“物流通”推向市場,我相信可能在以后的發展中會有更大的前景,當然我們也會注意戴會長提的問題,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怎么樣保證信息的安全。 

主持人:專門針對移動運營商在信息化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些什么的問題,請戴會長談一下。 

戴定一:我對移動公司不是非常了解,但是我也碰到過類似的問題,要注意到物流信息化,實際上要解決的就是管理的問題,互聯網已經很好的解決了信息整合和交換的共享,但是它失去了管理以后,所有的信息都沒有辦法用在交易、法律認證和客戶的身上,我們要做的物聯網或者是信息化也好,實際上一定要解決我們物流運作、物流交易中的管理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在整個物流的發展過程中,是一個緩慢的整合,不是由技術來推動的,技術肯定是一個主導的因素,主導是商業模式,我們在這個商業里面如何由小變大,這是事情不是技術公司做的,我們現在看到這個領域有的是政府在主管,有的是商業資本在主管,這個領域正在逐漸發生一些變化,但這個變化又不能脫離客戶的需要,客戶用不到這個高級的服務,也不可以的,所以這個事情是慢慢在發展的,但是中國確實發展很快,我們既有非常原始的物流需求,也有高端的需求,作為我們技術公司,或者像移動這樣的通訊公司,可能要注意到這里面的一些共性的變化和需求。 

拿RFID來講,它非常適合做流程的動態化管理,有這樣需求的是在什么地方,這個要研究,他非常適合做對于商品全部生命周期能夠跟蹤下來,能夠分的清責任的這樣一些服務,比如說汽車,汽車有很嚴格召回制度,所以汽車要分清責任,一旦分不清,汽車公司要罰很高的賠償,逐漸我們國家將對食品和藥品也要采取越來越嚴格的處罰制度,這種處罰制度會大大加強制造商和物流商對他物流成本的投入,這就考慮到產品生命周期的跟蹤,這種很適合RFID來做。 

像這樣一類動態化的東西,全程跟蹤下來的,這些需求在什么情況下慢慢的出現,我們的技術商是要幫助愿意做這類服務的企業或者資本去實現它,而不是自己去提供這種服務,當然你有能力可以做,有這樣的人才、有這樣的項目我也不反對,但是一般來講這里面的難度不是技術,是商業模式的形成,怎么開發客戶,怎么解決一系列的管理問題。 

所以我總的看法是技術公司要抓住產業變化、營銷模式變化中的技術的機會,而不是自己去做那種服務,幫助做這些服務的公司去促進這個方向的整合,包括互聯網公司也好,通訊公司也好,總的方向應該是這樣的,我認為這個領域里面通訊技術的需求是一定會越來越大的,因為我們將來整個的經濟增長方式,主要是看你對信息的采集的頻率、傳輸、使用,最后落實到這個上面,所以這個需求一定會很大,問題是你能不能夠幫客戶找到他的解決方案,在幫他盈利的情況下,找到自己的發展的道路。成功的應用是把我們的身份從這個市場上隱掉,成功的是商業上面的整合,不知道用的是哪家的網絡,我覺得這個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成功的標志,也不一定對。 

主持人:感謝戴會長。 

最后我們想請廣東省信息產業廳的廳長,在未來的日子里面,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對于全省的信息化的推進,也包括物流方面的信息化推進將會有什么樣的動作。 

謝廳長:因為我們是RFID技術支持中心的,所以我主要介紹一下,在接下來的這個幾年里面,我們省在推進RFID技術方面準備做的一些工作。 

從2004年開始,廣東省就開始關注RFID技術,包括物流其他一些方面的應用,在2005年開始,我們就承接了國家關于粵港物流相關標準的研究,2006年成立了RFID公共技術支持中心,這個中心的成立當時有一個很急迫的背景,沃爾瑪的供貨商有70%在中國,70%在珠三角,當時這個應用是非常的迫切,我們前期支持試點企業開展這方面的工作,他們不知道如何的開展,包括一些標準,設備的管理全部知道,最后找到了我們,我們也幫他們做了一些推進的工作,在這個時候,我們就發現全球類似方法的應用非常的迫切,我們作為主管部門牽頭把這個組織起來,組織之后,我們就開展了特別是幾位專家提到的,國家信息產業部的評判標準,實際上這個標準整個試驗是由我們這邊做出來的,之后我們這個中心就從幾大方面來開展一些工作。 

一個就是戴會長提到的,與公共平臺的服務,還有一個就是對RFID設備的一些硬件的測試的平臺服務,最后就是產業鋪設的服務,技術交流、技術培訓等等方面的服務,中心的四大平臺。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面,我們更多會關注公共的一些服務,以及相關的一些應用標準的研究。 

主持人:好謝謝謝廳長的講話。下面請場上的五位嘉賓就今天這個話題講最后一句話。 

深圳移動分公司副總經理:明天會更好! 

周受欽:相對遙遠,但充滿希望。 

黃大雷:從互聯到物聯網,是一個很大的質的飛躍,不僅僅是技術上面,更重要的是流程、管理、商業模式和整個理念上面的變化。 

戴定一:我衷心的希望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能夠為我國從互聯網到物聯網的應用作出更大的貢獻。 

謝廳長: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夠攜手起來,共同推進使廣東的從互聯網走向物聯網能走在全國的前列。 

主持人:今天的信息化大講堂就結束了,感謝各位嘉賓的講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