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韓國電信崛起給我們的啟示

作者:靳生璽
來源:eNet硅谷動力
日期:2007-06-25 09:01:41
摘要:在短短的10多年時間內,韓國電信業異軍突起,令全球矚目。相同的基礎,面臨同樣的發展機遇,韓國電信為何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業內的急先鋒?其中,是什么在起關鍵作用?
  目前,韓國的寬帶普及率超過了80%,也是全球寬帶接入用戶最多的國家之一。韓國互聯網用戶使用的都是寬帶服務,在韓國已經沒有撥號上網的用戶了。  

  在短短的10多年時間內,韓國電信業異軍突起,令全球矚目。相同的基礎,面臨同樣的發展機遇,韓國電信為何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業內的急先鋒?其中,是什么在起關鍵作用?  

  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堅持民族自主技術。韓國民族性格的堅韌,在電信行業體現得十分充分。10年前,韓國的電信基礎與我國一樣,根本無法與歐美國家相提并論。在這種明顯的劣勢條件下,韓國電信業卻走出了一條別樣的道路,根本原因是堅持技術的自主開發,堅持核心技術的民族品牌。從Wibro無線技術到超寬帶(UWB)服務,都是韓國自主開發的核心技術。距離首爾170公里之遙的國家管理電子與電信研究學院(ETRI),也正是IT839計劃的始作俑者,是策劃者和組織者。在ETRI,聚集著1500名各路精英,共同攻關IT839工程。耐人尋味的是,技術人員的研究費用卻是韓國政府和企業對半分。據悉, ETRI每年的研發費用為3.45億美元,這還不包括三星、SK電信和LG電子等巨頭的研發費用。  

  ETRI的總裁Yim Chu Hwan稱:"我們的目標是推動基礎和核心技術的發展,并使其成為全球化標準。然后,新的產品將由公司開發用于私人領域。"  

  得益于這種核心技術,韓國才能在全球電信市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業界耀眼的明星。  

  二是堅持政府主導。韓國政府與企業之間親密無間,一唱一合,這與歐美各國的情形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近年來,在政府的倡導下,韓國發起了所謂的IT839計劃,即8項新型服務、3種網絡架構和9種高端產品。從現在到2010年,韓國政府和私人公司將為此計劃投資約700億美元。  

  此舉,是為了確保韓國在IT和電信技術市場創新的龍頭地位。韓國信息與通信部部長Chin Dae Je稱:"我們決心要確保韓國的IT領導地位,在幾年內,韓國人將實現隨時隨地的無線連接,享受計算帶給人們的真正樂趣。"  

  三是制定優惠政策。上游有研發,政府與企業攜手攻關。下游有應用,私人企業全力以赴,實現成果轉換。這就是韓國電信政企之間的合作模式,并屢試不爽。  

  首先,手機是韓國電信攻城略地的"殺手锏",也是未來電信發展的中心。業內專家稱,手機將成為人們通訊、娛樂和計算的樞紐。居安而思危,韓國手機業從來就未停止過創新的步伐。遙遙領先的韓國手機業,正在開發推廣一種叫數碼多媒體廣播(DMB)的技術。在研發DMB移動電視技術方面,ETRI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拿下這項技術后,就交給了三星和其競爭對手LG,由它們生產出手機——電視的新產品。  

  其次,在推廣RFID技術方面,韓國政府也是不遺余力,為企業創造優惠條件:一方面,政府為電信企業新分配了900兆赫的頻率,為數百部手機同時從遠距離讀取單一芯片信息開路。另一方面,韓國政府帶頭示范,首先在政府部門應用RFID技術。比如,韓國國防部宣布使用RFID芯片,跟蹤子彈和彈藥的供應情況。而國家獸醫研究與檢疫服務部門也表示,將在進口牛肉中使用RFID標簽,有效地應付瘋牛病等突發疫情。同時,韓國機場與海港也在全面安裝和啟用RFID系統。  

  應該說,美國在RFID技術的開發方面先于韓國。但其應用推廣卻相對滯后,政府部門對采用RFIF綠卡意見各異,爭執不下,只有沃爾瑪等少數公司在摸著石頭過河,艱難地向前邁進。  

  再次,政府與企業聯合開發無線寬帶新技術。比如,無線寬帶的韓國版本WiBro,就是由ETRI、三星和3家韓國電信運營商共同開發的,私人公司為此項目投資約3.8億美元。WiBro,與歐美公司開發的WiMax技術相同,可以實現無線寬帶長距離傳輸。不同之處是,即使用戶以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運行時,WiBro也能為用戶提供連續的不間斷服務。  

  最后,在其他一些重要技術的研發方面,ETRI也扮演著同樣的作用。早在1996年,韓國就敢為人先,開始采用CDMA技術,并把其視為業內惟一標準。當時,GSM標準正風行于世界各地。ETRI與三星和其他公司密切合作,開發了基于CDMA的時尚高端手機,并贏得了美國市場用戶的青睞。  

  在電信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韓國表示,要繼續保護在電信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捍衛自己在一些重要技術方面的霸主地位。但是,樹大招風,韓國的競爭優勢正在歐美強敵的緊逼下一點點地失去,其面臨挑戰之嚴峻也是毋庸置疑的。  

  水無常形,兵無常勝。韓國不可能長時間地占據電信市場的頭把交椅,這一點,韓國政府和企業比別人更為清楚。面對眾多海外強手的攻占,韓國政府一方面放手市場,引入競爭,以加強本國電信市場的國際接軌能力;另一方面,也十分關注市場的成長,竭盡所能為本國企業造就便利。  

  很明顯,韓國電信取得的驕人業績,現在和今后一段時間內,仍將是業內追崇的圭臬。  

  身為近鄰的中國,我們更應知恥而后勇,從韓國政府與企業身上有所領悟。不可否認,以電信為標志的信息產業已成為了我國的一個發展最快、最具潛力的行業。這些年來,我國對電信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改機制、注資金、引技術、育人才,打破壟斷格局,引進競爭活力,實現了我國電信業跨躍式的發展。  

  但是,我們打破了壟斷,卻未能建立有序的競爭格局。移動、聯通、網通、鐵通競爭加劇,頻頻上演拳腳相加的鬧劇,出現了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悲劇。我們培植的本地企業華為、中興等一個個飄洋過海,走向世界。但是,我們卻沒有培植出自己的核心技術。面對3G撲面而來的春風,我們把時間一次次地浪費在唇槍舌戰上,一次次地錯失上馬的最佳時機。  

  面對電信業的無序,技術的軟肋,我們的政府應該做些什么,政府與企業之間又如何聯合?  

  看一看韓國,我們也許會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差距是明顯的。我們應該學習韓國經驗,由政府來主導,將運營商和企業聯合起來,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政府、企業和市場三方互動的道路來。知恥而后勇,當我們能從別人身上吸取長處,并致力于強化內功,外樹形象上,我們才不會被飛速發展的電信業所淘汰,我們才會在強手林立的電信業找到自己應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