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時代:呼之欲出的“城市一卡通”
作者:陜西日報 李贊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8-12-01 18:20:30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日新月異的發展,除了銀行卡以外,人們還會使用各種各樣的行業內智能IC卡刷卡消費,像公交IC卡、校園IC卡、加油卡等等。“城市一卡通”工程,就是要通過把所有這些卡的小額消費支付結算功能歸置到一起,讓消費者更加方便,從而帶動 相關行業的經濟發展。 
                    
                       社會呼喚“城市一卡通” 
“城市一卡通”是指在城市里既能刷卡乘公交,也能刷卡看電影或用來繳納煤電氣暖甚至電話等費用的區域型小額儲值卡型電子貨幣,通常由城市公交IC卡發展而來。
據西安市公交總公司干部黃義介紹,自2000年西安市啟用公交IC卡以來,全市11家公交公司中,僅市公交總公司一家就已累計發行了256萬張IC 卡。尤其是去年西安市大力推動“公交優先”活動以來,通過財政補貼和市公交公司讓利,全市公交IC卡實現了5折優惠,極大地帶動了乘客購買使用公交IC卡的積極性。一年來,市公交總公司賣出公交IC卡達197萬張,是此前7年銷售量的3倍多。如今,公交公司已很少再用麻袋搬運零錢了,不僅勞動強度減小,且假錢爛鈔也少得多了。
西安市出租車新裝的計價器是可以用城市IC卡付費的,但目前還未正式啟用。不少出租司機說,要真能用IC卡收費,我們出門再不用帶零錢了,省事!不管白天晚上出車也不用再擔心有人搶錢了,省心!大伙兒都盼著吶!
IC卡,又叫儲值卡型電子貨幣,主要用于小額交易支付結算和行業領域內使用。其發行主體,除商業銀行外,還有電信部門(普通電話卡、IC電話卡)、交通部門(公交IC卡)、商業零售企業(各類消費卡)、政府機關(內部消費IC卡)和學校(校園IC卡)等等。不一而足,五花八門。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金融系博士生導師李成告訴記者,“城市一卡通”是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和“電子貨幣”支付手段的日益成熟而提出的新概念。它將城市內有可能使用IC卡的各個行業統一起來,采用一致的付費方式,方便市民消費,提高運營企業的工作效率。在一定區域內,居民持同一張IC卡,即可實現身份驗證、流動消費支付、存儲各類信息等功能,達到“一卡在手,生活無憂”的總體目標。
1997年誕生的香港“城市一卡通”——“八達通卡”,其使用范圍不僅包括公交及服務供應商,還包括停車場、快餐店、便利店、超市、個人護理、自動售賣機、公共電話、影印機、影院、康樂設施以及學校繳付雜費等各個領域。居民充分享受著“一觸即可”的消費便利。八達通卡的發展狀況,向內地的“城市一卡通 ”展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八達通卡的發展模式,更是為內地“城市一卡通”發展提供了學習樣板。
城市“一卡通”發展現狀
目前,西安市“城市一卡通”可謂是正處在“臨盆”階段。據統計,目前西安市常住人口超過800萬,流動人口上百萬,每天公交公司、出租車、路橋費、小超市、影劇院、旅游景點門票等,都會發生大量小額現金交易,百姓日常生活中百元以下小額現金使用量巨大。另外,作為旅游大省,2007年西安市共實現旅游總收入237.2億元,其中國內旅游收入194.8億元,國際旅游收入5.4億美元。在這些收入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以小額交易的形式出現的。
據今年一季度抽樣調查,僅西安某巴士股份有限公司每月平均收入600萬元零鈔,需要10人/月的工作量才能清點完成。西安市日常交易形成的大量零鈔散幣,需要相關部門逐層清點、運輸、保管,給社會的整體運行帶來了巨大的運營成本。因此,各相關行業相繼推出了各自的IC卡。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吳剛說,目前,用卡支付正在成為我省城鄉居民使用最為廣泛的非現金支付工具。我省已在金融、信、醫療、醫保、公交等領域發行各種卡數千萬張,在便民、惠民、利民的同時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形形色色的各類IC卡,功能單一,系統各自為政,資源不能共享,一些服務行業特別是水、電、氣等行業,迫切希望政府牽頭實施“城市一卡通”工程,通過深度開發利用公益信息資源,整合城市卡基消費功能。
“城市一卡通”離我們還有多遠
記者從中國銀聯陜西分公司了解到,“城市一卡通”的發展歷程,大多經過一個各行業各行其是發行各自IC卡,再在實踐中逐步整合完善的過程。目前,加快發展我省“城市一卡通”,已是一個十分緊迫的話題。否則,越往后就越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城市一卡通”,重點在一個“通”字,這就涉及到不同領域的眾多行業、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因此,政府、銀行、商家等的配合至關重要。“合作”是 “城市一卡通”唯一的出路。人行西安分行在積極推進“城市一卡通”建設過程中,提出了“政府組織、推動、監管,相關行業積極參與,專業公司運行,銀行機構代理服務,第三方清算機構辦理資金清算”的運行模式,為整合城市IC卡,服務社會民生,帶動省內相關產業發展提出了良好建議。
中國銀聯陜西分公司,也積極為發展我省“城市一卡通”建言獻策,由政府組織協調商戶、銀行、消費者利益,充分利用區域內銀行現有網點作為“城市一卡通”的發行、監管、銷售、維護乃至余款清退的窗口,加快我省“城市一卡通”建設。
目前,北京、深圳、上海、天津、廣州、長沙、重慶、吳江、寧波、杭州、蘇州、煙臺市等城市,都在“公交一卡通”基礎上加快發展“城市一卡通”。據悉,省政府和人行西安分行,已著手催生我省“城市一卡通”的試點工作,10月20日,經西安市政府常務會決定,西安市“一卡通”建設正式啟動,并計劃在 2008年年底前完成“一卡通”建設運營公司的組建工作,據了解,西安市將以公交IC卡系統升級改造為切入點,并逐步涵蓋出租車、中巴、停車場、加氣加油站等,同時以交通卡為基礎,逐步整合天然氣、自來水、集中供熱等繳費功能,實現交通和公用事業的“一卡通”。為此,西安市將在2008年年底前完成西安城市“一卡通”建設運營公司的組建,在改造公交IC卡系統的基礎上,于2010年逐步實現城市交通“一卡通”。
“城市一卡通”正向我們大步走來!
                    
                “城市一卡通”是指在城市里既能刷卡乘公交,也能刷卡看電影或用來繳納煤電氣暖甚至電話等費用的區域型小額儲值卡型電子貨幣,通常由城市公交IC卡發展而來。
據西安市公交總公司干部黃義介紹,自2000年西安市啟用公交IC卡以來,全市11家公交公司中,僅市公交總公司一家就已累計發行了256萬張IC 卡。尤其是去年西安市大力推動“公交優先”活動以來,通過財政補貼和市公交公司讓利,全市公交IC卡實現了5折優惠,極大地帶動了乘客購買使用公交IC卡的積極性。一年來,市公交總公司賣出公交IC卡達197萬張,是此前7年銷售量的3倍多。如今,公交公司已很少再用麻袋搬運零錢了,不僅勞動強度減小,且假錢爛鈔也少得多了。
西安市出租車新裝的計價器是可以用城市IC卡付費的,但目前還未正式啟用。不少出租司機說,要真能用IC卡收費,我們出門再不用帶零錢了,省事!不管白天晚上出車也不用再擔心有人搶錢了,省心!大伙兒都盼著吶!
IC卡,又叫儲值卡型電子貨幣,主要用于小額交易支付結算和行業領域內使用。其發行主體,除商業銀行外,還有電信部門(普通電話卡、IC電話卡)、交通部門(公交IC卡)、商業零售企業(各類消費卡)、政府機關(內部消費IC卡)和學校(校園IC卡)等等。不一而足,五花八門。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金融系博士生導師李成告訴記者,“城市一卡通”是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和“電子貨幣”支付手段的日益成熟而提出的新概念。它將城市內有可能使用IC卡的各個行業統一起來,采用一致的付費方式,方便市民消費,提高運營企業的工作效率。在一定區域內,居民持同一張IC卡,即可實現身份驗證、流動消費支付、存儲各類信息等功能,達到“一卡在手,生活無憂”的總體目標。
1997年誕生的香港“城市一卡通”——“八達通卡”,其使用范圍不僅包括公交及服務供應商,還包括停車場、快餐店、便利店、超市、個人護理、自動售賣機、公共電話、影印機、影院、康樂設施以及學校繳付雜費等各個領域。居民充分享受著“一觸即可”的消費便利。八達通卡的發展狀況,向內地的“城市一卡通 ”展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八達通卡的發展模式,更是為內地“城市一卡通”發展提供了學習樣板。
城市“一卡通”發展現狀
目前,西安市“城市一卡通”可謂是正處在“臨盆”階段。據統計,目前西安市常住人口超過800萬,流動人口上百萬,每天公交公司、出租車、路橋費、小超市、影劇院、旅游景點門票等,都會發生大量小額現金交易,百姓日常生活中百元以下小額現金使用量巨大。另外,作為旅游大省,2007年西安市共實現旅游總收入237.2億元,其中國內旅游收入194.8億元,國際旅游收入5.4億美元。在這些收入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以小額交易的形式出現的。
據今年一季度抽樣調查,僅西安某巴士股份有限公司每月平均收入600萬元零鈔,需要10人/月的工作量才能清點完成。西安市日常交易形成的大量零鈔散幣,需要相關部門逐層清點、運輸、保管,給社會的整體運行帶來了巨大的運營成本。因此,各相關行業相繼推出了各自的IC卡。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吳剛說,目前,用卡支付正在成為我省城鄉居民使用最為廣泛的非現金支付工具。我省已在金融、信、醫療、醫保、公交等領域發行各種卡數千萬張,在便民、惠民、利民的同時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形形色色的各類IC卡,功能單一,系統各自為政,資源不能共享,一些服務行業特別是水、電、氣等行業,迫切希望政府牽頭實施“城市一卡通”工程,通過深度開發利用公益信息資源,整合城市卡基消費功能。
“城市一卡通”離我們還有多遠
記者從中國銀聯陜西分公司了解到,“城市一卡通”的發展歷程,大多經過一個各行業各行其是發行各自IC卡,再在實踐中逐步整合完善的過程。目前,加快發展我省“城市一卡通”,已是一個十分緊迫的話題。否則,越往后就越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城市一卡通”,重點在一個“通”字,這就涉及到不同領域的眾多行業、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因此,政府、銀行、商家等的配合至關重要。“合作”是 “城市一卡通”唯一的出路。人行西安分行在積極推進“城市一卡通”建設過程中,提出了“政府組織、推動、監管,相關行業積極參與,專業公司運行,銀行機構代理服務,第三方清算機構辦理資金清算”的運行模式,為整合城市IC卡,服務社會民生,帶動省內相關產業發展提出了良好建議。
中國銀聯陜西分公司,也積極為發展我省“城市一卡通”建言獻策,由政府組織協調商戶、銀行、消費者利益,充分利用區域內銀行現有網點作為“城市一卡通”的發行、監管、銷售、維護乃至余款清退的窗口,加快我省“城市一卡通”建設。
目前,北京、深圳、上海、天津、廣州、長沙、重慶、吳江、寧波、杭州、蘇州、煙臺市等城市,都在“公交一卡通”基礎上加快發展“城市一卡通”。據悉,省政府和人行西安分行,已著手催生我省“城市一卡通”的試點工作,10月20日,經西安市政府常務會決定,西安市“一卡通”建設正式啟動,并計劃在 2008年年底前完成“一卡通”建設運營公司的組建工作,據了解,西安市將以公交IC卡系統升級改造為切入點,并逐步涵蓋出租車、中巴、停車場、加氣加油站等,同時以交通卡為基礎,逐步整合天然氣、自來水、集中供熱等繳費功能,實現交通和公用事業的“一卡通”。為此,西安市將在2008年年底前完成西安城市“一卡通”建設運營公司的組建,在改造公交IC卡系統的基礎上,于2010年逐步實現城市交通“一卡通”。
“城市一卡通”正向我們大步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