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RFID應用成2008值得CIO關注的六大企業應用之一

作者:Phphot 
日期:2008-02-19 11:16:04
摘要:如果2007年有跡象預示著某些事情的到來,其中的一件事就是廠商聯盟、定價規則和軟件革新在2008年都會有更多地變化,這必然會對目前使用昂貴的企業應用---ERP、CRM、供應鏈管理系統的公司產生很大的影響。雖然商業軟件領域的市場競爭一直都很激烈,但是CIO們可能會看到企業應用提供商的更加激烈的競爭。
如果2007年有跡象預示著某些事情的到來,其中的一件事就是廠商聯盟、定價規則和軟件革新在2008年都會有更多地變化,這必然會對目前使用昂貴的企業應用---ERP、CRM、供應鏈管理系統的公司產生很大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2008年悲觀的經濟預測可能會對CIO及其IT預算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不確定的經濟前景,似乎讓CIO們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但預算卻很少。根據外界變化調整企業的核心企業應用和軟件平臺,對企業的發展將起到關鍵作用。 

Forrester Research商業流程和應用研究總監Sharyn Leaver說:“全球化、快速的市場變化以及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和法規將人們對靈活和可用的商業應用的態度由渴望轉變成勢在必行。結果是:商業流程和應用開發商都冒險去開發更加靈活和可用的應用程序。” 

此外,Gartner研究副總裁Jeff Woods表示,商業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CIO們既要從企業系統中取得“真正的商業效益”,同時還要能夠利用類似于SOA這樣的先進技術穩定處理環境。這使得CIO做出的商業決策要比那些預料“前年蟲”的家伙們做出的決策要重要得多。 

以下將會描述六個對CIO的2008年企業規劃產生重大影響的領域。 

一、2008年,將會有更多的應用服務提供商合并 

IBM收購了Cognos。甲骨文吞并了Hyperion。SAP兼并了Business Objects。惠普將Opsware納入自己名下。微軟則收購了一些軟件制造商。 

過去的這一年將會因為軟件企業的合并和收購而載入史冊。大公司(SAP、甲骨文、IBM、微軟)花費了數百億美元來收購規模較小但是能提供很有前途的產品的競爭對手。 

那么,CIO們渴望2008年發生些什么呢?技術分析機構451 Group的一項調查顯示,軟件行業的人們期待明年會出現更多并購。超過85%的今年已經進行了并購活動的公司的企業發展人員表示,他們希望在未來的12個月內維持或增加目前的兼并與收購活動幅度。大約有有一半的公司預計將會增加載并購活動方面的支出。該調查涉及的對象是公司的企業的發展和戰略人員,這些公司在過去的5年中花費了1500億美元收購了大約500個公司。只有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接受調查的人員表示,他們將會降低收購幅度。 

Duke University 和CFO Magazine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40%的美國公司計劃在2008年進行資產收購,在這40%的公司中,有三分之一的公司打算購買一家或多家公司, 22%的公司打算收購另一家公司的一部分資產,而不是整個公司。 
Forrester的Leaver表示,她預計到2008年將會有更多的企業合并,主要是在特定行業的利基應用 (niche application)軟件領域,并補充說:“我認為2008年的并購活動不會像2007年這樣大,因為大的收購已經沒有很多了。” 

二、供應商生態系統的成長 

當你看到“生態系統”這個詞時,你可能會不屑一顧,但至少你應該考慮一下2008年供應商管理新秩序的邏輯和潛在的重要性。 

隨著并購活動的自然延伸,以及中型和大型軟件公司的不斷減少(這是相對而言,當然小型軟件供應商還是不計其數的),CIO的選擇的余地越來越少。這就是說,企業供應商應該認識到,未來的創新和成功是與他們同小廠商、商業合作伙伴以及開發社區的關系直接聯系在一起的。 

因此,盡管CIO表面上可能會購買一個SAP或甲骨文的軟件,但他們也應該進行一些必要的調查,比如,找出SAP的商業聯盟都有誰以及他們如何配合的CIO的企業技術創新戰略Gartner的Woods說:“ERP系統基本上是一個生態系統發展所要圍繞的平臺,所以你在購買ERP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研究一下更深層次的關系,并且這種趨勢將來會變得更加明顯。” 

Forreste的Leaver強調說,CIO不應該僅僅是企業應用投資戰略的“觀察員”(例如,不加比對的任由一個或兩個大型廠商推動其戰略)。事實上,CIO必須更積極主動地確定哪些廠商的生態系統可以與他們長遠的ERP戰略做到最佳同步。 

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如果你選擇的供應商的生態系統包括能夠滿足您的長遠需求的特定的行業應用(比如您從事零售業),你將可以更容易找到下一個核心商業應用并將其集成到到您的ERP中樞系統中。Woods表示,大廠商計劃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舉例來說,甲骨文收購或開發特定行業的內部應用軟件,比如在零售業或電信領域,而SAP公司主要依靠其平臺及其合作伙伴來開發核心商業應用。清楚地里哀竭每個供應商的生態系統可以提供的東西是很重要的,這應該引起CIO的主意。如果沒有核心應用,一個平臺的生存期是不會很長的。 

三、激烈的競爭還會繼續 

雖然商業軟件領域的市場競爭一直都很激烈,但是CIO們可能會看到企業應用提供商的更加激烈的競爭。Woods說:“關于該領域的競爭程度,我沒有看到任何緩和的趨勢。”這對CIO們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大喜訊。 

Woods表示,甚至雖然企業廠商們在更多的領域積累了專業知識并開發出了技術平臺(通過自身發展或收購),并成為經濟祂自己,并且發展了自己的經濟體系,但仍有大量的廠商載談判中互相抵制。這是因為該領域的利潤實在是太豐厚了。 

所以,CIO們不要害怕廠商之間的競爭。Woods說:“廠商也變得越來越聰明,他們知道什么時候應該競爭,什么時候應該合作---那個企業值得他們去爭取,那個企業不值得。”如果您的企業是商場認為值得爭奪的,那么2008年,你應該能夠得到很大的收益。 

Forrester的首席分析師Ray Wang表示,對于所有剛完成的公司并購,眼下正是洽談長期維護合同以及低價購買新軟件模塊的大好時機。他說:“從以往公司合并后的宣布來看,銷售代表通常會提供私下簽訂的交易,為還是獨立公司時候的本季度業績劃上圓滿句號。” 

四、時刻關注小廠商 

大的企業軟件廠商的創新是不為人所知的,但小廠商卻恰恰相反,“事實是規模較小的廠商可以迅速提供動態應。”Leaver 說。 

將來,這些小廠商的產品將會比那些大公司的研發部門開發的產品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即插即用”的適應性。舉例來說,Leaver注意到,大多數的小廠商的應用程序都能運行在IBM Websphere、SAP NetWeaver以及甲骨文的中間件產品上,使得IT部門可以動態地對它進行配置和更改。這些應用不會讓IT人士過多地擔心架構問題,他們只需考慮要購買的應用是不是有用。 

此外,IDC企業應用服務研究主管Albert Pang指出,所有的創新將會給企業用戶帶來更多的Web 2.0和滿足用戶需要的企業應用。他說:“在不遠的將來,商業用戶就能夠利用類似于Serena Software的廠商的軟件工具動態創建網絡聚合應用(mashup)。” 

比如,Pang指出網絡聚合應用能夠巨大地改進財務會計應用,使用戶能夠把外部因素(比如天氣預報或環境影響研究)納入其財務規劃中,預測和報告過程,更不用說投資回報的風險評估了。 

Pang指出,對CIO們來說,最重要地是他們“需要自己規劃企業藍圖,權衡利益,而不容許任何一家廠商對他們的戰略有不合理的影響。只有這樣,企業才能讓廠商互相競爭從而充分了解他們,并借以發展。” 

五、企業許可維護費用將會發生哪些變化? 

似乎CIO們一直在抱怨高昂的企業應用軟件維護費。企業每年的軟件維護費平均大約占每年總軟件實施費用的22%左右,對許多IT部門來說,這是一筆龐大的財政開銷。 

Woods 說:“當廠商們強調維護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改善系統性能。但企業卻說:‘我的維護費用究竟給我帶來了些什么?’” 

在過去的一年多的時間里,許多CIO正在留意或已經將自己的ERP或CRM系統的維護交給第三方提供商,比如TomorrowNow 或 Rimini Street。但是甲骨文對TomorrowNOW與SAP(TomorrowNOW的擁有者)的控告,以及SAP在處理TomorrowNow問題上的一些不合適的做法使得第三方維護的商業模式蒙上了一層陰影。 

即便如此,第三方維護還是吸引了不少IT經理們的目光,并且在2008還會年繼續發展。“TomorrowNow的例子就是一個市場質疑軟件維護價值的例子。幾乎每個人都會問這樣的問題,我們能重新思考我們的維護方法嗎?是依靠第三方維護,還是自己維護?或者將二者結合?這是目前存在的很大的一個問題。” Woods說。 

令CIO們沮喪的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有些廠商在闡述自己的方法同下一代的企業工具的銜接時做得不夠好。Woods說:“這是一個棘手和復雜的決策,現在解決這個問題還很困難。因為它涉及到業務策略及投資組合風險。” 

當然,維修費的毛利率超過了90%,這使得廠商聲名狼藉。Leaver表示,這一切在2008年可能會有所改變。如果廠商要想保持現在的用戶,他們將不得不重新思考定價方案和維護費用。” 

、更多的無線技術將應用于供應鏈,不安全因素增加 

無線技術將繼續影響未來的供應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RFID(射頻識別)。分析師表示,雖然RFID還處于萌芽狀態,但是2008年它還會繼續擴大。 

但是,供應鏈方面還有其它發展,比如在配送中心使用無線技術進行數據傳輸和業務往來,這使得供應鏈更加有效。 

分析師指出,盡管如此,無線并不等于無風險。最近的一份零售系統研究(RSR)報告詳細說明了越來越多的對無線技術的依賴和用于供應鏈中的新的無線設備帶來的巨大風險。 

零售系統研究分析師Steve Rowen是這樣形容目前的情況的:具有動機和專業知識的無線襲擊者,將那些漫不經心的處理數據流的公司的視為一個可行的機會。竊取零售商的客戶數據不僅僅是“黑客”行為了,它已經變成了一個非常大的生意。

Rowen對2008年的的第一條建議是:加強交流。“最成功的安全計劃是那些在早期就能夠引起C級主管的興趣的。這個過程可能在各個零售商之間略有不同,但它通常受董事會制訂的有關企業目前以及需要的安全級別的雙邊聯合式專案(joint presentation)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