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安全實現立體監管
3月17日,執法人員焦玉在山東金質區域監管信息系統中發現,在他監管的區域內,有五個食品類的問題,于是他和其他執法人員決定到企業去整改落實。這套系統就是被執法人員稱為“小諸葛”的PDA掌上電腦,這套系統和萊蕪市質監局精心打造的“千里眼”、“順風耳”共同構筑了質量安全立體監管的“防火墻”,做到了招之能戰、戰之能勝。去年以來,該局依法查處了92起質量違法案件,打擊了制假售假分子的囂張氣焰。“小諸葛”就是被稱為PDA系統的掌上電腦,它具有電子標簽掃描確認和企業簽名、保證監管人員到位、信息化巡查、現場專業知識系統指導作業彌補監管人員知識性不足、數據綜合對比分析、監管信息多元化共享、專家支持輔助等功能。在執法監管中,如果執法人員對法律法規、技術問題不夠熟悉,PDA系統隨時提供服務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參考。市質監局利用掌上電腦PDA系統,對全市339家企業建立了電子檔案,按企業的基本評價指標和增值評價指標由高到低劃分為ABCD四個級別,A級為質量管理的最高級。目前,全市A級企業19家,B級企業164家,C級企業108家,D級企業49家。在每一家企業的信息上,監管人員什么時候巡查、查出了什么問題等信息都一目了然。2007年,質監部門依法查處了92起質量違法案件,其中利用該系統查處違法案件12起,整改標準、計量、質量、特種設備有關問題196件,極大地提高了監管的有效性。
去年萊蕪市質監局在全省質監系統率先成立了鄉鎮辦事處質量技術監督監管辦公室,使質監工作的“觸角”延伸到了鄉鎮,長期困擾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基層力量不足、基層監管有盲點等問題得到較好解決。目前,22個鄉鎮質量技術監管辦公室(含高新區)正式運轉。在去年的專項整治中,“小諸葛”嚴密監控質量技術監督違法案件,提供各類信息36件,為質監部門在執法辦案中早發現、早處置、早打擊贏得了主動權。
該局堅持了“12365”質監熱線全天候暢通無阻,2007年至今,12365質監熱線系統顯示來電5131人次,接聽有效投訴咨詢共計48件,逐一督促進行了調查處理,處結率100%,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近20萬元。顏莊鎮曹莊村王淑海因汽車發動機質量問題投訴后,執法人員當日就協調有關單位解決了質量糾紛,為王淑海的汽車更換了發動機,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通訊員 張愛軍 張廣景 韓煥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