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標簽系統協助管理晉中市液化氣罐
8月20日,記者在晉中市榆次區的一家加氣站看到,等待加氣的氣罐上都有一個電子標簽,工作人員用手持式掃描儀在上面一掃,該氣瓶的所有數據立刻出現在屏幕上,當確認氣罐合格后,加氣閥門才打開加氣,如果氣瓶未經檢驗合格,加氣設備就會自動關閉。這是晉中市質監局自主開發研制的氣瓶電子監管軟件運行的一幕。電子標簽好比為合格氣瓶辦理的“身份證”,在確認身份合格后,加氣才能運行。此種辦法從根本上杜絕了氣瓶的監管難題。
據了解,罐裝液化石油氣瓶在晉中市有近30年的使用歷史,目前用戶有3.5萬戶,日均用氣量在25噸左右,主要在食堂、飯店、旅館、城鄉家庭等地方使用。該市有液化氣充裝站21家。作為高危產品的氣瓶,在生產特別是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環節多、流動性大,被稱為“流動炸彈”,是質量技監部門監管的重點與難點。
為了解決氣瓶監管難題,晉中質監局積極尋找并采用最新的技術成果,加以開發利用。經過對氣瓶的生產及使用等各個環節進行長期調研后,開發研制了這套“氣瓶電子標簽動態監管集成系統”,并在壽陽新港液化氣公司試運行。該系統引入了條碼管理、自動導入分裝設備的數據,并和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實現了對設備和管理的全面自動化。記者了解到,通過此項技術,縣區質監局可以了解到企業的鋼瓶數據,實時反映在報表和智能提醒中,從而有效地對企業進行高效監管。而市局則可以自動了解各縣區數據及企業的鋼瓶運行情況,從而有效地對各縣區局進行有效督察。企業則通過引入條碼管理和電子秤的數據導入,實現了一個條碼一個鋼瓶,通過電子掃描儀自動判斷鋼瓶狀態,不合格的鋼瓶只能強檢或報廢,從源頭上扼住鋼瓶管理的關鍵環節。
壽陽一家氣站負責人白經理告訴記者,他有多家企業在沒有使用軟件之前,氣站每年有幾十噸氣的損失,使用該軟件后,他在天津就可以通過遠程管理了解企業氣瓶運轉情況,大大節約了管理成本,而且杜絕了管理漏洞。目前,氣瓶電子標簽在晉中市正逐步得到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