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廣物聯網還需叩動“三重門”
摘要: 幾乎在一瞬間,物聯網這個實際上已流傳了十來年的概念,突然就成了中國互聯網上的熱門詞匯及資本市場上的香餑餑。不過,在構想物聯網將帶來美好新世界的同時,回到現實,分析人士認為,眼下全面開展推廣物聯網,我國還需叩動“三重門”。  
                    
                         幾乎在一瞬間,物聯網這個實際上已流傳了十來年的概念,突然就成了中國互聯網上的熱門詞匯及資本市場上的香餑餑。不過,在構想物聯網將帶來美好新世界的同時,回到現實,分析人士認為,眼下全面開展推廣物聯網,我國還需叩動“三重門”。  
  
 
  
 
  
 
  
 
  
 
  
 
  
 
  
 
                    
                    在當今的現實生活中,物聯網的具體應用已隨處可見,如公交一卡通、遠程防盜、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等。但這些與真正的物聯網都還有一定距離。不過,在此基礎上,有分析認為,物聯網不僅可以節約更多成本,還可以帶來更高的效率。因此,這將帶來巨大投資,甚至有助于全球經濟復蘇。  
    但分析人士還指出,要真正實現前述理想狀態的物聯網,就我國而言,簡單來說還需跨過三重門。  
    首先是技術層面問題。在主流發展領域RFID上,目前國內RFID產業仍以高頻為主,在高端的低頻芯片這一核心領域還掌握不了技術。高端領域一直被國外少數幾個廠商所壟斷,如NXP、TI、Infineon等。從而也就難以降低芯片成本,實現產業化和大規模生產。未來物聯網一旦廣泛應用,將帶動傳感器市場快速成長。但目前國內傳感器產業化水平較低,高端產品同樣被國外廠商壟斷。此外,物聯網占用的頻譜資源非常有限,企業也還需要大量的研究和細致的工作去制訂頻段標準。  
    其次是產業層面的問題。物聯網需要做到人與物,物與物的聯系,較互聯網而言更為復雜,牽涉的面更多更廣。物聯網要想實現產業化,必然需要芯片商,傳感設備商,系統解決方案廠商,網絡運營商等上下游廠商共同作用,建立起這樣一個龐大的產業鏈也需相當時間。  
    僅以產業最上游的網絡設備制造商與網絡運營商為例,盡管當前國內的3G已初步建立,但目前我國無線網絡仍以支持語音通話為主,即使3G網絡建設完成后,對數據帶寬的支持也僅為幾兆到幾十兆的速率。而在引入更智能的設備以后,必將對數據傳輸有更高要求。有權威機構就預測,物聯網的通信量將是當前互聯網的30倍。這已大大超過了當前網絡的承載能力。中國各個通信網絡之間的升級,擴容,優化,融合勢在必行。  
    當前物聯網在國內的應用,大多集中在一些工業領域和政府項目上,如上?!笆啦逼陂g的“車務通”,農業部溯源項目,鐵路自動車號識別系統等。分析人士指出,很多項目往往都由政府主導進行與投資,項目和產業本身投資回報,如能提高多少效率,節約多少成本尚無法確定。也就是說,還沒有更為明確的商業模式。一個產業的發展,最終還是需要由市場上真正參與的個體來創造和使用。在沒有看到明確收益的情況下,資本可能不會貿然快速投資。  
    第三是人這一層面的問題。從我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水平來看,盡管物聯網用途廣泛,將可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等多個領域,但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消費習慣還并不超前,消費水平也不高,甚至還處于“手機下鄉”,“家電下鄉”、“汽車下鄉”這樣的階段,短時期內物聯網大范圍推廣的可能性比較小,當前也還只能選擇幾個重點城市,重點地區進行實踐。  
    同時,建設物聯網的過程中將涉及人才培養,產業規劃,管理,協調以及個人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問題,也還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