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鐵 看電影 “刷”手機就行
作者:現代快報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9-10-28 17:26:43
                    摘要:在昨天舉辦的江蘇科技論壇傳感網產業發展分論壇上,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主任鄭春雷說,未來物聯網可以精確監測到戰場上的每一粒沙子。
                    
                      為每一件物品植入一個“能說會道”的高科技感應器,冷冰冰沒有生命的物體立即有了“感知”,當你的生活進入到這一步時,這也意味著進入了“物聯網”時代。“物聯網”將讓人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昨天舉辦的江蘇科技論壇傳感網產業發展分論壇上,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主任鄭春雷說,未來物聯網可以精確監測到戰場上的每一粒沙子。    
傳感器解決安保大問題
鄭春雷介紹,電腦現在相互連接起來形成的是一個虛擬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動,通過移動的網絡聯系起來。而物聯網的聯系是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一個橋梁。打個比方,在將來,小區的安全再也不需要視頻錄像,幾個小小的傳感器,就能解決安保的大問題。
從前防范小區安全,最土的辦法是拉個磚墻,用鐵絲圍欄,或者放高壓線。攝像頭問世后,稍稍先進一些,但攝像頭只是在局部位置,且保安一般同時只能看6-8個監控屏幕。科學的測試認為,保安盯著屏幕看20分鐘以后,對這個畫面就澀了。這就使得第一代的監控,往往只是作為一個有了事件以后事后的追查,并不能夠提前對一些事件作出預警或者反映。
而“物聯網”就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地上埋上節點,這些節點上面帶有振動和聲響的監測器,同時配合一些視頻,聯合起來就形成人的視覺、聽覺和感覺系統,這樣就可以對目標進行識別。像人和車輛走過的震動波是不一樣的,這樣就可以識別出入侵的目標是什么。
智能交通減少事故發生
在未來,物聯網還能在智能交通上大顯身手。鄭春雷說,現在的交通上面有電子警察,有攝像頭、有雷達測速,有擱在地面上的線圈。擱這樣的線圈常常造成很多的系統投入運營不久就毀壞了,這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投入很大,維護成本很高”。有了“物聯網”,這些問題就很容易解決,鄭春雷表示,現在車上都有金屬體,科研人員只要利用一個小的節點埋在地面上,這個傳感器壽命大約是7年,有了它之后,汽車行駛在道路上就可以隨時檢測出車流量、車速甚至車形。當你駕駛在路上,不用聽收音機的路況信息,只要通過傳感器,就能了解實時路況。鄭春雷舉例子說,一個車輛過拱橋的時候你會有一個視線的盲角,但是用傳感網以后你就可以知道前方有人在過,這樣就可以減少事故的發生。
未來手機將取代錢包
手機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功能就是和外界聯系,但是未來的手機將擔任多重角色。鄭春雷介紹說,“我們正在和諾基亞開發傳感手機,使得手機能夠直接介入到傳感器的網絡。”在昨天的會議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研究員楊志強副院長告訴記者,未來的手機可以取代我們的錢包。
“將帶有‘錢包’功能的電子標簽與手機的SIM卡合為一體,手機就有錢包的功能,”楊志強介紹,這種手機不但可以成為消費者小額支付的工具,還能用手機乘坐地鐵和公交車,去超市購物,去影劇院看電影。“該技術還可以應用在企業單位里,用來做考勤。”據透露,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在全國十個省市進行試用。“我們現在與上海世博會進行合作,不僅可以用手機買世博會門票,將來還可以用手機在世博會展館里消費。”楊志強透露,目前移動方面也正在與南京市有關方面洽談,不久的將來,南京市民也能用上如此強大的手機。
                    
                傳感器解決安保大問題
鄭春雷介紹,電腦現在相互連接起來形成的是一個虛擬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動,通過移動的網絡聯系起來。而物聯網的聯系是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一個橋梁。打個比方,在將來,小區的安全再也不需要視頻錄像,幾個小小的傳感器,就能解決安保的大問題。
從前防范小區安全,最土的辦法是拉個磚墻,用鐵絲圍欄,或者放高壓線。攝像頭問世后,稍稍先進一些,但攝像頭只是在局部位置,且保安一般同時只能看6-8個監控屏幕。科學的測試認為,保安盯著屏幕看20分鐘以后,對這個畫面就澀了。這就使得第一代的監控,往往只是作為一個有了事件以后事后的追查,并不能夠提前對一些事件作出預警或者反映。
而“物聯網”就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地上埋上節點,這些節點上面帶有振動和聲響的監測器,同時配合一些視頻,聯合起來就形成人的視覺、聽覺和感覺系統,這樣就可以對目標進行識別。像人和車輛走過的震動波是不一樣的,這樣就可以識別出入侵的目標是什么。
智能交通減少事故發生
在未來,物聯網還能在智能交通上大顯身手。鄭春雷說,現在的交通上面有電子警察,有攝像頭、有雷達測速,有擱在地面上的線圈。擱這樣的線圈常常造成很多的系統投入運營不久就毀壞了,這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投入很大,維護成本很高”。有了“物聯網”,這些問題就很容易解決,鄭春雷表示,現在車上都有金屬體,科研人員只要利用一個小的節點埋在地面上,這個傳感器壽命大約是7年,有了它之后,汽車行駛在道路上就可以隨時檢測出車流量、車速甚至車形。當你駕駛在路上,不用聽收音機的路況信息,只要通過傳感器,就能了解實時路況。鄭春雷舉例子說,一個車輛過拱橋的時候你會有一個視線的盲角,但是用傳感網以后你就可以知道前方有人在過,這樣就可以減少事故的發生。
未來手機將取代錢包
手機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功能就是和外界聯系,但是未來的手機將擔任多重角色。鄭春雷介紹說,“我們正在和諾基亞開發傳感手機,使得手機能夠直接介入到傳感器的網絡。”在昨天的會議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研究員楊志強副院長告訴記者,未來的手機可以取代我們的錢包。
“將帶有‘錢包’功能的電子標簽與手機的SIM卡合為一體,手機就有錢包的功能,”楊志強介紹,這種手機不但可以成為消費者小額支付的工具,還能用手機乘坐地鐵和公交車,去超市購物,去影劇院看電影。“該技術還可以應用在企業單位里,用來做考勤。”據透露,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在全國十個省市進行試用。“我們現在與上海世博會進行合作,不僅可以用手機買世博會門票,將來還可以用手機在世博會展館里消費。”楊志強透露,目前移動方面也正在與南京市有關方面洽談,不久的將來,南京市民也能用上如此強大的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