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今日話題  >  正文

物聯網突進:異類物流的瘋狂

作者:風雷益
來源:時代周報
日期:2009-10-08 16:58:02
摘要: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互聯網仍然停留在虛擬世界,而融合了互聯網及感應技術的物聯網的出現,則使互聯網真正開始從虛擬走向現實。物聯網也因此可以看作是互聯網在現實世界里真正大規模的應用,是虛擬與現實的結合,這種結合與當初互聯網出現時所催生的“鼠標+水泥”的模式相比,所產生的影響更為深遠。我們可以將物聯網比喻成一張撒向現實世界的“天網”。

一條生產線正在運行,一批產品在最后下線的環節,被機器內置了一個電子標簽(可能是最初級的只供讀取的標簽,也可能是更高級的可一次或多次寫入的標簽),這些產品在入庫的時候,被一射頻識別裝置自動讀取電子標簽并存入數據庫,并自動更新庫存數據;時隔數日后,這批產品被調出庫,并同樣經過數據讀取及更新庫存數據。

此時這批商品已經進入物流系統,而物流公司要對其進行同樣的數據采集和管理,通過數據的實時傳輸,實時跟蹤及動態掌握這批商品所處的位置。

當物流公司將這批商品交付給貨主(假設是超級市場)后,后者將再次對其進行數據讀取和收集,直到最終進入消費者手中。

而在上述整個過程中,處于最開始位置的生產商可以通過與物流公司及最后終端的聯網,全程跟蹤自己生產的這批產品的運動。而且,一旦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確定相關的目標信息,相關主體可在第一時間里進行溝通,商討解決方案。

這就是物聯網將給生產活動帶來的影響。

金融危機催生新技術

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在大的危機之后,總會有新的行業誕生,并大有形成浪潮之勢。

在上世紀末的一系列新興市場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后,誕生了互聯網這一新興行業。而在十年后的今天,在一次人類歷史上數一數二的金融危機余波未了的時候,在人們熱切關注新能源行業的發展的時候,又出現一個新名詞和概念:物聯網。

與互聯網類似,物聯網也是先在軍事領域得到應用然后再向民用領域轉移。而最早的物聯網想法在上世紀40年代就已經產生。1999年,在美國召開的移動計算和網絡國際會議就提出,“傳感網是下一世紀人類面臨的又一個發展機遇”。今年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對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給予了積極回應,并上升至美國的國家戰略,在世界范圍內引發轟動。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互聯網仍然停留在虛擬世界,而融合了互聯網及感應技術的物聯網的出現,則使互聯網真正開始從虛擬走向現實。物聯網也因此可以看作是互聯網在現實世界里真正大規模的應用,是虛擬與現實的結合,這種結合與當初互聯網出現時所催生的“鼠標+水泥”的模式相比,所產生的影響更為深遠。我們可以將物聯網比喻成一張撒向現實世界的“天網”。

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物聯網所產生的效果: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舉例來說,目前盛行的條形碼,人工讀取一個需要10秒鐘的時間,機器讀取則為2秒,而采用電子標簽及射頻技術讀取只需要0.1秒的時間。

正是這一優勢,吸引了下游商家對物聯網產生了需求。而這也決定了物聯網無論是哪種商業模式,都是由下游的需求端推動的。沃爾瑪出于降低成本和提高銷售量的內在要求,才導致了上游供應方不得不進行與物聯網相關的投資并承擔相應的成本,而日本消費者的高收入水平及對產品品質的高追求,也使得日本生產商可以在諸多家用電器里廣泛使用智能控制技術,所增加的費用則由消費者埋單。

相對于互聯網,物聯網的盈利模式則還很模糊。在A股市場上,已經開始出現了對物聯網板塊的炒作行情,主要集中在與物聯網有關的電子元器件領域,如射頻識別裝置、感應器等等。而龐大的數據傳輸給網絡運營商帶來的機會以及對最下游的如物流及零售等行業所產生的影響還需要相當長時間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