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物聯網”淘金潮提供鍬和鎬——訪深圳才納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齊兆勇先生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物聯網”和“RFID”等概念的火熱程度不可同日而語。從股市的一個又一個漲停板可以看出,人們對物聯網時代到來的憧憬,對物聯網時代巨大商機的期待。面對億萬級蛋糕的誘惑,很多人毅然下海,著手淘金,RFID技術作為物聯網最為關鍵的基礎技術,備受投資者的青睞。在這些涌入RFID產業的投資者中,很多人相中了中國未來海量的電子標簽市場。應該這些投資者說都是非常有眼光的,但找到了商機并不意味一定賺錢,這個商機我們應該如何去把握呢?投資這個領域我們還應該注意哪些問題?RFID世界網記者日前特別專訪了深圳才納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齊兆勇先生,就有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深圳才納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齊兆勇先生
凡是投資總有風險 先謀后動才能不敗
RFID技術進入中國市場已經多年,卻一直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今年隨著溫總理的關注,物聯網概念的崛起,RFID技術一躍成為眾人眼中的“香饃饃”,RFID產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然而市場前景的明朗化,并不能照亮所有從業者前進的道路。事實上還有很多問題,我們依然是霧里看花。
就投資而言,目前很多投資項目都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投資者被市場的光明前景耀花了雙眼,在投入RFID產業之前,并沒有深入地進行市場調研,以至于對RFID市場的理解存在錯位和偏差。理解的錯位和偏差造成了很多的投資很可能根本得不到理想的回報,甚至還可能血本無歸。在整個產業鏈中,還存在投資不均衡的問題。一些對產業鏈非常關鍵的環節融資困難和一些非常關鍵性環節卻投資富余。
深圳才納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RFID封裝設備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處于RFID產業鏈的最上游。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 身為才納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兼總經理,齊總對市場的變化異常的敏銳。在他看來,今年和去年的市場的確全然不同了,尤其是今年下半年變化尤其之大,同時物聯網概念異常火熱,有愈演愈烈之勢,對于RFID產業而言,這是一件幸事,也是一股東風。
齊總表示:“最近一段時間,市場不時傳來一些好的訊號,我們可以將這些看成是黎明來臨的預兆。RFID市場吸引了眾多的淘金者,也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投入,這對RFID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催化和壯大的作用。RFID產業蘊藏很多商機,但并不是誰插進來一腿就都能掙錢。只要是投資就會有風險,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所以我們往往可以看到很多投資公司干脆冠名為“某某風投”。投資RFID產業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投資RFID不可操之過急,更不可盲目跟風,要先謀而后動,才能穩操勝券。”
標簽封裝蘊藏金礦 選擇設備不可魯莽
RFID的產業鏈主要由芯片設計、標簽封裝、讀寫設備的設計和制造、系統集成、中間件、應用軟件等環節組成。在眾多的環節中,標簽封裝比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因為電子標簽封裝需要的技術儲備相對芯片設計、讀寫設備設計等而言要少很多;同時也不需要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和直面技術競賽;而且投產快、回報也快,非常適合資金充足而有志于RFID產業投資者。電子標簽的用量是每年都在快速增長的,從事標簽封裝大有可為,而且隨著物聯網建設進程的加快,電子標簽的用量將會膨脹至驚人的地步,這其中蘊藏著一個巨大的金礦。然而,在新近成立的一批標簽封裝廠商中,部分企業坐擁有先進生產線,卻始終沒有掘到令人滿意的那“一桶金”。那么究竟是哪里出現了問題?
齊總表示:“問題的關鍵在于標簽封裝廠商對市場需求的理解。選擇投資標簽封裝絕對是沒有錯的,不斷增長的電子標簽用量,保障了標簽封裝企業持續可靠的盈利。與其以大量資金投入研發RFID產品、直面殘酷的競爭,一次投入并快速而持續地獲得回報更為合算。但是方向選對了,不代表路就一定能走好。電子標簽的用途是廣泛的,種類更是多樣的,在現階段的市場條件下更是如此。我們往往需要為各種應用開發出各種不同特性的標簽,因此誰更能理解市場需求,誰便更能滿足客戶的客戶,誰才能贏得市場。”
市場需求包羅萬象,選擇的客戶不同,要滿足的需求也就不同。通常我們需要選定一些特定的市場作為自己的目標市場。部分新晉的標簽封裝廠商在創立伊始定位模糊,甚至沒有確切的定位,以至于不得不與老牌的標簽封裝廠正面對抗。同時由于對RFID技術不能深入了解、對RFID市場發展方向缺乏判斷,以至于隨著產業成長而誕生新生市場也把握不住。結果卻發現投資帶來的收益根本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齊總認為,找出目標市場,暫且回避競爭,把握新生市場,樹立局部優勢,才是新廠商們的發展之道。他表示:“標簽封裝市場很大,以后會更大,沒有必要和老牌的標簽封裝廠死磕,其實只要抓住一個新崛起的市場,就能快速獲得回報,甚至成長成為比老牌的標簽封裝廠更為強大的名企。要抓住新市場,就得對新市場進行深度挖掘,要琢磨封裝對標簽在這個市場使用的效果。如果你封裝的標簽是最能滿足這個市場的,那么你就樹立了自己局部優勢,這是打響品牌的第一步。不同的市場對標簽封裝的要求不一樣的,不同的封裝的設備封裝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選擇封裝的設備非常之關鍵。”
齊總進一步點明:“封裝設備的選擇其實并不多,國外的品牌最為馳名的是德國妙莎和紐豹,國內的設備提供商只有深圳惠田、深圳才納、深圳瑞虎、上海晶路等幾家。普遍說來國外的產品性能好、產能高,價格更高,國內產品各有千秋,產能稍低,但性能也還不錯,價格更為合理。至于具體怎樣來選擇,我觀點是選擇設備要冷靜思考,不要頭腦發熱一擲千金,要以適用自身定位市場的才是最好。借用一句廣告詞——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理解需求務必透徹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長久以來,自動化生產設備因為其資金和技術的密集,而被國外品牌一路領先。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新聞標題,如:“XX工廠引進國外先進生產設備”等等。國人對國外尤其是美國、德國的生產設備品牌有一種盲目的迷信。從目前電子標簽封裝設備來看,國外設備也確實領先于國內設備,但不可妄自菲薄的是,國內設備也有自身的優勢。
齊總表示:“國內設備雖然發展稍晚一點,但我們的水平不斷在進步,并向國際先進水平靠攏。就像當年的智能卡封裝設備一樣,最開始國產機型遠遠比不上國外機型,但隨著國內市場的興旺,國產機水平進步飛快,現如今大大小小的智能卡封裝廠都用的是國產機。RFID市場將比智能卡市場更為巨大,更為興旺,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國產的電子標簽封裝生產線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遍及我們自己的標簽封裝廠。而且就目前階段的標簽市場,國產設備更適合需要。”
齊總以才納最新的全自動化封裝設備為例來說明國產設備更適合目前階段標簽市場的需要。他說:“年底我們全自動化封裝設備RM-1200就要下線了,RF-1200是一款倒裝式電子標簽封裝設備,使用各向異性導電膠熱壓固化封裝,卷帶式送料,自動摘片翻轉,拾放芯片,自動封裝與收卷,精密的壓力控制系統,確保壓力控制穩定,從而大幅地提高了產品的良品率;RF-1200是集光、機、電、氣、液于一體的高精技術設備,適合于LF、HF、UHF等不同頻段與規格電子標簽(卷狀)的封裝。與國外品牌相比,我們的機型在生產質量上相差不遠了,在每小時產量上來講要遜于國外品牌,可能只有國外先進機型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但話說會來,設備也不是越快越好。目前國內的最先進的機型的理論生產速度可達到20000枚/小時,但實際生產時生產速度一般為5000-6000枚/小時。一方面是受到不同標簽天線線型不同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沒有必要開那么快。因為現階段每筆標簽的用量多數為幾萬、幾十萬,幾百萬也有但相對少一些。用國產的設備完全滿足需求。”
自主研發創造中國 支持才納選擇雙贏
一直以來,中國RFID技術水平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受困于核心技術的缺失,國產RFID產品利潤大量流失和產品的嚴重同質化。如果國內企業不能自力更生,自主研發。即便是物聯網時代來臨,我們任然受制于人。因此我們要團結合作,相互支持,努力實現產業鏈全面國產化,最終形成中國自己的RFID行業標準,開創是物聯網時代新紀元。
才納從低端設備做起,從手動、半自動化設備開始,結果終于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化封裝設備。一路走來,一路辛酸,實屬不易。齊總回首發展歷程,感慨萬千。他表示:“深圳遠望谷,中山達華等用戶也對才納的設備的成熟提供的很多幫助。如果沒有這些應用,我們的將無力再向高端發展,研發全自動的RFID封裝設備。非常感謝大家對才納的支持。我們相信,選擇才納便是選擇雙贏。”
齊總還補充道:“我們緊緊圍繞‘小批量、多品種、差異化’的經營戰略和‘新、專、優’的產品特點進行自主研發,務求為客戶量身定制出能滿足各類需求的封裝設備。除此之外選擇才納的設備還有幾大好處便是:一、投入小,產出大,回本快。我們的設備價格合理,投入不大;產量卻不小,性價比高;而且回本快。國內第一批德國紐豹封裝機的企業,有幾家回本了,絕對沒有幾家。現在紐豹產品又更新換代了,你買還是不買。你買了又是幾千萬,以前的幾千萬還沒有回來呢?最終錢從哪里來,還得折舊分攤到每個標簽里去。標簽的成本無非是兩大塊,一芯片,二封裝。封裝要占整個成本的三分之二。成本高了價格自然下不來。RFID標簽的價格已經被產業界公認產業發展的瓶頸。如果80%的都采用國產芯片和國產生產線,標簽的價格將遠比現在低廉,而產業爆炸式的增長也將觸手可及。另外我們還得看到,采用進口芯片和生產線,購買芯片的錢源源不斷地送給別人,生產線隔一段時間升一級,購買生產線的錢還是得送給別人。一年到頭,中國用了海量的標簽,你辛辛苦苦忙了一年,錢最終被別人卷走了。想一想,這其實非常可怕。以后中國標簽用量會更大,指不定一年送出去的錢,就相當于八國聯軍洗劫圓明園一次。你用才納的設備,就不同了,你投入的成本低了,折舊分攤到每個標簽的錢就少了,封裝也就不貴了,質量又不比它差,自然生意不斷,再加上設備本身不貴,投產后很快就能收回成本。當然我們也會對設備升級,但你更新換代時,成本早就收回來了,還掙錢了。此外,我們還可以算這樣的賬,一套進口設備1000萬人民幣。按60個月折舊,一個月20萬元人民幣。如果這筆錢用來雇傭工人,20萬元可以請多少人,十幾個人頂不上一個機械手嗎?我想投資的最終目的是掙錢,如果不掙錢,即便是沒有風險,也沒有人愿意去投。”
“二、機型小,場地要求不高。我們知道大凡機器越先進,就越精密,對生產的環境要求也高。身嬌肉貴的東西好嗎?確實是好,但不符合現代中國的國情。那么好的機器,你可能要花費很多的成本來維護,這看不見的,它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我們的機型更小一些,對場地和環境要求相對寬送一些,屬于吃苦耐勞型。我舉個例子:AK47和M16都是好槍。有人喜歡AK47也有人喜歡M16,但AK47的市場比M16要大得多。因為M16貴,雖然它精度高,后座力小。但在越南戰場上問題出了不少,最主要的是彈膛污穢現象嚴重,卡殼故障率高。AK47雖然在射擊精度上要差一些,但它可靠,即使在連續射擊時或有灰塵等異物進入槍內時,它的機械結構仍能保證它繼續工作。國產機型和進口設備也基本類似。我想才納針對中國現階段RFID市場的需求而設計出來的機型,絕對比哪些舶來品吃苦耐勞。”
“三、技術團體有實力,后續服務到位。很多人不相信中國制造,總認為中國的就比國外的差,這是一種偏見。國外產品就一定沒問題了嗎?沒人敢保證。對封裝設備時間就是金錢,一但出了問題,請問你是愿意相信一個只是經過培訓的工程師,還是相信直接研發這個產品工程師?為了生產和提供強有力后續服務保障,才納花費很大力氣來打造技術團隊。我們的團隊是具有國際化背景的專業化人士組成,這里面既有牛津大學的博士,又有香港、德國的專家,還有本土的業內精英。2002年成功研發國內首臺半自動RFID(電子標簽)封裝設備。同時我們廣泛地與海內外大學、科研院所合作,引進了多位具有多年自動化設備設計、制造經驗的行業精英。我們的研發水平在國內是處于領先的。現在我們的綁定機在為德國企業做配套,已經有部分服務于NXP、ST等國際知名半導體企業。我歡迎大家來廠實地考察,眼見為實。”
“總之,我們是做設備的,客戶用我們的設備用來生產的,是賺錢贏利的工具,我們要給客戶提供最大化的價值。在“物聯網”淘金的熱潮中,我們提供的是鍬和鎬,提供的是賺錢的工具。我們將以振興民族產業為已任,堅持自主研發與技術引進相結合的道路,努力提升民族品牌的實力,為廣大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是的,是時候讓我們摒除一些偏見了,洋貨未必一定比國貨好,國外人能生產的我們未必做不到。2000年,王傳福先生決定進入鋰電池生產領域,他滿懷熱忱帶著200萬人民幣到日本買設備。結果日方開口就是500萬美元,并且明白地說:“你們中國人沒辦法做鋰電池,你們還是打道回府吧! ”難道中國真的不能做鋰電池嗎?不是的,王傳福先生用了短短八年時間,將一個只有不足20人的小作坊打造成世界第二大手機電池的生產商。進而進軍汽車產業。最終書寫了一個“中國首富”的傳奇。
才納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在如今看來也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企業。但它是一個有志成為世界RFID封裝設備領域的領軍企業的小企業,一個有志成做最專業的RFID封裝設備供應商的小企業。誰又知道才納不能書寫下一個中國傳奇呢。當然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今齊總煩惱的是研究電子標簽封裝設備所需的投入不小。才納正計劃引入一些專業的投資機構,如VC、PE等。期望能有更多的研發投入,好早日提高設備的品質,為業界提供更優質的自動化生產設備。
后記
采訪是在齊總的辦公室進行的,有人說可以從一個人的辦公室感受到一個老總的性格。從齊總辦公室的簡介布置,我感受到最多的是一種活力。齊總是一個熱愛運動的人。他曾打了10幾年網球,并且是國家二級裁判員。雖然現在更多的是打高爾夫,但長期的運動生涯給了他一個健康的體魄,和一種永不服輸的拼搏精神。在這里,愿齊總的活力和不服輸為我們打造出媲美國際領先的電子標簽封裝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