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區試點通過驗收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深圳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區通過驗收
12月10日,深圳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區試點順利通過國家標準委驗收,在全國11個示范區(示范基地)中首個通過驗收。
國家標準委組織的驗收專家組認為,該示范區建設緊密結合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創新標準化工作機制,已超額完成了試點各項任務指標。國家標準委主任紀正昆在出席驗收會時表示,深圳的試點工作成效顯著,值得充分肯定。通過示范區建設,有力促進了科技成果產業化,有效探索了產業化過程中解決標準滯后、標準缺失問題的途徑,增強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了高新技術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生產力水平的提升。
據了解,2006年7月,國家標準委批準深圳市開展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區試點。按照國家標準委的要求,示范區建設的主要目標是:以提高標準化工作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為中心,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為目的,重點探索解決科研標準產業同步以及自主創新與標準相結合兩大問題,逐步實現“科研標準產業同步化、自主創新技術標準化、標準化工作主體企業化、標準服務支撐平臺化”的總體目標。
深圳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將示范區試點工作納入全市實施標準化戰略的總體要求和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總體規劃,組織成立了示范區試點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組,出臺了系統的政策法規支撐體系。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申慶三指出,實施標準化戰略是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產業競爭力和國際話語權的有力手段。開展試點3年來,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工作如春潮得雨,全面推進,蓬勃發展,卓有成效。
試點過程中,深圳市積極探索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中介支撐、社會參與”的標準化工作模式,建立政府對標準化事業的引導和激勵制度,推動重點企業建立標準化工作機制,幫助中小企業提升整體標準化水平,加強標準化中介支撐服務體系建設和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廣泛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標準化活動,提升深圳整體競爭力。
——扎實開展調研制定“三重目錄”。為提高試點工作的有效性,深圳于2007年3月至7月對示范區內企業開展了標準化狀況調研,在此基礎上編制了《深圳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區標準化發展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及重點產品目錄》(即“三重目錄”),確定示范區標準化發展的重點領域為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外部設備、數字視聽、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和新能源、化合物半導體、平板顯示、軟件等8個產業領域,重點企業為華為技術、中興通訊、海川實業等100家企業。 “三重目錄”的制定,為示范區深入推進標準化工作提供了突破口。
——建立標準化創新激勵機制。2007年和2008年,市政府分別發布了《深圳市標準化戰略實施綱要(2006-2010)》、《深圳市實施標準化戰略資金管理辦法》和《深圳市標準創新獎管理辦法》,為實施標準化戰略提供了經費保障。2007~2009年試點期間,市財政從科技3項經費中對高新區內57家企業申報的294項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提供了資助,資助總額為6000萬元。2009年,深圳市標準化戰略資金資助了99家企業和各種組織申報的275 個項目,資助總額為2780萬元。首屆深圳市標準創新獎共獎勵10個標準項目,獎金總額為220萬元。3年內,市財政總計投入9400萬元用于支持示范區內企業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化活動,其中2009年投入額度達到5000萬元。
——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制定。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宣傳培訓和積極協調等多種方式,引導和推動重點企業積極參與國內外重要技術標準的研制。據不完全統計,2006~2008年,示范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共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1037項,其中國際標準246項、國家標準344項、行業標準447項。積極參與標準制(修)訂的企業越來越多,標準數量有了明顯增長,標準的層次也有了顯著提升。
——推進企業建立研發與標準化同步機制。組織制定了《深圳市企業研發與標準化同步機制評價辦法》,已引導60家試點企業初步建立起研發與標準化同步機制(其中20家已經通過評審驗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進一步推進企業建立研發與標準化同步機制,市政府已將推進重點企業建立研發與標準化同步機制列為市政府重大標準化事項予以扶持。今后兩年內,全市還將推動80家以上企業開展研發與標準化同步試點工作,使試點企業總數達到100家以上。
——積極推進企業標準聯盟發展。為培育和引導企業標準聯盟的發展,促進標準與知識產權相結合,2007年組織制定了《深圳市企業聯盟標準管理辦法(試行)》。目前,在部分重點發展產業領域推動成立了 “數字專業對講機標準聯盟”、“鐘表標準化技術聯盟”、“貴金屬及珠寶玉石飾品標準聯盟”、“通播網標準化技術聯盟”、“LED產業標準聯盟”以及 “RFID產業標準聯盟”等企業標準聯盟,部分標準聯盟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009年,閃聯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落戶深圳高新區。
——推動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化工作。深圳把扶持企業承擔國際、國內標準化組織TC/SC的工作放在突出的戰略地位,幫助企業解決各種具體困難,積極引導企業將自主創新技術及時轉化為技術標準試點。截至2009年8月,已有兩家國際WG、19家全國TC/SC/WG落戶深圳。3年來,華為、中興通訊、飛亞達等重點企業共向各種國際標準組織提交了1萬余份國際標準提案,很多提案得到了采納。示范區100家重點企業有90家采用了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采標率達到90%。
——建設標準化支撐服務體系。示范區建立了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目前標準題錄數據庫包括473個國內外標準化組織的73萬條標準題錄數據;建立了公共檢測服務平臺,檢測能力覆蓋全市重點產業領域,國家數字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一批國家級重點檢測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基本完成;大力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服務能力,建立了市場準入技術措施信息平臺;大力引進國內頂尖的標準研究機構,電子信息產品國家工程實驗室 (NELS)、閃聯國家工程實驗室已經落戶深圳高新區。
——大力加強標準化人才培養。示范區舉辦了36期公益性標準化基礎知識培訓班和3期國際標準化人才培訓班,共培訓2000多家企業、5000多人次;出臺了深圳市標準化工程師管理辦法,全市有310名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術人員通過首批標準化工程師考試。武漢大學深圳研究院已經在軟件工程碩士班中招收標準化方向的研究生。深圳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將標準化教育引入了人才培養方案,已開設相關課程,標準化納入正規化教育取得了可喜的進展。深圳還在全市范圍內遴選了81位分別來自全市各政府部門、企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標準化和經濟、科技等領域內的知名專家作為第二屆深圳市標準化專家庫成員,充分發揮專家庫在實施標準化戰略中的“智囊團”的作用。同時將標準化人才列入該市重點引進人才目錄,大力引進產業急需的高層次標準化人才;將標準化培訓納入公務員總體培訓計劃,同時通過舉辦標準化戰略推進聯席會議成員高級研討班等形式,為各行業主管部門培養了一批標準化人才。
試點3年來,示范區內企業的標準化意識和水平、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經濟效益均有了明顯的提升,試點工作成效顯著。2006~2008年,示范區內企業參與制定國內外標準1037件,比試點前增長了129%。企業公布申請專利57454件,其中發明專利45704件,分別比試點前增長了55%和51%。 2008年,即使遭遇了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深圳高新區仍然實現了2272億元的工業總產值,較2005年增長了66%。
如虎添翼,這是標準化之于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的最貼切描述。我們相信,高新技術產業有了標準化的推動,將加快提升其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為深圳創建國家創新城市增添強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