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智能卡邁進20年 國產廠商占據半壁江山
作者:通信世界網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9-04-15 14:11:45
摘要:移動通信智能卡逐步成為移動信息化的載體和平臺。不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產業鏈各方越來越重視移動通信智能卡,多方參與合作創新,使移動通信智能卡逐漸從移動通信的生產部件發展成為了移動通信業務和服務創新的重要載體,成為了移動信息化的重要平臺。
作為用戶身份識別的重要工具,移動通信智能卡伴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走過了20多年的產業歷程。在此過程中,移動通信智能卡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帶動卡的制造工藝日益先進成熟,卡容量逐漸擴大,而移動通信智能卡的作用也從以往支持語音通話、簡單鑒權的功能,向多功能的個人信息平臺轉變。
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
從誕生到現在,移動通信從財富的象征發展到現在的生活必需品,移動通信的飛速發展就與移動通信智能卡的有力支撐不無關系。其實,回顧過去多年的歷程,中國移動通信智能卡也走過了不同的市場階段。
第一,外商壟斷的賣方市場時期。這一時期,在國外企業的壟斷情況下,中國市場對移動通信智能卡的投入研發和服務資源很少,移動通信智能卡在中國市場上的價格高,附加值低,移動通信智能卡只起到了基本的鑒權作用。
第二,國內企業廣泛進入的買方市場時期。在此階段,國內企業的紛紛進入促使移動通信智能卡價格回歸到合理范圍,中國市場的研發投入和服務水平日益增強,興起了大量創新技術,使移動通信智能卡成為移動通信市場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第三,即現階段。移動通信智能卡逐步成為移動信息化的載體和平臺。不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產業鏈各方越來越重視移動通信智能卡,多方參與合作創新,使移動通信智能卡逐漸從移動通信的生產部件發展成為了移動通信業務和服務創新的重要載體,成為了移動信息化的重要平臺。
移動通信智能卡市場的發展壯大為移動通信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持,推動了移動通信業務的豐富、運營商管理和經營能力的提升。
競爭帶動價格下降
曾經,國際巨頭主導我國電信智能卡產業鏈條。現在,伴隨著國內企業的崛起,國內電信智能卡企業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賽迪顧問咨詢師李志中向記者介紹,在2008年我國移動通信智能卡的市場份額排名中,金雅拓名列第一,約為22%,大唐微電子位列第二,份額為18%左右,東信和平(002017,股吧)排名第三,為17%左右,具體數據見圖1所示。此外,在芯片設計、開發和生產,芯片模塊封裝,各類卡片的規模生產應用產品的研制,各種配套元器件和材料供應,到卡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和技術支持服務等各個環節,都不乏國內廠商的身影。
智能卡市場份
國內廠商的參與帶動了設計工藝的不斷改進。在智能卡容量為例,運營商一直追求更大容量的智能卡,因為容量越大,卡上能裝載的內容就越多,運營商基于卡提供的業務就越豐富,從而適應未來的發展需求。為此,容量問題一直是智能卡設計的重要內容。
李志中介紹,移動通信智能卡的容量近年來不斷擴大。最早的容量為4k、8k,到2001和2002年手機開始普及的時候,容量上升到8k、16k,到2005年的時候基本為32k。隨著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在2007年集中為用戶更換大容量卡,現在大部分用戶的移動通信智能卡的容量都達到了32k和64k,128k的卡也在逐步為市場接受。李志中表示,現在甚至出現了128M和256M的大容量卡,有了這些大容量卡,手機就無需增加SD卡擴展槽,這樣的大容量卡多用在一些智能手機上。
與智能卡容量擴展密不可分的是智能卡的IC設計能力。據了解,我國的移動通信智能卡設計尺寸已從過去的0.35um轉向現在的0.18um、0.13um,設甚至是90nm。要實現更小的設計尺寸,除了改進制造工藝外,封裝工藝也是突破的一個環節。據了解,一種叫做FCOS(板上倒裝芯片)的技術能夠大大節省模塊內的空間,從而擴大模塊的容量,對降低芯片設計尺寸、提高芯片容量、在芯片卡中添加更多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現在,除了智能卡的設計尺寸不斷降低外,智能卡的大卡體也在“瘦身”。例如,中國移動先是實現了在一張大卡體上容納兩張SIM卡,此后又對SIM卡進行換裝,實現SIM卡小卡化,小卡化的智能卡只有卡的主體部分,大大節省了卡對原材料的耗費。
國內廠商的參與還帶動了智能卡單價的下降。表1為近年來中國移動通信智能卡的銷售數量和銷售金額。由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在2004年時,平均每張卡的銷售價格接近10元,而到2008年,平均價格則下降到不足4元。智能卡單價的下降與國內運營商參與其中、提高市場競爭程度有著重要聯系。
業務應用日趨豐富
與手機相比,移動通信智能卡安全性高、用戶更換頻率低、界面和標準統一、方便運營商控制、技術創新周期短等優勢彌補了移動終端滯后用戶業務需求的問題,因此開發基于移動通信智能卡的業務近年來倍受移動運營商的青睞。現在,不論是中國移動還是中國聯通(600050,股吧)的用戶,都能在手機中發現“卡業務”這個菜單選項,打開之后,會發現有短信群發、OTA、位置服務等業務。
據了解,在個人市場,以超級號簿、短信管理、品牌可視化為代表的應用彌補了手機功能的不足,得到了用戶的認同;以OTA為代表的下載技術解決了移動增值業務隨時隨地靈活下載的問題,將移動通信智能卡打造誠了用戶的移動信息平臺;以遠程寫卡、空中充值、空中寫卡為代表的技術方便了用戶,擴大了市場手段;空中選號和農村代辦員的推廣成為移動運營商拓展農村市場的有力工具。
在行業市場方面,以OTA下載技術為基礎,移動通信智能卡成為了行業用戶實現信息化的方式之一,推動了移動信息化的發展。
現在,伴隨著Java手機大量問世,移動運營商在推出3G業務時推出了Java平臺的3G卡。這種卡主要支持一些需要密鑰的應用,比如手機錢包、公交一卡通等。
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
從誕生到現在,移動通信從財富的象征發展到現在的生活必需品,移動通信的飛速發展就與移動通信智能卡的有力支撐不無關系。其實,回顧過去多年的歷程,中國移動通信智能卡也走過了不同的市場階段。
第一,外商壟斷的賣方市場時期。這一時期,在國外企業的壟斷情況下,中國市場對移動通信智能卡的投入研發和服務資源很少,移動通信智能卡在中國市場上的價格高,附加值低,移動通信智能卡只起到了基本的鑒權作用。
第二,國內企業廣泛進入的買方市場時期。在此階段,國內企業的紛紛進入促使移動通信智能卡價格回歸到合理范圍,中國市場的研發投入和服務水平日益增強,興起了大量創新技術,使移動通信智能卡成為移動通信市場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第三,即現階段。移動通信智能卡逐步成為移動信息化的載體和平臺。不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產業鏈各方越來越重視移動通信智能卡,多方參與合作創新,使移動通信智能卡逐漸從移動通信的生產部件發展成為了移動通信業務和服務創新的重要載體,成為了移動信息化的重要平臺。
移動通信智能卡市場的發展壯大為移動通信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持,推動了移動通信業務的豐富、運營商管理和經營能力的提升。
競爭帶動價格下降
曾經,國際巨頭主導我國電信智能卡產業鏈條。現在,伴隨著國內企業的崛起,國內電信智能卡企業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賽迪顧問咨詢師李志中向記者介紹,在2008年我國移動通信智能卡的市場份額排名中,金雅拓名列第一,約為22%,大唐微電子位列第二,份額為18%左右,東信和平(002017,股吧)排名第三,為17%左右,具體數據見圖1所示。此外,在芯片設計、開發和生產,芯片模塊封裝,各類卡片的規模生產應用產品的研制,各種配套元器件和材料供應,到卡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和技術支持服務等各個環節,都不乏國內廠商的身影。
智能卡市場份
國內廠商的參與帶動了設計工藝的不斷改進。在智能卡容量為例,運營商一直追求更大容量的智能卡,因為容量越大,卡上能裝載的內容就越多,運營商基于卡提供的業務就越豐富,從而適應未來的發展需求。為此,容量問題一直是智能卡設計的重要內容。
李志中介紹,移動通信智能卡的容量近年來不斷擴大。最早的容量為4k、8k,到2001和2002年手機開始普及的時候,容量上升到8k、16k,到2005年的時候基本為32k。隨著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在2007年集中為用戶更換大容量卡,現在大部分用戶的移動通信智能卡的容量都達到了32k和64k,128k的卡也在逐步為市場接受。李志中表示,現在甚至出現了128M和256M的大容量卡,有了這些大容量卡,手機就無需增加SD卡擴展槽,這樣的大容量卡多用在一些智能手機上。
與智能卡容量擴展密不可分的是智能卡的IC設計能力。據了解,我國的移動通信智能卡設計尺寸已從過去的0.35um轉向現在的0.18um、0.13um,設甚至是90nm。要實現更小的設計尺寸,除了改進制造工藝外,封裝工藝也是突破的一個環節。據了解,一種叫做FCOS(板上倒裝芯片)的技術能夠大大節省模塊內的空間,從而擴大模塊的容量,對降低芯片設計尺寸、提高芯片容量、在芯片卡中添加更多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現在,除了智能卡的設計尺寸不斷降低外,智能卡的大卡體也在“瘦身”。例如,中國移動先是實現了在一張大卡體上容納兩張SIM卡,此后又對SIM卡進行換裝,實現SIM卡小卡化,小卡化的智能卡只有卡的主體部分,大大節省了卡對原材料的耗費。
國內廠商的參與還帶動了智能卡單價的下降。表1為近年來中國移動通信智能卡的銷售數量和銷售金額。由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在2004年時,平均每張卡的銷售價格接近10元,而到2008年,平均價格則下降到不足4元。智能卡單價的下降與國內運營商參與其中、提高市場競爭程度有著重要聯系。
業務應用日趨豐富
與手機相比,移動通信智能卡安全性高、用戶更換頻率低、界面和標準統一、方便運營商控制、技術創新周期短等優勢彌補了移動終端滯后用戶業務需求的問題,因此開發基于移動通信智能卡的業務近年來倍受移動運營商的青睞。現在,不論是中國移動還是中國聯通(600050,股吧)的用戶,都能在手機中發現“卡業務”這個菜單選項,打開之后,會發現有短信群發、OTA、位置服務等業務。
據了解,在個人市場,以超級號簿、短信管理、品牌可視化為代表的應用彌補了手機功能的不足,得到了用戶的認同;以OTA為代表的下載技術解決了移動增值業務隨時隨地靈活下載的問題,將移動通信智能卡打造誠了用戶的移動信息平臺;以遠程寫卡、空中充值、空中寫卡為代表的技術方便了用戶,擴大了市場手段;空中選號和農村代辦員的推廣成為移動運營商拓展農村市場的有力工具。
在行業市場方面,以OTA下載技術為基礎,移動通信智能卡成為了行業用戶實現信息化的方式之一,推動了移動信息化的發展。
現在,伴隨著Java手機大量問世,移動運營商在推出3G業務時推出了Java平臺的3G卡。這種卡主要支持一些需要密鑰的應用,比如手機錢包、公交一卡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