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國家圖書館:行駛在數字化閱讀軌道上

作者:壽婷爾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9-04-24 08:53:51
摘要:新館充分運用新技術、新理念,推出新穎便捷的服務模式:如覆蓋整個館區的無線網絡以及近500臺分布在館區各處的供讀者使用的電腦,采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向讀者提示二期閱覽區圖書的當前架位信息。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圖為索尼公司推出的全彩色電子紙,可隨意彎曲,還能看到動態的影像。(圖片來自中國制造網) 

  為迎接第14個“世界讀書日”,國家圖書館近日在總館南區文津廣場舉辦了大型公益活動。在中華經典吟誦會上,由大中小學學生和普通讀者以及國家圖書館員工組成的大型方陣,以配樂吟誦的方式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全民閱讀的熱情,形象地詮釋了“讓我們在閱讀中一起成長”這一主題。 

  用數字化的方式閱讀中國 

  筆者在采訪中獲悉,此次活動設置了“閱讀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數字)推薦工程”展示、3G時代圖書館、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展示和圖書接力(即交換圖書和捐贈)4個自成風格又渾然一體的讀者活動區。其中,“閱讀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數字)推薦工程”是由國家圖書館、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管理中心、中國作家協會三方聯合發起、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承建的一項向廣大讀者推薦優秀長篇小說的文化工程,首批500本優秀文學作品免費向全球開放閱讀,讀者無需注冊就可以通過現場提供的筆記本電腦翻閱書籍,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現場指導。國家圖書館館長詹福瑞告訴筆者,國家圖書館正是以這種數字化的方式激發全民閱讀的熱情,吸引更多的讀者來國圖讀書。 

  人性化與智能化的“書立方” 

  走進新建成的國家圖書館二期新館,筆者頓時被各種現代化的設施吸引住了。進行免費的自動存包后,讀者只需要出示第二代公民身份證便可以進入新館的中央大廳。二期新館遵循“通透、開放、流動”的理念設計的四層貫通的閱覽室,使讀者獲得了更好的視覺和閱讀環境。館內設有閱覽區、研究區、學術區、藝術區、休閑區以及展覽區和培訓區,其環境與功能的設計充分彰顯了對讀者的人文關懷。另外,新館充分運用新技術、新理念,推出新穎便捷的服務模式:如覆蓋整個館區的無線網絡以及近500臺分布在館區各處的供讀者使用的電腦,采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向讀者提示二期閱覽區圖書的當前架位信息。而圖書的自助借還系統和自助復印服務既可以有效地保護讀者的隱私,減少排隊等待時間,同時也能解放圖書館館員,讓館員擁有更多的時間去幫助更多的讀者。 

  數字化時代的國家圖書館 

  詹福瑞館長說:“要建設一個和現代世界圖書館發展潮流相適應的圖書館,首先要把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到圖書館的各項業務和服務上,說到底就是建設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 

  現在國圖自建和購買的數字資源已經達到250個TB,這些數字資源包括現有購買、自建及通過其他方式獲取的中外文數據庫136個,以每年7000—8000種的入庫量,不斷豐富著音像資源和多媒體光盤資源等。 

  正對著讀者咨詢臺的盲人服務區是國圖特有的為特殊人群提供的便利服務,視覺障礙人士可通過讀屏軟件控制電腦。國圖還為讀者準備了80部手持電子書閱讀器,通過自然交互式的虛擬現實技術為到館讀者提供虛擬導航服務。另外,讀者通過手機便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國家圖書館的服務、使用國家圖書館的資源。數字化國圖還將目光投向北京300萬數字電視的用戶,計劃通過專家推介圖書的“一日一書”等節目將數字圖書館的服務送到千家萬戶。 

  教師更應學會數字閱讀 

  對于網絡技術對傳統閱讀方式產生沖擊的現狀,詹館長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網絡閱讀雖然可能是將來發展的一個趨勢,但不可能取代圖書館。因為我們始終需要一批館員做后臺管理和組織工作,圖書館會與人類歷史同在,人類需要閱讀,不論通過紙本還是電子閱讀。而且,閱讀是需要環境的,閱讀本身并不是被動地接受閱讀對象,恰恰相反,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再創造。因此,能不能營造一個激發創造性的閱讀環境非常重要,國圖新館的種種布局與設置便是為了給讀者一個更好的閱讀環境。 

  詹福瑞表示,讀書是立身之本,讀書可以改變人生!對于廣大教師而言,詹館長認為啟功先生為北師大所題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便是最好的行為準則,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就要努力跟上世界發展的腳步,學會利用各種先進技術獲得信息資源,包括數字圖書資源。身為教師,更應學會數字閱讀。(壽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