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射頻構建麥德龍“未來商店”
作者:周芳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日期:2009-07-21 08:43:07
摘要:由于RFID較高的生產成本,并不適合低值消費品的單品使用。因此有觀點認為,RFID和條碼技術將在中國零售行業長期共存?!?/div>
最近,“未來商店”的推廣計劃,又有了新的轉機。
CBN記者日前獲悉, RFID技術將很快正式走出實驗室,應用到包括中國門店在內的麥德龍的零售市場。
“未來商店”的購物體驗
早在2006年舉行的第八屆中國連鎖店展會上,德國麥德龍集團就向中國媒體展示了“未來商店”。麥德龍“未來商店”的核心就是裝有RFID系統的“聰明芯片”。在RFID技術的支持下,科幻影片中的場景變成現實。
在未來商店,顧客將感受一次顛覆傳統的購物體驗。
推著一個帶有液晶顯示屏的購物車,顧客將選購的物品放進去,屏幕立即顯示出商品的名稱、價格、數量;缺貨商品還可讀取代用品等信息,食品類商品則可獲取烹飪方法、推薦菜單等個性化信息,顧客甚至可以打印這份菜單或定制手機短信,把商品信息帶回家。
在“智能試衣間”里,顧客不用把衣服穿上再脫下,里面的大屏幕就可以顯示出試穿這件衣服的上身效果;攝像頭被用來自動識別水果和蔬菜,顧客借助觸摸屏找到隱沒在貨架中的商品;收款系統會自動顯示購物需付款項的總額,收銀機前不再出現長長的付款人龍。
“未來商店”為“千篇一律”的買賣過程注入了“新鮮”的體驗。同時,零售商還能及時掌握消費者喜好,調整商品采購計劃和商品陳放位置。
“透明”的供應鏈流程
“未來商店”的倉庫也暗藏玄機。每一個進出倉庫的商品倉板都被貼上RFID標簽,這些倉板經過“RFID門”時會被自動讀取,并自動傳輸到商品管理系統。
同時,售貨員可通過終端了解這個商品的庫存情況。如果庫存數量過少,系統會自動生成訂單,并通知商品供貨商補貨。供貨商可在第一時間發貨補充庫存,避免斷檔缺貨等意外發生。
供應商發出的貨物在通過倉板上的RFID標簽時,其信息又被傳輸到商店的管理系統,售貨員同時收到到貨信息。
RFID系統在不改變供應鏈流程的前提下,形成了一個可隨時監控的“透明”供應鏈系統,供應周期從過去的一周縮短到一天半。
據估算,如果麥德龍在德國的Cash & Carry店、Real 店和配送倉庫都實行這套方案,每年可以節約成本850萬歐元。
國內零售業試用RFID
RFID技術給零售業帶來的巨大改變,但麥德龍在中國部分門店推廣該技術的計劃一再延期。其根本原因還在于供應商不愿承擔較高的RFID芯片生產成本。
據了解,一片RFID芯片的生產成本在1元左右,市場售價在1.5元左右,而EAS(商品電子防盜系統)硬標簽的生產成本目前已降到0.5元以下,EAS軟標簽的成本更是低至0.05元。
盡管仍有大量低價值商品的供應商負擔不起高昂的成本,但麥德龍還是決定今年內在中國市場推廣RFID、智能貨架、智能秤等技術,“競爭對手沃爾瑪的可觀收益、麥德龍較大的運營成本壓力,以及持續不振的銷售情況,都迫使公司將RFID技術在中國市場的推廣計劃提上日程?!丙湹慢堉袊鴧^內部一位知情人向CBN記者透露。
麥德龍RFID芯片供應商艾利丹尼森公司RFID總監贊德·利文斯頓(Zander Livingston)進一步表示,該RFID系統投入使用4個月,便可得到充分的投資回報。據介紹,由于RFID系統能提供99%的店面庫存可見度,RFID標簽不需要視線接觸便能被讀取,到達倉庫快速找到所需商品,因此“曾經需要120個小時才能完成的整體店面庫存工作,現在只需要15個小時就能完成”,從而提高服務效率10%~25%,最高節省30%的勞動力,銷售額提升14%。
然而,由于RFID較高的生產成本,并不適合低值消費品的單品使用。因此有觀點認為,RFID和條碼技術將在中國零售行業長期共存。
CBN記者日前獲悉, RFID技術將很快正式走出實驗室,應用到包括中國門店在內的麥德龍的零售市場。
“未來商店”的購物體驗
早在2006年舉行的第八屆中國連鎖店展會上,德國麥德龍集團就向中國媒體展示了“未來商店”。麥德龍“未來商店”的核心就是裝有RFID系統的“聰明芯片”。在RFID技術的支持下,科幻影片中的場景變成現實。
在未來商店,顧客將感受一次顛覆傳統的購物體驗。
推著一個帶有液晶顯示屏的購物車,顧客將選購的物品放進去,屏幕立即顯示出商品的名稱、價格、數量;缺貨商品還可讀取代用品等信息,食品類商品則可獲取烹飪方法、推薦菜單等個性化信息,顧客甚至可以打印這份菜單或定制手機短信,把商品信息帶回家。
在“智能試衣間”里,顧客不用把衣服穿上再脫下,里面的大屏幕就可以顯示出試穿這件衣服的上身效果;攝像頭被用來自動識別水果和蔬菜,顧客借助觸摸屏找到隱沒在貨架中的商品;收款系統會自動顯示購物需付款項的總額,收銀機前不再出現長長的付款人龍。
“未來商店”為“千篇一律”的買賣過程注入了“新鮮”的體驗。同時,零售商還能及時掌握消費者喜好,調整商品采購計劃和商品陳放位置。
“透明”的供應鏈流程
“未來商店”的倉庫也暗藏玄機。每一個進出倉庫的商品倉板都被貼上RFID標簽,這些倉板經過“RFID門”時會被自動讀取,并自動傳輸到商品管理系統。
同時,售貨員可通過終端了解這個商品的庫存情況。如果庫存數量過少,系統會自動生成訂單,并通知商品供貨商補貨。供貨商可在第一時間發貨補充庫存,避免斷檔缺貨等意外發生。
供應商發出的貨物在通過倉板上的RFID標簽時,其信息又被傳輸到商店的管理系統,售貨員同時收到到貨信息。
RFID系統在不改變供應鏈流程的前提下,形成了一個可隨時監控的“透明”供應鏈系統,供應周期從過去的一周縮短到一天半。
據估算,如果麥德龍在德國的Cash & Carry店、Real 店和配送倉庫都實行這套方案,每年可以節約成本850萬歐元。
國內零售業試用RFID
RFID技術給零售業帶來的巨大改變,但麥德龍在中國部分門店推廣該技術的計劃一再延期。其根本原因還在于供應商不愿承擔較高的RFID芯片生產成本。
據了解,一片RFID芯片的生產成本在1元左右,市場售價在1.5元左右,而EAS(商品電子防盜系統)硬標簽的生產成本目前已降到0.5元以下,EAS軟標簽的成本更是低至0.05元。
盡管仍有大量低價值商品的供應商負擔不起高昂的成本,但麥德龍還是決定今年內在中國市場推廣RFID、智能貨架、智能秤等技術,“競爭對手沃爾瑪的可觀收益、麥德龍較大的運營成本壓力,以及持續不振的銷售情況,都迫使公司將RFID技術在中國市場的推廣計劃提上日程?!丙湹慢堉袊鴧^內部一位知情人向CBN記者透露。
麥德龍RFID芯片供應商艾利丹尼森公司RFID總監贊德·利文斯頓(Zander Livingston)進一步表示,該RFID系統投入使用4個月,便可得到充分的投資回報。據介紹,由于RFID系統能提供99%的店面庫存可見度,RFID標簽不需要視線接觸便能被讀取,到達倉庫快速找到所需商品,因此“曾經需要120個小時才能完成的整體店面庫存工作,現在只需要15個小時就能完成”,從而提高服務效率10%~25%,最高節省30%的勞動力,銷售額提升14%。
然而,由于RFID較高的生產成本,并不適合低值消費品的單品使用。因此有觀點認為,RFID和條碼技術將在中國零售行業長期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