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方數據17年:中國信息服務業的典型樣本
今年是萬方數據成立的第17年,作為中國第一家以信息服務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萬方數據的17年,正是中國信息服務業發展第一個典型樣本。
從一個產品到一個產業
17年前,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方數據”)的前身北京萬方數據公司成立。萬方數據最初的服務從一個產品開始,正是這個產品,開創了中國信息服務業這個新產業。
萬方數據的控股股東是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中信所的前身為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這是我國成立的第一家綜合性科技情報機構。1992年,中信所發展三產產業,北京萬方數據公司應運而生。
萬方數據成立后,推出了涵蓋10000家企業16000條數據的國內第一張中國企業、公司及產品數據光盤(CECDB),這在當時引起了轟動,被當時的《人民日報》稱之為“中國數據庫產業的曙光”。正是這個被稱為“曙光”產品,成就了一個產業,即中國信息服務業由此誕生。
外界關于萬方數據了解的更多的,還是他的萬方數據資源系統。1997年,由國家科技部立項并先后投資數億元人民幣,萬方數據成功開發了以科技信息為主、涵蓋經濟、文化、教育等相關信息的大型綜合性信息資源系統——萬方數據資源系統。
當時的萬方數據資源系統分為科技信息子系統、商務信息子系統和中國數字化期刊群三個部分。科技信息子系統面向廣大科技工作者、高校師生、公共圖書館、科研單位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它成功地整合了萬方數據自有知識產權與合作開發的數據庫產品總計110余個,內容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各個領域,收錄范圍包括期刊、會議、文獻、書目、題錄、報告、論文、標志、專利、連續出版物和工具書等;用戶可以進行庫內或跨庫、全庫檢索,也可以通過關鍵詞或按行業需求進行邏輯檢索。
萬方數據隨后還開發了中國數字化期刊群,這是萬方數據在承接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數字化圖書館示范系統的基礎上,根據用戶需求進一步開發的。截至2000年底,該系統集納了5大類70多個類目2500余種期刊,核心期刊覆蓋率達90%以上,涉及數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醫藥、農業科學、工業技術、航空航天等多個專業學科門類。
1992-2000年間,萬方數據的先后開發了中國學位論文庫、中國學術會議論文庫、中國科技成果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引文分析數據庫等20多種頗受用戶歡迎的數據庫產品。
從一個產業到一個企業
萬方數據通過一款產品開創了一個行業之后,又于2000年進行股份制改造,成立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走上市場化的公司運作道路。
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規范迅速擴大,人員隊伍不斷壯大,并引入了規范的管理,其業績也在飛速發展——2001-2008年這八年間,公司主營業務年增長率在20-35%之間,并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在資質認證方面,萬方數據先后申請獲得了《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等資質證書和《高新技術企業證書》《軟件企業認定證書》《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在國際合作與海外拓展方面,萬方數據于2003年成立海外市場銷售中心,開發英文主站(另外還有北美站點、加拿大代理站點等)開始大規模挺進海外市場,并作為中國唯一參展的信息服務企業參加了在英國舉辦的“第27屆世界信息大會”,其后各種國際行業會議、會展邀約不斷。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公司已經申請了《萬方數據資源鏡像服務系統V3.1》等20余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IMS-Web系統》等6個新產品(含兩個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和《萬方數據中華醫學會數字化期刊系統V1.0》等20余個軟件產品登記證書。
在政府項目方面,萬方數據先后承接了國家工程院網站建設項目、外經貿部公開招標項目、“國家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及數據庫建設”項目、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實施方案研究”項目、國家科技攻關計劃“新時期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及信息系統建設研究”項目和公益項目——全國科技信息服務網信息資源項目等數十個國家級、部級科技項目。
在技術創新方面,萬方數據率先推出資源鏡像系統,將我國信息服務技術由磁盤/光盤復制帶入了鏡像鏈接服務的新時代。2006年,萬方數據將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它是信息資源永久標識、動態定位的重要標準)引入中國,并于2007年成為DOI的唯一中文代理注冊機構。截至2009年6月底,中文DOI注冊數量已超過112萬,在國際DOI基金會(IDF)全球8家注冊機構中位列第二。在7月初新聞出版總署主辦的中國第三屆數字出版博覽會上“中文DOI系統”獲得創新技術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