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物聯網”顛覆傳統互聯網應用
作者:計世網 蔣小瑜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9-09-19 11:51:37
摘要:“愛立信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500億聯網終端,并涌現大量M2M(機對機)應用,物聯網將變為現實,并發揮傳統互聯網無法取代的作用。”
“愛立信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500億聯網終端,并涌現大量M2M(機對機)應用,物聯網將變為現實,并發揮傳統互聯網無法取代的作用。”在2009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上,愛立信大中華區總裁馬志鴻(Mats H Olsson)對正在興起的物聯網應用前景大加褒賞。
500億數字引爆物聯網
所謂的“物聯網”,即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讓所有的物品都與網絡連接在一起,方便識別和管理。是繼互聯網、移動通信網之后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愛立信認為,截至2009年6月,全球移動用戶數已經超過43億,用戶滲透率已經達到65.6%。在很多成熟市場移動滲透率已經超過100%。傳統用戶增長的天花板效應已顯現無疑。面對全球很多市場移動業務增長放緩的趨勢,技以移動通信和寬帶網絡為代表的ICT技術已經進入從導入期向拓展期的轉型期。
愛立信展區的技術人員也對計世網記者透露,傳統的互聯網仍然強調是P2P的概念和模式,即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但隨著云概念和智能網絡應用的普及,傳統通信網絡正在走向融合與轉型,網絡架構也日益簡化高效。未來的物聯網絡,將不僅僅是傳統的P2P模式,而是將演繹出更為復雜的P2M(人對機)、M2M(機對機)的應用模式,這將對傳統互聯網的交互理念產生極大顛覆,并使得互聯網的終端數量急劇增加,達到物聯網能夠承載的500億甚至更多。
“在未來的2020年,全世界的人口總量也不過是70億左右,傳統的互聯網受眾仍然是這70億人口的當中一部分。而物聯網則不僅把通訊局限在人與人之間,M2M(機對機)的大量應用將網絡中可能出現的端點數字引爆到500億這樣新高度。在此轉型期間,通信將不再局限于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的通信將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例如:無人值守基站機房的監控和遠程維護,城市配電網的自動化抄表數據傳輸,市政自來水、煤氣管道、路燈系統的監控,公安、交警對司機、車輛檔案的移動性數據查詢等。”愛立信大中華區總裁馬志鴻說。
傳統互聯網將被顛覆?
“物聯網”是否真的有望顛覆傳統互聯網應用?業內分析人士稱,還不能過早下結論。“物聯網畢竟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和應用,它仍然是建立在傳統的通信網絡的基礎之上的,只是融合了更多的技術與應用,技術標準和產業生態鏈的不確定性讓物聯網仍有很長的道路要走。但是,從電信運營商層面而言,物聯網卻集中體現了多網融合的趨勢。”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分析說。
對500億聯網終端的預計,愛立信方面也認為:“就網絡而言,移動網絡的寬帶化已經成為趨勢,通信網正在走向融合與轉型,網絡架構也日益簡化高效,具有自我優化和自我恢復能力的自組織網絡(SON, Self-Organizing Networks)將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就終端而言,擁有更高集成度和更低功耗的射頻模塊將內置于所有有聯網需求的終端設備中,勢必推動健康醫療、自動化、定位和信息管理領域大量新應用的涌現,并促進生物技術、納米、材料以及信息技術等領域的科技不斷進步。而這些應用的實現都需要移動網絡連接的支持。”
與此同時,在本次通信展上,“物聯網”也受到了通信產業的主導力量——三大運營商的全力追捧,成為本屆通信展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通信展上,中國移動的“物聯網”展臺展出了物流信息化、企業一卡通、公交視頻、校訊通、手機購電等物聯網主題;在與中國移動相鄰的中國電信展區內,在其面向家庭的業務“平安e家”的展臺上,也出現了“物聯網”的宣傳性用語;而中國聯通展區內的“物聯網”意味稍遜,現場的工作人員手指著“無線環保檢測平臺”展位告訴記者:“這就是中國聯通推出的物聯網業務,這也是中國聯通首次在通信展上展出相關業務。”
500億數字引爆物聯網
所謂的“物聯網”,即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讓所有的物品都與網絡連接在一起,方便識別和管理。是繼互聯網、移動通信網之后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愛立信認為,截至2009年6月,全球移動用戶數已經超過43億,用戶滲透率已經達到65.6%。在很多成熟市場移動滲透率已經超過100%。傳統用戶增長的天花板效應已顯現無疑。面對全球很多市場移動業務增長放緩的趨勢,技以移動通信和寬帶網絡為代表的ICT技術已經進入從導入期向拓展期的轉型期。
愛立信展區的技術人員也對計世網記者透露,傳統的互聯網仍然強調是P2P的概念和模式,即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但隨著云概念和智能網絡應用的普及,傳統通信網絡正在走向融合與轉型,網絡架構也日益簡化高效。未來的物聯網絡,將不僅僅是傳統的P2P模式,而是將演繹出更為復雜的P2M(人對機)、M2M(機對機)的應用模式,這將對傳統互聯網的交互理念產生極大顛覆,并使得互聯網的終端數量急劇增加,達到物聯網能夠承載的500億甚至更多。
“在未來的2020年,全世界的人口總量也不過是70億左右,傳統的互聯網受眾仍然是這70億人口的當中一部分。而物聯網則不僅把通訊局限在人與人之間,M2M(機對機)的大量應用將網絡中可能出現的端點數字引爆到500億這樣新高度。在此轉型期間,通信將不再局限于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的通信將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例如:無人值守基站機房的監控和遠程維護,城市配電網的自動化抄表數據傳輸,市政自來水、煤氣管道、路燈系統的監控,公安、交警對司機、車輛檔案的移動性數據查詢等。”愛立信大中華區總裁馬志鴻說。
傳統互聯網將被顛覆?
“物聯網”是否真的有望顛覆傳統互聯網應用?業內分析人士稱,還不能過早下結論。“物聯網畢竟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和應用,它仍然是建立在傳統的通信網絡的基礎之上的,只是融合了更多的技術與應用,技術標準和產業生態鏈的不確定性讓物聯網仍有很長的道路要走。但是,從電信運營商層面而言,物聯網卻集中體現了多網融合的趨勢。”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分析說。
對500億聯網終端的預計,愛立信方面也認為:“就網絡而言,移動網絡的寬帶化已經成為趨勢,通信網正在走向融合與轉型,網絡架構也日益簡化高效,具有自我優化和自我恢復能力的自組織網絡(SON, Self-Organizing Networks)將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就終端而言,擁有更高集成度和更低功耗的射頻模塊將內置于所有有聯網需求的終端設備中,勢必推動健康醫療、自動化、定位和信息管理領域大量新應用的涌現,并促進生物技術、納米、材料以及信息技術等領域的科技不斷進步。而這些應用的實現都需要移動網絡連接的支持。”
與此同時,在本次通信展上,“物聯網”也受到了通信產業的主導力量——三大運營商的全力追捧,成為本屆通信展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通信展上,中國移動的“物聯網”展臺展出了物流信息化、企業一卡通、公交視頻、校訊通、手機購電等物聯網主題;在與中國移動相鄰的中國電信展區內,在其面向家庭的業務“平安e家”的展臺上,也出現了“物聯網”的宣傳性用語;而中國聯通展區內的“物聯網”意味稍遜,現場的工作人員手指著“無線環保檢測平臺”展位告訴記者:“這就是中國聯通推出的物聯網業務,這也是中國聯通首次在通信展上展出相關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