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邢濤:傳感網技術發展現狀

作者:邢濤
來源:網易科技
日期:2010-04-29 14:32:35
摘要:2010無線通信應用(國際)研討會今天在北京召開,傳感網國家標準工作組副秘書長邢濤在會上表示,中國在2009年的10月20日ISO/ICE JTC1全會上,提交正式成立國際的傳感網標準化的工作組,直屬于JTC1,目前正在組織編寫的相關的標準。

    2010無線通信應用(國際)研討會今天在北京召開,網易科技在現場為大家進行直播報道。傳感網國家標準工作組副秘書長邢濤在會上表示,中國在2009年的10月20日ISO/ICE  JTC1全會上,提交正式成立國際的傳感網標準化的工作組,直屬于JTC1,目前正在組織編寫的相關的標準。 

    以下為邢濤演講實錄: 

    邢濤:謝謝藍海先生的介紹,我是代表我們傳感器網絡國家標準工作組給大家介紹一下傳感網目前的技術發展現狀。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我講一下發展的綜述,現有系統與標準化進展,第三個方面講一下我們曾經做過的傳感網的應用和市場,最后有一個小小的總結。 

    傳感網發展是從上個世紀美國軍方的一系列的軍事應用項目開始的,我們國家基本上是在同步跟進,大概經過幾年的研究,其實科技部、中科院在上個世紀末開始、這個世紀初開始有一些研究部署。在2005、2006年前后,開始制定一些相關的技術規范,產業化實際上是這些年才開始提上日程,這是目前的發展狀況。 

    我先介紹一下綜合性的描述,比如說關于傳感網我們認為的定義,我們認為傳感器網絡是一個分布式傳感節點組成的智能網絡信息系統,它與其他的基礎設施相互交互以獲取、處理、傳輸和發布物理世界的信息。藍海先生也說了,實際上物聯網,或者是我們稱之為傳感網,它連接的是物與物,它聯系的是現實的物理世界信息獲取來以后,經過處理提供給人類,最終它的目的還是為人所服務,這是我們認為傳感網和互聯網最主要的差別。目前的互聯網主要是解決人和人之間的信息交互,這從大的概念上是這么一個思路。我們現在所要面臨的是一個技術方面的問題,我們從右邊的圖上可以看到,原來我們說的泛在網可能指的是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而現在通過傳感器網絡就增加了一個任何物的概念。它的目標是把互聯網和移動網通過傳感器網絡跟現實的物之間連接起來,最后形成一個統一的泛在的網絡互聯。 

    在ITU、ISO、IEC個國際標準化組織,他們普遍認為傳感網作為泛在網的重要基礎支撐,將不斷深化、無處不在。ITU的報告里面說,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隨時隨地溝通的全新網絡環境,泛在網和普適計算正在變為現實并逐步走進人民的生活,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通信被認為是泛在網的突出特點。這是ITU泛在傳感器報告里面他們提出的傳感網未來的體系架構,底層包括了RFID等,是一個泛在的傳感器網絡。中間是接入和互聯網、下一代網絡,在上層是有一個相關的提供服務支撐的中間件,再往上是真正的面向各種各樣應用的服務。這張圖被廣泛應用,08年江澤民寫的關于網絡的報告里面也引用了這樣的圖,這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希望大家在泛在網絡里面整體的目標和思路是一致的。 

    關于傳感網我們認為這是信息技術歷史性的機遇,國外有很多的評論,我在這里就不再一一念了。實際上,無論是在軍用還是在民用,它都會帶來一個全新的革命,我們認為這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這在各國的相關計劃里面,美國、日本、歐洲、韓國都有一個泛在社會的國家頂層的戰略規劃,在這里面比較值得關注的,第一個是美國的智慧地球的計劃,還有U  Korean,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我們國家也有很多的實質性的關注,比如說最近國務院批準了在無錫建設傳感網應用示范的規劃,這實際上想以無錫作為一個試點,來全面推動傳感器網絡的基礎。 

    這是IBM的智慧地球的理念,它的是三點,一個是感知,一個是互聯互通,一個是智能化。現在的網絡發展技術,全面的互聯互通已經不存在什么太大的問題,而真正欠缺的是所謂感知這個層面上,這兩塊才是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 

    這是09年8月7日,溫家寶在考察無錫的時候,我們覺得他是早已經想好了,只是借助無錫這個地方付諸實施。 

    下面我大概介紹一下現有的系統和目前的標準化的進展。物聯網或者是傳感網并不是這兩天或者是這兩年提出來的,它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國際上也有一些標準化組織在做相關的規范,比如說ZigBee,還有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有相關的ISA100,實際上它用的是820.15.4的技術,在協議層做一些修改,把它應用在工業無線領域。第三個是IETF6overLoWPAN,這是基于802.15.4網絡MAC的協議,它是想把IPv6的技術用到傳感網里面去。這個ANT是韓國的產業聯盟,Z-wave是一個家電廠商做的。目前它主要的范圍是在通信網絡的層面,而全面對于傳感網有一個闡述,包括了規劃和標準體系架構目前還沒有,國際性的標準化組織還沒有出臺真正的規范。 

    這是關于ZigBee協議站的架構,我想大家如果關注物聯網的層面,應該對于它是很熟悉的。它主要定義的是上層數據,還有網絡層和應用支撐層,包括應用框架的一些標準。這是網絡架構,主要是通過簇樹型的網絡來實現整個網絡全網的互聯互通。另外,它全功能的子節點可以組成一個簡單的Mesh網絡。 

    它有很多的優勢,它的終端設備低功耗、低成本,一開始就考慮了。還有簇形的網絡可以提供豐富的路由,它的局限性是網絡上的節點路由一直處于活動狀態,需要持續供電,這必須保證能源供應才可以生吞。另外,網絡在負載過重的時候,很容易導致信息丟失。IETF6overLoWPAN是基于8奧.215.4  MAC和PHY來做的,采用IPv6地址,結合幾種不同的網絡形式,可以自動做到路由尋境。最重要的是它采用了一個可以廣泛接受的IP結構,IPv6雖然有它的問題,但是在大家的心目當中是被廣泛接受的,它主要的問題是對于很多的應用而言,采用IPv6幀頭過長、復雜度過高,在某些應用里面大家覺得可能沒有什么必要。 

    這是我們在國家標準工作組在ISO  IEC提交的關于傳感網的標準架構體系,是將一些通用的技術標準的組合,做成一系列滿足不同需求的組合,通過一些組合以后,最后為各種各樣的應用形成支撐。這是我們當時在ISO  IEC提交的我們認為的關于傳感器網絡的架構。下層是短距離的網絡,中間是接入,上面一層是Internet。 

    我們國家的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實際上從06年開始說,在信標委下面成立和傳感網標準研究工作組,07年國標委正式批準了全國信標委下籌建傳感網標準工作組,4月批準完成,成立大會是09年11日。目前這個有一些傳感器網絡接口、準則等項目。 

    ISO/ICE  JTC1當時為了協調傳感網相關的領域應該做什么標準,跟各個標準組織機構之間怎么協調,他們成立了一個研究組,這個研究組的大會在上海召開,當時有30多個成員國,以及相關的IEC100多名管代表都參加。我們在2009年的10月20日,在以色列的全會上,我們提交正式成立國際的傳感網標準化的工作組,直屬JTC1下的工作組。 

    這是我們正在組織編寫的相關的標準,這個目前已經在W7下面立項了。除了IEC這邊的工作,剛才我也講到了IEEE802.15系列的標準的制定,新的802.15.4e最新的MAC規范已經完成了,我們中國的國家標準工作組組織的多家單位聯合提交的提案都已經被接受了。先的智能電網的應用,目前基本上也被接受的。我想說一下15.4g非常熱,因為它的競爭非常激烈。 

    今年的5月17日到21日,IEEE802標準全會在北京大飯店舉行,這是中科院承辦的,整個的IEEE標委會的主席,它們將會率領各個工作組參會,報道參會的專家80多人,我們國內是50多人。我跟IEEE802標委會的主席談的時候,他們希望能夠積極地推動中國的企業參與802標準的制定。我想在中國召開對于中國的企業是一個機會,因為平常開會都在美國、加拿大開,我們中國的企業非常麻煩,尤其是美國的簽證非常麻煩。這就是為什么最后在中國開會的原因,如果我們這次會議辦得成功,他們將會越來越多地在中國大陸舉辦。 

    除此之外我們還做過應用,包括在上海的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防范通用技術規范里面一報批,還有機場圍界傳感器網絡防入侵系統技術室。這是整個的標準化工作組的架構,是在全國標委的領導下建立的工作組,組長是中科院上海微信息技術研究所,又叫中國標準技術研究所。下面設了一些相關的項目組,就是國際標準化項目組、標準體系體系與系統架構組、通信與信息交互項目組、協同信息處理項目組,這里面有的做調研、有的做報告。 

    另外,中國還有一個WPAN,這是04年成立的,主要是做中國無線個域網的標準,包括了780標準、MAC層的標準,以及Ultra-Wideband物理層和MAC層的技術規范。中國頻段的標準實際上已經被證實接納,成為了IEEE的標準,我們國家的標準報批快1年了,只是因為國標委那邊的一些問題,現在壓了很多的標準沒有公布。 

    前面講的是系統與標準的情況,我下面講一下傳感網的應用和市場。因為各行各業的應用非常多,我只是舉幾個例子而已,比如說機場的防入侵領域,我們沿著普通機場的邊界,布了50公里的傳感器帶,這主要是用來對入侵的目標進行報警。另外,在上海城市軌道交通安防的領域,上海的地方標準和國家標準照著這個標準執行規范的工程項目目前已經完成,上海世博會相關的30個站已經安裝完畢,昨天是最后一天施工的期限,昨天全部安裝完畢。 

    這是關于建筑能耗動態監測的,這是應建設部的要求,實際上建設部發過一個文要求,對于這個動態能耗要進行檢測。在這里面傳感網大有用途,這是農業方面的,是用來監測農業生產的各種參數。交通也是很大的領域,目前除了道路參數的檢測之外,針對人、車本身的各種參數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這方面做得還比較少,大量的應用集中在道路參數的獲取上。 

    平安家居與個人健康傳感網,日本和西方研究得比較多,因為他們的老齡化比較嚴重,所以社會對于這個方面有很大的需求。在我們國家相對來講,目前發展得比較落后,做這方面研究得比較少。包括有一些手機廠商和傳感網一起合作,做一些相關的應用,包括了平安家居和健康監護,應該說傳感網在重要行業的需求是非常多的,包括了電力、健康醫療、智能交通、環保,關鍵是我們國家怎么來推動這個事。我想說的是,在我們國家發展的規劃里面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行業拉動。而我去韓國看的時候,他們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面向個人用戶、面向家庭用戶比較多,而中國和美國的產業規劃,包括各種項目,帶有很典型的行業特點,主要是面向工業的領域應用比較多。 

    我認為傳感網的市場是剛剛開始,有巨大的發展前景。技術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戰,中國傳感網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但是現在有一個急需的是傳感網的標準是很缺乏的,工信部對我們的要求很高,希望我們盡快并且加大力量做標準的制定,希望相關的企業能夠跟我們一起來共同推進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