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物聯網產業鏈機遇與挑戰并存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搜狐IT
                        日期:2010-05-17 10:32:42
                    摘要:5月17日消息,計世資訊公布了物聯網產業鏈國內外發展研究調查,分析了中國企業在打造物聯網產業鏈方面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分析表明,目前國內物聯網產業鏈領域在應用設備、系統集成、軟件開發等方面已經具備一定基礎,差距主要在芯片方面,并面臨技術標準、安全、IP地址、終端等等挑戰。
                    
                      5月17日消息,計世資訊公布了物聯網產業鏈國內外發展研究調查,分析了中國企業在打造物聯網產業鏈方面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分析表明,目前國內物聯網產業鏈領域在應用設備、系統集成、軟件開發等方面已經具備一定基礎,差距主要在芯片方面,并面臨技術標準、安全、IP地址、終端等等挑戰。 
物聯網產業鏈面對的機遇
(1)芯片與技術提供商
目前,國內物聯網這一領域技術水平比較國外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在高端產品市場。
(2)應用設備提供商
在物聯網導入期,首先受益的是RFID和傳感器廠商,這是因為RFID和傳感器需求量最為廣泛,且廠商目前最了解客戶需求。RFID和傳感器是整個網絡的觸角,所以潛在需求量最大。
在RFID的應用方面,中國市場主要集中在證照防偽、電子支付、出入控制、物品追蹤管理、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等領域。近幾年,在政府和相關企業的重視下,我國RFID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形成了芯片設計、電子標簽制造、讀寫機具、系統集成與軟件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他們將在物聯網的高速發展中受益。
(3)系統集成商
在物聯網發展中期系統集成商開始受益,最具有發展前景。因為物聯網行業對系統集成需求巨大,且中國的系統集成商更貼近本土市場,更了解客戶需求;加上對上游產業鏈的掌控能力,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4)軟件與應用開發商
軟件與應用開發商在國內已經發展了相當數量的企業。由于物聯網應用的行業特性比較明顯,因此,針對行業的物聯網應用軟件開發商將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
(5)網絡提供商
電信運營商是積極推進物聯網產業的生力軍。中國移動已經將物聯網作為中國移動未來發展的重點。目前已在智能樓宇、路燈監控、動物溯源、手機錢包、環境監測、電梯安全管理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6)運營及服務提供商
未來物聯網具有海量信息的處理和管理需求、個性化的數據分析要求的特點,必將催生物聯網運營商的需求量,對物聯網運營商而言,面臨的將是個從無到有的市場,增長空間非常大。
挑戰與機遇共存
(1)技術標準問題
世界各國存在不同的標準。中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2006年成立了無線傳感器網絡標準項目組。2009年9月,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正式成立了PG1(國際標準化)、PG2(標準體系與系統架構)、PG3(通信與信息交互)、PG4(協同信息處理)、PG5(標識)、PG6(安全)、PG7(接口)和PG8(電力行業應用調研)等8個專項組,開展具體的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
(2)安全問題
信息采集頻繁,其數據安全也必須重點考慮。
(3)協議問題
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在物聯網核心層面是基于TCP/IP,但在接入層面,協議類別五花八門,GPRS/CDMA、短信、傳感器、有線等多種通道,物聯網需要一個統一的協議棧
(4)IP地址問題
每個物品都需要在物聯網中被尋址,就需要一個地址。物聯網需要更多的IP地址,IPv4資源即將耗盡,那就需要IPv6來支撐。IPv4向IPv6過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物聯網一旦使用IPv6地址,就必然會存在與IPv4的兼容性問題。
(5)終端問題
物聯網終端除具有本身功能外還擁有傳感器和網絡接入等功能,且不同行業需求千差萬別,如何滿足終端產品的多樣化需求,對運營商來說是一大挑戰。
                    
                物聯網產業鏈面對的機遇
(1)芯片與技術提供商
目前,國內物聯網這一領域技術水平比較國外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在高端產品市場。
(2)應用設備提供商
在物聯網導入期,首先受益的是RFID和傳感器廠商,這是因為RFID和傳感器需求量最為廣泛,且廠商目前最了解客戶需求。RFID和傳感器是整個網絡的觸角,所以潛在需求量最大。
在RFID的應用方面,中國市場主要集中在證照防偽、電子支付、出入控制、物品追蹤管理、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等領域。近幾年,在政府和相關企業的重視下,我國RFID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形成了芯片設計、電子標簽制造、讀寫機具、系統集成與軟件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他們將在物聯網的高速發展中受益。
(3)系統集成商
在物聯網發展中期系統集成商開始受益,最具有發展前景。因為物聯網行業對系統集成需求巨大,且中國的系統集成商更貼近本土市場,更了解客戶需求;加上對上游產業鏈的掌控能力,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4)軟件與應用開發商
軟件與應用開發商在國內已經發展了相當數量的企業。由于物聯網應用的行業特性比較明顯,因此,針對行業的物聯網應用軟件開發商將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
(5)網絡提供商
電信運營商是積極推進物聯網產業的生力軍。中國移動已經將物聯網作為中國移動未來發展的重點。目前已在智能樓宇、路燈監控、動物溯源、手機錢包、環境監測、電梯安全管理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6)運營及服務提供商
未來物聯網具有海量信息的處理和管理需求、個性化的數據分析要求的特點,必將催生物聯網運營商的需求量,對物聯網運營商而言,面臨的將是個從無到有的市場,增長空間非常大。
挑戰與機遇共存
(1)技術標準問題
世界各國存在不同的標準。中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2006年成立了無線傳感器網絡標準項目組。2009年9月,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正式成立了PG1(國際標準化)、PG2(標準體系與系統架構)、PG3(通信與信息交互)、PG4(協同信息處理)、PG5(標識)、PG6(安全)、PG7(接口)和PG8(電力行業應用調研)等8個專項組,開展具體的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
(2)安全問題
信息采集頻繁,其數據安全也必須重點考慮。
(3)協議問題
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在物聯網核心層面是基于TCP/IP,但在接入層面,協議類別五花八門,GPRS/CDMA、短信、傳感器、有線等多種通道,物聯網需要一個統一的協議棧
(4)IP地址問題
每個物品都需要在物聯網中被尋址,就需要一個地址。物聯網需要更多的IP地址,IPv4資源即將耗盡,那就需要IPv6來支撐。IPv4向IPv6過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物聯網一旦使用IPv6地址,就必然會存在與IPv4的兼容性問題。
(5)終端問題
物聯網終端除具有本身功能外還擁有傳感器和網絡接入等功能,且不同行業需求千差萬別,如何滿足終端產品的多樣化需求,對運營商來說是一大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