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打造智慧生活
作者:徐園 周松華 童穎駿
來源:浙江日報
日期:2010-05-19 08:29:18
摘要:這是一個“移動”的星球。明年,全球將有40億手機用戶,無數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日夜在我們身旁穿梭。這,也是一個緊密聯系的世界。到今年底,全球將有300億個標簽、10億個電子攝像頭。明年,全球將有20億網民、1萬億相互連接的物體。
這是一個“移動”的星球。明年,全球將有40億手機用戶,無數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日夜在我們身旁穿梭。
這,也是一個緊密聯系的世界。到今年底,全球將有300億個標簽、10億個電子攝像頭。明年,全球將有20億網民、1萬億相互連接的物體。
如果每一個物體和系統都被加入智能,具有感知能力,同時又因聯結在一起而產生巨大的能量級,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質的改變。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世博首場主題論壇上,專家表示,物聯網的相關技術條件已經具備,產業化的時機一成熟,人們就能充分享受物聯網帶來的智慧城市和美好生活?!?
聰明的房子 提供智能生活方式
“我下班了,啟動回家模式。”傍晚時分,寧波市民儲女士剛離開單位,就用手機發出了一條短消息。
頃刻,她位于寧波江北區北岸琴森小區的家“動”了起來:窗簾緩緩拉上,客廳內亮起柔柔的燈光,空調自動啟動并調節到人體最舒適的溫度,廚房的電飯煲開始烹飪米飯……等儲女士回到家中,舒適的生活已準備就緒。
“這一切都是‘智能家居’系統幫我實現的。”儲女士告訴記者,“智能家居”的“聰明”之處還不只這些。它可以通過手機遠程遙控開關家里所有電器設備;出門時忘了關電燈,系統還會發手機短信提醒;一旦家中有燃氣泄露或火情發生,系統將及時作出報警反應,等等。
說話間,儲女士的手機響了。彩信屏幕中,有一個人正在推她家的房門。同時,小區保安的聯系方式也通過短信發過來了……
原來,她家的“智能家居”系統還裝上了紅外幕簾探頭。當外人非法侵入,探頭就會被觸發,及時向系統發出信號,系統馬上會向戶主的手機發出報警短信。
負責系統開發的中國移動公司有關專家表示,和其他物聯網系統一樣,“智能家居”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傳感設備,把家用電氣設備等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通過電腦或手機等信息操作控制的。
眼下,在寧波,已有上百戶家庭用上了“智能家居”。有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對“智能家居”表現出濃厚興趣。在上海世博“信息化與城市發展”論壇現場的“智能家居”展位前,參觀者人如潮涌。許多人都在渴望體驗物聯網帶來的新生活。
記者了解到,一整套“智能家居”系統的安裝費用大概在2萬元左右??磥?,住上“聰明的房子”已不再遙遠。
“聯結”智慧 物聯網已不再是夢想
通過相互連接的視頻監控系統,人們觀察到哪里車流多,就會更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那里。在斯德哥爾摩,物聯網改變著城市的道路擁堵狀況。
病人所有檔案、病歷、治療記錄和用藥情況都被整理好,用電子處理系統聯系在一起進行歸類和分析。廣州的一家中醫院,通過物聯網找出中醫藥治療的許多規律,更好地服務病人。
IBM全球副總裁王陽與大家分享的這兩個例子說明,物聯網的基礎在于感知、互聯和智能的疊加。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也覺得,物聯網的出現,說明我們的互聯網,已從研究性的網絡變成商業性的網絡。
盡管對于物聯網,業界尚未給出統一的定義,但“互聯網之父”羅伯特·卡恩認為,物聯網并不是網絡,而是應用,是互聯網應用的拓展。當然,僅有互聯網是不夠的,互聯網不一定具備感知單元,也不一定需要進行智能處理和信息挖掘。因此,物聯網的支撐技術不僅僅限于互聯網。
“物聯網給城市打上了電子標簽。”中國移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宙認為,物聯網的價值在于讓物體也擁有了“智慧”,從而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
因此,感知部分、傳遞層、智能處理是物聯網不可缺少的三個組成部分。在貨物、攝像機等物體上裝上傳感設備,就可實時取用信息。鄔賀銓提示說,與會者手上拿的參加會議的身份卡,就是射頻標簽RFID,它和二維條碼一樣,屬于物聯網的感知部分。而從物體上獲取的信息,必須通過傳輸網絡傳遞出去,再由智能處理系統對海量信息進行瞬間處理。
看起來,物聯網是個繁復的體系。但王建宙認為,物聯網已不再是夢想。一個簡單的例證是,中國移動正與農業部開展合作,在牛、羊等動物身上貼上了二維碼。這樣,就可以把動物成長的整個過程記錄在二維碼上。等到牛成了牛肉,羊成了羊肉,人們借助對二維碼的分析,通過普通手機就能對動物進行溯源,從而確保食品安全。
交通擁堵、能源枯竭、環境惡化,城市化正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現在就是我們該采取行動的時候了。城市需要通過物聯網獲得良好的秩序,從而讓全人類擁有美好生活,并繼續向前發展。”王陽說,必須要讓城市聯系起來,讓智慧連接起來,因為在一系列城市危機中,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人本身也成為物聯網的一個節點
早上,Jenny醒來后,電動車根據她的指令開到了家門口。車子自動啟動和行駛,平穩避開行人和其他車輛,Jenny則悠閑地對著鏡子化妝。途中,電動車自動搜索到充電站,開進去充了點電,到公司后通過智能停車系統停好車,Jenny毫不費勁地結束上班之旅。
甘文維播放的這段視頻,展示了物聯網的組成部分——車聯網的美好前景?!斑@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車聯網將帶來暢通的道路,清潔的空氣。”這位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說,“它離我們并不遙遠。你可以來世博會上汽集團通用汽車館,體驗下Jenny駕駛的電動車?!?
今年3月,EN-V電動聯網概念車在上海上市。通過整合全球定位系統、感應技術等,EN-V可自動駕駛,且會選擇空的路段和主動躲避行人。
“車聯網,并不是在車里上上網、收收郵件那么簡單?!备饰木S解釋說,通過無線連接,電動車能夠收集和共享數據;通過感知周邊環境,電動車能像深海里的魚一樣自由移動;通過自動駕駛,老人、殘疾人開車,將不再是夢想;通過車子和智能電網的連接,可以自動充電,從而無需在車上安裝大型儲電設備。
利用信息技術變革人類出行方式,通過改變汽車DNA打造智能交通。百年通用,在對物聯網的運用方面,作出了個性化詮釋。
值得欣喜的是,物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將讓城市的每個角落都充滿智慧。
鄔賀銓舉了日本的例子。在一座大樓里,安裝著2萬多個傳感器,這樣就能測試不同房間在不同時間的溫度,從而通過傳感器的智能控制來節約30%的電能?!安灰】催@30%。在歐洲國家,建筑物的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40%,如果建筑物能省電30%,就意味著總能耗可降低8%到10%。”
根據統計,美國每16000例輸血病例中,會發生一例輸錯血型的錯誤。如今,通過射頻識別裝置和傳感器,抽完病人的血以后,在血袋上貼上標簽,然后核對病人的血型,輸血時再核對一遍,就能免除輸血錯誤。
同樣,在美國,每23000名孩子出生,可能會發生一次抱錯孩子的疏忽。利用傳感器RFID,在母親和嬰兒之間配型,同樣能避免差錯。
這,也是一個緊密聯系的世界。到今年底,全球將有300億個標簽、10億個電子攝像頭。明年,全球將有20億網民、1萬億相互連接的物體。
如果每一個物體和系統都被加入智能,具有感知能力,同時又因聯結在一起而產生巨大的能量級,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質的改變。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世博首場主題論壇上,專家表示,物聯網的相關技術條件已經具備,產業化的時機一成熟,人們就能充分享受物聯網帶來的智慧城市和美好生活?!?
聰明的房子 提供智能生活方式
“我下班了,啟動回家模式。”傍晚時分,寧波市民儲女士剛離開單位,就用手機發出了一條短消息。
頃刻,她位于寧波江北區北岸琴森小區的家“動”了起來:窗簾緩緩拉上,客廳內亮起柔柔的燈光,空調自動啟動并調節到人體最舒適的溫度,廚房的電飯煲開始烹飪米飯……等儲女士回到家中,舒適的生活已準備就緒。
“這一切都是‘智能家居’系統幫我實現的。”儲女士告訴記者,“智能家居”的“聰明”之處還不只這些。它可以通過手機遠程遙控開關家里所有電器設備;出門時忘了關電燈,系統還會發手機短信提醒;一旦家中有燃氣泄露或火情發生,系統將及時作出報警反應,等等。
說話間,儲女士的手機響了。彩信屏幕中,有一個人正在推她家的房門。同時,小區保安的聯系方式也通過短信發過來了……
原來,她家的“智能家居”系統還裝上了紅外幕簾探頭。當外人非法侵入,探頭就會被觸發,及時向系統發出信號,系統馬上會向戶主的手機發出報警短信。
負責系統開發的中國移動公司有關專家表示,和其他物聯網系統一樣,“智能家居”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傳感設備,把家用電氣設備等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通過電腦或手機等信息操作控制的。
眼下,在寧波,已有上百戶家庭用上了“智能家居”。有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對“智能家居”表現出濃厚興趣。在上海世博“信息化與城市發展”論壇現場的“智能家居”展位前,參觀者人如潮涌。許多人都在渴望體驗物聯網帶來的新生活。
記者了解到,一整套“智能家居”系統的安裝費用大概在2萬元左右??磥?,住上“聰明的房子”已不再遙遠。
“聯結”智慧 物聯網已不再是夢想
通過相互連接的視頻監控系統,人們觀察到哪里車流多,就會更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那里。在斯德哥爾摩,物聯網改變著城市的道路擁堵狀況。
病人所有檔案、病歷、治療記錄和用藥情況都被整理好,用電子處理系統聯系在一起進行歸類和分析。廣州的一家中醫院,通過物聯網找出中醫藥治療的許多規律,更好地服務病人。
IBM全球副總裁王陽與大家分享的這兩個例子說明,物聯網的基礎在于感知、互聯和智能的疊加。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也覺得,物聯網的出現,說明我們的互聯網,已從研究性的網絡變成商業性的網絡。
盡管對于物聯網,業界尚未給出統一的定義,但“互聯網之父”羅伯特·卡恩認為,物聯網并不是網絡,而是應用,是互聯網應用的拓展。當然,僅有互聯網是不夠的,互聯網不一定具備感知單元,也不一定需要進行智能處理和信息挖掘。因此,物聯網的支撐技術不僅僅限于互聯網。
“物聯網給城市打上了電子標簽。”中國移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宙認為,物聯網的價值在于讓物體也擁有了“智慧”,從而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
因此,感知部分、傳遞層、智能處理是物聯網不可缺少的三個組成部分。在貨物、攝像機等物體上裝上傳感設備,就可實時取用信息。鄔賀銓提示說,與會者手上拿的參加會議的身份卡,就是射頻標簽RFID,它和二維條碼一樣,屬于物聯網的感知部分。而從物體上獲取的信息,必須通過傳輸網絡傳遞出去,再由智能處理系統對海量信息進行瞬間處理。
看起來,物聯網是個繁復的體系。但王建宙認為,物聯網已不再是夢想。一個簡單的例證是,中國移動正與農業部開展合作,在牛、羊等動物身上貼上了二維碼。這樣,就可以把動物成長的整個過程記錄在二維碼上。等到牛成了牛肉,羊成了羊肉,人們借助對二維碼的分析,通過普通手機就能對動物進行溯源,從而確保食品安全。
交通擁堵、能源枯竭、環境惡化,城市化正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現在就是我們該采取行動的時候了。城市需要通過物聯網獲得良好的秩序,從而讓全人類擁有美好生活,并繼續向前發展。”王陽說,必須要讓城市聯系起來,讓智慧連接起來,因為在一系列城市危機中,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人本身也成為物聯網的一個節點
早上,Jenny醒來后,電動車根據她的指令開到了家門口。車子自動啟動和行駛,平穩避開行人和其他車輛,Jenny則悠閑地對著鏡子化妝。途中,電動車自動搜索到充電站,開進去充了點電,到公司后通過智能停車系統停好車,Jenny毫不費勁地結束上班之旅。
甘文維播放的這段視頻,展示了物聯網的組成部分——車聯網的美好前景?!斑@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車聯網將帶來暢通的道路,清潔的空氣。”這位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說,“它離我們并不遙遠。你可以來世博會上汽集團通用汽車館,體驗下Jenny駕駛的電動車?!?
今年3月,EN-V電動聯網概念車在上海上市。通過整合全球定位系統、感應技術等,EN-V可自動駕駛,且會選擇空的路段和主動躲避行人。
“車聯網,并不是在車里上上網、收收郵件那么簡單?!备饰木S解釋說,通過無線連接,電動車能夠收集和共享數據;通過感知周邊環境,電動車能像深海里的魚一樣自由移動;通過自動駕駛,老人、殘疾人開車,將不再是夢想;通過車子和智能電網的連接,可以自動充電,從而無需在車上安裝大型儲電設備。
利用信息技術變革人類出行方式,通過改變汽車DNA打造智能交通。百年通用,在對物聯網的運用方面,作出了個性化詮釋。
值得欣喜的是,物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將讓城市的每個角落都充滿智慧。
鄔賀銓舉了日本的例子。在一座大樓里,安裝著2萬多個傳感器,這樣就能測試不同房間在不同時間的溫度,從而通過傳感器的智能控制來節約30%的電能?!安灰】催@30%。在歐洲國家,建筑物的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40%,如果建筑物能省電30%,就意味著總能耗可降低8%到10%。”
根據統計,美國每16000例輸血病例中,會發生一例輸錯血型的錯誤。如今,通過射頻識別裝置和傳感器,抽完病人的血以后,在血袋上貼上標簽,然后核對病人的血型,輸血時再核對一遍,就能免除輸血錯誤。
同樣,在美國,每23000名孩子出生,可能會發生一次抱錯孩子的疏忽。利用傳感器RFID,在母親和嬰兒之間配型,同樣能避免差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