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物聯網”產業形成集聚效應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三秦都市報
                        日期:2010-07-06 11:57:51
                    摘要:作為一個環保低碳的新生產業概念,“物聯網”已經成為國內企業搶占制高點的“香餑餑”。記者了解到,利用優勢的科研力量,目前,我省物聯網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和一定的產業集聚效應。
                    
                      作為一個環保低碳的新生產業概念,“物聯網”已經成為國內企業搶占制高點的“香餑餑”。記者了解到,利用優勢的科研力量,目前,我省物聯網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和一定的產業集聚效應。 
   
物聯網也稱傳感網,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有研究機構預計,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預計10年內即可大規模普及,屆時,其產業規模將比互聯網大30倍。為了搶占這個產業制高點,目前,國內諸多企業已經加入或加強了物聯網技術研發與產品應用推廣,各級政府與高校、科研院所、通信運營商也展開了密切合作,積極打造中國物聯網產業中心。
   
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富集,具有天然的優勢。根據最近調查統計,我省物聯網擁有科研院所和企業數量已經達到161家,其中,高校和科研院7家,傳感器企業98家、芯片企業2家,還有眾多的無線網絡、系統設備、系統應用企業和“和址認證技術”企業,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和一定的產業集聚效應。
各大高校在該領域的技術研究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西安交通大學在傳感故障診斷方面,西北工業大學在導航控制方面,長安大學在運輸遙測管理方面等,都有相當多學術領先、技術過硬的優秀人才資源,并且每年向社會輸送大量相關專業領域的碩博士研究生。另外,為了迎合專業人才需求,長安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還將于今年9月增設物聯網技術本科專業,為我省物聯網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物聯網也稱傳感網,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有研究機構預計,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預計10年內即可大規模普及,屆時,其產業規模將比互聯網大30倍。為了搶占這個產業制高點,目前,國內諸多企業已經加入或加強了物聯網技術研發與產品應用推廣,各級政府與高校、科研院所、通信運營商也展開了密切合作,積極打造中國物聯網產業中心。
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富集,具有天然的優勢。根據最近調查統計,我省物聯網擁有科研院所和企業數量已經達到161家,其中,高校和科研院7家,傳感器企業98家、芯片企業2家,還有眾多的無線網絡、系統設備、系統應用企業和“和址認證技術”企業,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和一定的產業集聚效應。
各大高校在該領域的技術研究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西安交通大學在傳感故障診斷方面,西北工業大學在導航控制方面,長安大學在運輸遙測管理方面等,都有相當多學術領先、技術過硬的優秀人才資源,并且每年向社會輸送大量相關專業領域的碩博士研究生。另外,為了迎合專業人才需求,長安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還將于今年9月增設物聯網技術本科專業,為我省物聯網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