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三網融合納入“光城計劃”
作者:謝樂軍
來源:人民郵電報
日期:2010-08-26 09:08:27
摘要:武漢市三網融合試點目標已出臺,標志著全國三網融合試點城市——武漢市的試點工作進入新階段。
日前,湖北省副省長段倫一視察武漢電信三網融合光纖到戶小區建設,并召開全省重點工程座談會,聽取武漢三網融合試點工作進展情況。武漢市三網融合試點目標已出臺,標志著全國三網融合試點城市——武漢市的試點工作進入新階段。武漢市作為全國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之一,具備了良好的試點基礎。尤其是在三網融合的核心技術——光通信研究、制造,高帶寬基礎網絡建設,政府政策支持引導,應用服務模式的探索等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為試點的快速推進創造了條件。
六大優勢助武漢成為試點城市
武漢作為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具有六大優勢:
——具有三網融合良好的技術、科研、產品基礎。坐落在武漢東湖經濟開發區的光谷,匯集了目前國內外一流的光通信生產、制造企業,云集了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科技、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一大批國內光通信科研領先的大學和科研機構,被國家定為光通信技術研究和制造基地,被稱為中國的光谷。目前,國內三網融合的技術和設備大部分由光谷研發、生產。烽火集團研制的光通信接入設備成為我國規模化解決光纖到戶問題的重要設備。與光谷配套的生產、產業鏈,為三網融合在武漢規模化應用提供了雄厚的技術、設備、研發基礎,使武漢成為全國光纖到戶發展最早、最快以及規模化、應用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具有良好的政策環境基礎。武漢市政府在大力推進光谷經濟發展區建設的同時,啟動了“光城計劃”,讓武漢在全國率先推進光纖到戶。因此,武漢市政府把推進三網融合作為武漢“光城計劃” 的重要內容,制定了科研與應用、制造與發展、主導企業與社會共同推進的發展規劃。武漢市政府設立了專門的部門負責推進光纖到戶,制定了扶持、獎勵的推進政策,在物理層面加快實現光纖到戶接入網,在服務層面鼓勵運營商大力開展三網融合應用服務。武漢市委書記楊松、市長阮成發多次視察武漢電信光纖到戶建設與應用,組織市政府相關部門研究推進三網融合,提高了三網融合服務水平。在武漢市政府的支持下,武漢的三網融合應用服務成為豐富城市百姓生活的重要內容。
——是全國探索三網融合規模化發展較早的城市,具有豐富的三網融合建設與應用服務經驗,同時形成了各方支撐和支持三網融合的生態鏈,為三網融合試點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2005 年4月,全國首個光纖到戶商用小區——紫松花園在武漢誕生,烽火集團以第一代光纖到戶技術設備,第一次讓武漢的用戶同時享受到電信網、互聯網、電視網的服務,標志著三網融合進入商用階段。隨后,烽火集團研制出EPON技術設備,在武漢主導電信運營企業武漢電信的支持下,實現規模化發展。截至2009年,武漢光纖到戶實現了50萬戶覆蓋,武漢開始進入光纖到戶時代。武漢科研與運營相結合的建設與推動經驗,為三網融合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應用經驗。
——武漢電信是國內較早進行三網融合商用的運營商,形成了規模化推進光纖到戶、實現三網融合的七大商業模式。武漢電信早在2004年就啟動了光纖到戶發展計劃,并密切跟蹤世界光通信應用技術發展。2005年,武漢電信與烽火集團合作推出光纖到戶應用服務。隨后,武漢電信又采用先進的EPON、GPON光纖到戶技術,在武漢規模化推進光纖到戶建設。2007年年底由武漢電信推出的光纖到戶建設模式成為全國城市推進光纖到戶的典范。為此,中國電信在武漢專門召開了光進銅退現場會,2008年5月,全國光纖到戶論壇在武漢召開,武漢電信光纖到戶建設模式進一步得到推廣。同年,武漢電信建成全國農村光纖到戶村,啟動了老城區光纖到戶改造工程。目前,武漢已形成規模化的光纖到戶網絡,為三網融合服務奠定了基礎。
——是全國首開20M寬帶進入家庭的城市,三網融合應用服務模式顯雛形,豐富的應用服務將推進三網融合發展。武漢電信以應用推動光纖到戶,以豐富的服務內容體現三網融合的價值。武漢電信通過大力開發三網融合應用服務,推進三網融合建設。先后推出了10M、20M的高帶寬,開發出高清電視、iTV互動電視、家庭視頻監控、天翼看交通等應用服務。還通過在新建小區、商住樓應用示范的方式,讓用戶充分體會到三網融合服務帶來的便利。與此同時,武漢電信加大3G手機網、無線寬帶網與三網融合的應用服務模式探索,創造出手機屏、電視屏、電腦屏三屏互動的新模式。武漢電信還加強與廣播電視的合作,探索為用戶提供更多、更新的內容服務。這些探索也為深度開展三網融合試點打下了基礎。
——三網融合發展受到各方關注,具有和諧的發展氛圍。政府加大對三網融合的組織力度,積極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參與三網融合基礎網的建設與服務。為了推動三網融合發展,武漢市政府借助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建設契機,建成了武漢iTV應用服務平臺,并通過三網融合的方式讓廣大農村黨員受益。武漢電信在加大光纖到戶網絡建設力度的同時,積極探索三網融合應用服務內容,此舉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武漢市在探索三網融合應用服務中,無論是網絡節目還是應用內容的探索,均處在和諧積極的氛圍之中。
力爭2012年光纖到戶覆蓋率超過80%
日前,武漢市召開了三網融合專題工作會議,并成立了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明確提出了到 2012年發展寬帶用戶300萬、數字電視用戶終端300萬、高清互動家庭(含廣電和電信IPTV)用戶100萬、手機電視用戶300萬的目標,并形成以實施“光城計劃”為特色的三網融合“武漢模式”。為此,還提出多項保障措施強力推進三網融合試點工作。
據悉,《武漢市三網融合試點實施方案(送審稿)》中提出三網融合的網絡建設、業務發展及產業發展3項工作目標,6大工作任務與5項保障措施。到2012年,武漢市光纖到戶覆蓋率將達到80%以上,雙向有線電視網城鄉覆蓋率將達到90%以上,主城區實現無線寬帶網絡全面覆蓋。建成面向多平臺、多終端、多運營商的內容服務平臺和集成播控平臺與安全監控平臺。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研發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光通信設備及器件生產基地、全國新興的信息增值服務產業基地。力爭到2012年年底,武漢市三網融合相關產業規模達25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增加值達到75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六大優勢助武漢成為試點城市
武漢作為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具有六大優勢:
——具有三網融合良好的技術、科研、產品基礎。坐落在武漢東湖經濟開發區的光谷,匯集了目前國內外一流的光通信生產、制造企業,云集了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科技、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一大批國內光通信科研領先的大學和科研機構,被國家定為光通信技術研究和制造基地,被稱為中國的光谷。目前,國內三網融合的技術和設備大部分由光谷研發、生產。烽火集團研制的光通信接入設備成為我國規模化解決光纖到戶問題的重要設備。與光谷配套的生產、產業鏈,為三網融合在武漢規模化應用提供了雄厚的技術、設備、研發基礎,使武漢成為全國光纖到戶發展最早、最快以及規模化、應用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具有良好的政策環境基礎。武漢市政府在大力推進光谷經濟發展區建設的同時,啟動了“光城計劃”,讓武漢在全國率先推進光纖到戶。因此,武漢市政府把推進三網融合作為武漢“光城計劃” 的重要內容,制定了科研與應用、制造與發展、主導企業與社會共同推進的發展規劃。武漢市政府設立了專門的部門負責推進光纖到戶,制定了扶持、獎勵的推進政策,在物理層面加快實現光纖到戶接入網,在服務層面鼓勵運營商大力開展三網融合應用服務。武漢市委書記楊松、市長阮成發多次視察武漢電信光纖到戶建設與應用,組織市政府相關部門研究推進三網融合,提高了三網融合服務水平。在武漢市政府的支持下,武漢的三網融合應用服務成為豐富城市百姓生活的重要內容。
——是全國探索三網融合規模化發展較早的城市,具有豐富的三網融合建設與應用服務經驗,同時形成了各方支撐和支持三網融合的生態鏈,為三網融合試點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2005 年4月,全國首個光纖到戶商用小區——紫松花園在武漢誕生,烽火集團以第一代光纖到戶技術設備,第一次讓武漢的用戶同時享受到電信網、互聯網、電視網的服務,標志著三網融合進入商用階段。隨后,烽火集團研制出EPON技術設備,在武漢主導電信運營企業武漢電信的支持下,實現規模化發展。截至2009年,武漢光纖到戶實現了50萬戶覆蓋,武漢開始進入光纖到戶時代。武漢科研與運營相結合的建設與推動經驗,為三網融合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應用經驗。
——武漢電信是國內較早進行三網融合商用的運營商,形成了規模化推進光纖到戶、實現三網融合的七大商業模式。武漢電信早在2004年就啟動了光纖到戶發展計劃,并密切跟蹤世界光通信應用技術發展。2005年,武漢電信與烽火集團合作推出光纖到戶應用服務。隨后,武漢電信又采用先進的EPON、GPON光纖到戶技術,在武漢規模化推進光纖到戶建設。2007年年底由武漢電信推出的光纖到戶建設模式成為全國城市推進光纖到戶的典范。為此,中國電信在武漢專門召開了光進銅退現場會,2008年5月,全國光纖到戶論壇在武漢召開,武漢電信光纖到戶建設模式進一步得到推廣。同年,武漢電信建成全國農村光纖到戶村,啟動了老城區光纖到戶改造工程。目前,武漢已形成規模化的光纖到戶網絡,為三網融合服務奠定了基礎。
——是全國首開20M寬帶進入家庭的城市,三網融合應用服務模式顯雛形,豐富的應用服務將推進三網融合發展。武漢電信以應用推動光纖到戶,以豐富的服務內容體現三網融合的價值。武漢電信通過大力開發三網融合應用服務,推進三網融合建設。先后推出了10M、20M的高帶寬,開發出高清電視、iTV互動電視、家庭視頻監控、天翼看交通等應用服務。還通過在新建小區、商住樓應用示范的方式,讓用戶充分體會到三網融合服務帶來的便利。與此同時,武漢電信加大3G手機網、無線寬帶網與三網融合的應用服務模式探索,創造出手機屏、電視屏、電腦屏三屏互動的新模式。武漢電信還加強與廣播電視的合作,探索為用戶提供更多、更新的內容服務。這些探索也為深度開展三網融合試點打下了基礎。
——三網融合發展受到各方關注,具有和諧的發展氛圍。政府加大對三網融合的組織力度,積極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參與三網融合基礎網的建設與服務。為了推動三網融合發展,武漢市政府借助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建設契機,建成了武漢iTV應用服務平臺,并通過三網融合的方式讓廣大農村黨員受益。武漢電信在加大光纖到戶網絡建設力度的同時,積極探索三網融合應用服務內容,此舉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武漢市在探索三網融合應用服務中,無論是網絡節目還是應用內容的探索,均處在和諧積極的氛圍之中。
力爭2012年光纖到戶覆蓋率超過80%
日前,武漢市召開了三網融合專題工作會議,并成立了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明確提出了到 2012年發展寬帶用戶300萬、數字電視用戶終端300萬、高清互動家庭(含廣電和電信IPTV)用戶100萬、手機電視用戶300萬的目標,并形成以實施“光城計劃”為特色的三網融合“武漢模式”。為此,還提出多項保障措施強力推進三網融合試點工作。
據悉,《武漢市三網融合試點實施方案(送審稿)》中提出三網融合的網絡建設、業務發展及產業發展3項工作目標,6大工作任務與5項保障措施。到2012年,武漢市光纖到戶覆蓋率將達到80%以上,雙向有線電視網城鄉覆蓋率將達到90%以上,主城區實現無線寬帶網絡全面覆蓋。建成面向多平臺、多終端、多運營商的內容服務平臺和集成播控平臺與安全監控平臺。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研發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光通信設備及器件生產基地、全國新興的信息增值服務產業基地。力爭到2012年年底,武漢市三網融合相關產業規模達25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增加值達到75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