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物聯網專業入駐高校是誤人子弟?

作者:唐文泯
來源:太平洋安防網
日期:2010-08-06 09:07:00
摘要:在鋪天蓋地的物聯網宣傳中,教育部終于淪陷。在7月29日教育部公布的新一批大學專業中,物聯網工程赫然在列。作為今年最受媒體追捧的名詞之一,物聯網已經成為一種行業標志,關于物聯網遠大的市場前景,豐厚的市場回報,在各大媒體中頻頻亮相,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超級“概念股”。那么,到底什么是物聯網?
     在鋪天蓋地的物聯網宣傳中,教育部終于淪陷。在7月29日教育部公布的新一批大學專業中,物聯網工程赫然在列。作為今年最受媒體追捧的名詞之一,物聯網已經成為一種行業標志,關于物聯網遠大的市場前景,豐厚的市場回報,在各大媒體中頻頻亮相,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超級“概念股”。那么,到底什么是物聯網?

    物聯網是通過裝置在各類物體上的電子標簽(RFID),傳感器、二維碼等,經過接口與無線網絡相連,從而給物體賦予智能,可以實現人與物體的溝通和對話,也可以實現物體與物體互相間的溝通和對話。這是中移動王建宙的表述,也成為目前最流行的一個概念描述。從這個表述中,我們看到物聯網簡單來說,就是對物體的移動定位,通過互聯網可以清晰明確的了解任何一件產品的位置和富含的產品內容。那么,這個技術成熟嗎?實用嗎?可進入普及性生產嗎?

    我們再來看一條物聯網的新聞:今年6月,工信部電子標簽標準工作組組長張琪透露稱,中國將成立包含11個部委,19個標準工作組的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進行標準的建立和行業規范的自律。是的,很明確的,雖然物聯網概念早在11年前就已經被提出,但他確確實實還是一個“概念”,離產業化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那么,作為一個政府階段性推行的“新概念”,將其引入高校設置本科專業又是否合適了。

    高考作為中國第一大考,決定了大多數人一生的行為軌跡。而作為高考中最重要的一環,選擇專業,則更影響了人一生的職業規劃。作為一個還處于研究及未得到產業化發展的概念產品,貿然引入高校必將導致學生所學跟不上市場發展,從而走入社會無法使所學轉化為勞動生產力,造成學無所用。這與2000年計算機、2004年物流專業報考火熱一樣,會導致大批學子盲目報考,畢業后無法就業的社會問題。

    而在另一方面,物聯網所依托的互聯網行業也并不看好物聯網短期內的發展,在今年3月深圳舉行的IT峰會中,百度大佬李彥宏說,"我還沒有看清楚物聯網,覺得非常模糊、不清晰,就像1992年、1993年時的信息高速公路,大家知道這是未來趨勢,但會發展成什么樣子心里并不清楚。",另一個IT大佬聯想柳傳志也表示,中國企業做傳感網不是強項,物聯網現在還在早期階段,對于物聯網的投資要謹慎。

    對于筆者來說,相對這兩位大佬則更樂觀一些,物聯網作為新興的技術在未來必將會得到極大的應用和擴展。可是,貿然引入高校作為本科專業筆者則不認同。畢竟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專業的選擇決定了自己職業的規劃,面對迷霧一般的物聯網,投入一生的賭注確實太大。再此,筆者可以建議物聯網工程可以作為研究生或博士生專業進行報考,這樣可以加深對物聯網的技術了解和投入,使得物聯網技術儲備人才更豐富。同時,媒體的報道不要太熱衷于概念的操作,更應該深入了解前沿技術的發展和民用化應用,讓市民對物聯網有更清晰的認識和理解,起到媒體應盡的作用和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