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民卡”百日初體驗 嘗鮮“揮一揮”
作者:■記者 談金燕 實習生 張艾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10-08-03 09:58:05
                    摘要:8月1日,記者體驗了一把“長沙市民卡”的辦理。
                    
                    
“長沙市民卡”發行3個月了,市面上還鮮見 
難覓“市民卡”辦卡行
8月1日,記者帶著楊先生的疑問,體驗了一把“長沙市民卡”的辦理。
記者沿長沙市芙蓉中路瀏城橋到侯家塘,依次詢問建行、長沙銀行、中行、工行的營業網點,均被告知“市民卡暫時辦不了。”即便是懸掛了“熱烈祝賀長沙市民卡在**支行成功發行”宣傳條幅的某營業網點,也被告知“這個卡辦了也和普通借記卡一樣,上面的公交IC卡芯片還不能啟用。”
而發卡機構——中國銀聯湖南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長沙市民卡計劃年內發行100萬張,但目前沒有各銀行已發卡的具體數字。
一張卡“隱藏”三個賬戶
記者決定按照建行客服電話的提示,到建行芙蓉支行辦理一張“市民卡”。
在該行填寫身份證號碼、姓名、地址等相關資料后,記者便可到柜臺直接辦理了市民卡。幾分鐘的功夫,柜臺工作人員便遞給記者一張藍色銀行卡(傳說中的10元手續費也沒有要)。
和一般銀行卡相比,“市民卡”上多了一個亮晶晶的IC卡芯片。據了解,這個智能芯片加密長度高達1148位,“天才都難以復制”。這種智能芯片技術取代銀行卡上的磁條技術,只是時間的問題。
柜臺工作人員提醒記者,這張卡片上一共有3個賬戶,一個是公交IC卡賬戶、一個是建行借記卡賬戶、一個是電子錢包賬戶,“如果卡片遺失,公交IC卡賬戶上的錢,可以憑辦理憑證到公交公司退回余額;借記卡賬戶上的錢可以通過掛失追回;但電子錢包上的錢一但丟失,等于就是現金丟失。因此目前錢最好是存在借記卡上,而不要放在電子錢包里。”
電子錢包的便利性會“上癮”
記者在自助服務機上試了一把,大堂經理在旁再三提醒,“現在網點少,電子錢包存入太多現金等于不購物帶著大量現金跑。”不過,他認為:“電子錢包在保管很好的情況下,是安全的,誤刷的可能性很小。等長沙的地鐵修好了,電子錢包的便利性會更明顯。”
“電子錢包的便利性是個逐漸‘上癮’的過程。”上海的楊先生也介紹:“在香港,沒帶‘八達通’出門,就像沒帶鑰匙出門一樣不便。”
體驗報告
“揮一揮”成了“揮四揮”
在長沙家樂福賀龍店“長沙市民卡”的使用網點上,記者嘗試了一下“刷一刷”變“揮一揮”的購物體驗。
實際操作中,“揮了四揮”才將一次付費完成,期間,收銀員還請了主管充當“外援”。該主管不斷尷尬地表示:“不好意思,麻煩您再揮一下。”
不過,盡管不熟練,記者使用市民卡的付費過程,也沒比一般刷卡更麻煩。該主管一邊告訴收銀員如何尋找“長沙市民卡”的付費路徑,一邊自我安慰:“熟悉了就好了。”
主管透露:“拿長沙市民卡購物的顧客,別說一天,一個月能碰到幾個就不錯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