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支付標準出臺前夜 中移動臨陣“倒戈”
中國移動再退一步——手機支付兩大標準陣營之爭,很可能以“銀聯標準”的暫時勝出而告一段落。
記者在14日舉辦的2010移動支付中國峰會上獲悉,中移動已于日前下發內部文件,要求停止基于2.4G移動支付標準新項目的試點(原有老項目不在叫停之列)。不過,“這并不表示中移動放棄2.4G的標準。”中移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記者透露。
就在許多從事移動支付的廠商對中移動“態度模糊”頗感迷茫之際,記者獲悉,在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所的牽頭下,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銀聯和央行等相關單位近期就移動支付的標準問題進行了專門討論——手機支付標準出臺在即。
兩難選擇
針對自主研發的2.4GHz手機支付標準,中移動到底是選擇“放棄”,抑或“堅持”?在中移動通信研究院業務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黃更生看來,這兩種說法都“有失偏頗”。
黃更生指出,通過去年的試點推廣,目前2.4GHz用戶在全國已達35萬,且市場投訴率低于普通SIM卡,可以說,2.4GHz已經完成了其在業務試點階段的任務。現在,“中移動放緩了2.4GHz手機支付業務推廣的腳步,主要是為了完善2.4GHzRFID-SIM卡產品,將其推到一個更高的產業高度,并成為業界標準。”
對于中移動而言,標準的選擇確實兩難。目前中移動2G用戶將近五億,且手機終端類型有3000多種。如果采用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手機支付標準,如13.56MHz的NFC,就必須采用定制手機方案。推廣業務的時間周期、終端成本以及專利成本都十分巨大。但如采用2.4GHZ標準,POS機的鋪設及更換RF-SIM卡的成本同樣難以負擔。
兩手準備
兩難之下,中移動的態度顯得“曖昧含混”,眾多從事移動支付的廠商不得不做兩手準備。
記者昨日在會場看到,多家企業都展示了雙頻讀卡器:即可支持中移動的2.4GHZ,又可支持銀聯的13.56MHZ。不僅下游廠商,在手機支付標準未定之際,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是兩手準備,同時支持兩種標準。對此,與會的中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秘書長王立建呼吁,要加快中國移動支付標準的建立,這樣才可促進產業和諧有序的發展。
“拋開運營商和銀聯之間的利益之爭,但單就兩種標準而言,優劣之分確實難以取舍。”長城開發支付終端事業部的一位人士表示,目前,13.56MHZ必須更換手機的問題可以通過在手機上加裝天線來解決;而銀聯POS機終端不兼容2.4GHZ的問題,也可以通過加裝模塊來解決。但這都僅限于技術層面的討論。專注于移動支付平臺開發的創博股份公司個人媒介開發部經理唐雨向記者介紹,中移動新建一個POS終端的成本在3000元左右,更換一個RF-SIM卡的成本在150元左右,如果大規模展開,成本過高。雖然技術上中移動也可在銀聯的POS終端機加裝2.4GHZ模塊,但銀聯肯定不愿意。而且銀聯在原有的POS終端機加裝13.56MHZ模塊的成本很低。
還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據記者了解,目前中移動主推的2.4GHZ的手機支付標準存在安全隱患:基于2.4GHZ的RF-SIM卡一旦損壞,用戶將無法取回手機錢包里的余款。
“種種跡象表明,中移動目前的發展更傾向于銀聯的標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廠商人士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