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產業智能化:借"臺灣經驗"打造"數字武夷山"
作者:燕子
來源:東南網-海峽導報
日期:2010-09-13 11:35:16
摘要:在最能發揮物聯網技術效益的諸多產業中,旅游觀光產業的智能化特別得到業界關注。在昨天的論壇上,如何借助“臺灣經驗”、幫助福建旅游產業打造“智能景區”,成為兩岸嘉賓熱議焦點。相關專家更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為福建旅游細細把脈,提出“數字武夷山”的進化藍圖。

在最能發揮物聯網技術效益的諸多產業中,旅游觀光產業的智能化特別得到業界關注。在昨天的論壇上,如何借助“臺灣經驗”、幫助福建旅游產業打造“智能景區”,成為兩岸嘉賓熱議焦點。相關專家更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為福建旅游細細把脈,提出“數字武夷山”的進化藍圖。
“智能景區”提供快捷資訊
臺灣中華資訊軟體協會“智能景區”項目的資深顧問吳惠恩告訴記者,智能景區的概念聽上去很玄乎,其實很簡單,就是以信息技術為輔助,建立起一個“管理精細化、功能模塊化、信息網絡化”的綜合應用平臺。吳惠恩強調說,智能景區的核心一定是“以人為本”,所有技術手段,都是為了保障游客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到最便捷全面的服務。
對于福建旅游業的現狀,吳惠恩表示,經過實地考察與調研之后,他發現福建省目前大多數景區仍然是 “粗放型經營”的狀態。“針對景區、景點的網上介紹、網上訂房、訂團等網絡信息服務,可以說已經比較成熟了。但是針對游客在景區游覽過程中的智能化信息服務才剛起步。”在吳惠恩看來,武夷山在旅游高峰期經常人聲嘈雜,導游即使拿著喇叭也保證不了大家都能聽到,結果還損害景區環境,令人心煩氣躁。“諸如此類的問題可以說普遍存在,原因就是智能信息服務欠缺,無法產生服務增值。”
“智能服務”打擊惡性宰客行為
在臺灣智能景區專家看來,除了景區游覽之外,游客在景區內最常見的需求,就是商品導購、食宿和交通服務。比如商家位置、打折促銷、停車位等信息,如果游客無法及時獲知,就會造成信息不對稱,容易給惡性宰客等行為提供可乘之機。其他如迷路求助、同伴位置查詢以及幼兒防走失提醒等旅游安全服務,也對景區的智能化程度有較高要求。
對此,吳惠恩介紹說,臺灣旅游業者可以通過島內經濟部門為期3年的資助來解決這些問題。目前臺灣有全臺統一的多語種旅游呼叫客服中心,可通過多種智能終端與游客良好互動,甚至可以實現 “在線三方翻譯”(游客、中心、業者),為游客提供實時服務。吳惠恩建議,如果能夠借閩臺簽訂旅游信息化戰略合作協議之機,結合福建本土,就能形成具有海西特色的物聯網旅游信息化行動方案。
“智能旅游”滿足個性化需求
武夷山是福建唯一的“雙遺”景區,可謂福建旅游的金名片。在臺灣物聯網專家看來,“數字武夷山”的實現,需要有量身打造的智能方案。其中最核心的環節,就是研發旅游專屬的智能終端,讓游客“一機在手,別無所求”。而這種旅游智能終端的神奇之處,在于能夠根據不同旅游群體的不同需求,實現個性化服務。
吳惠恩告訴記者,規劃中的旅游智能終端以福建自主研發的智能導覽終端為基礎,再運用臺灣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就能實現全方位的虛擬導覽功能。這種旅游智能終端可以為團隊游客提供高品質的無線講解、團隊管理服務,也能為散客提供自主導游,其中涵蓋地圖、多語種自動解說、方位自動播報等服務。而旅游業者也能通過智能終端獲取區域服務信息與游客數量統計,從而更便捷地實現景區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