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手機支付:諸多難題待解

作者:閆冰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日期:2010-10-15 08:49:35
摘要:手機支付,又稱移動支付,是指通過手機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結賬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通常業界所談論的手機支付,專指刷POS機、公交一卡通等近距離支付方式。
   經歷過物聯網題材炒作的電子支付概念股,近期再次受到熱捧。9月初,在央行“超級網銀”上線以及《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正式施行的背景下,電子支付概念股均表現搶眼。時間過去一月有余,多家投資機構仍給出積極評價,認為手機支付即將迎來爆發性上漲。

  手機支付,又稱移動支付,是指通過手機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結賬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通常業界所談論的手機支付,專指刷POS機、公交一卡通等近距離支付方式。然而,該領域的技術和產業卻發展遲緩。多年來,擁有最多通信資源的中國移動,與握有金融產品和商戶資源的金融機構一直合作不暢,始終未停止對業務管理、密鑰、標準等方面主導權的爭奪。

  技術路徑分歧

  進入2010年,手機支付產業發展開始提速。中國銀聯和電信運營商推廣力度不斷加強,各地業務試點層出不窮。

  例如,中國銀聯最近連續與都江堰合作手機支付購景區門票業務,與鐵道部探索手機等新興支付渠道,不斷拓展手機支付應用領域。運營商則繼續各地試點業務探索,比如南京電信開通“金陵翼卡通”業務、北京聯通啟動“聯通手機一卡通”服務等。

  這些看上去功能類似的手機支付功能,背后的技術實現路徑卻各不相同。

  手機支付主要依靠RFID(射頻識別)作為數據通信技術支撐,目前可按頻段分為中國移動主導的2.4GHz,以及中國銀聯主導的13.56MHz兩大陣營。無論何種方式,都需要針對手機傳統功能,增加天線、支付、應用(比如公交、銀聯信用卡)、安全等模塊。

  中國移動基于2.4GHz頻段模式,主導了RF-SIM卡(射頻SIM卡,可實現中近距離無線通信的手機智能卡)的開發——將無線射頻模塊(包括片上天線)、應用模塊等集成在SIM卡上。用戶只需要更換SIM卡,即可實現相應的手機支付功能。不過,目前金融機構POS機終端、公交一卡通等大部分應用環境均為13.56MHz頻段,與此方案存在頻段兼容性問題。

  而13.56MHz頻段雖廣泛存在于公眾應用環境中,但屬于低頻范圍,無線電波無法穿透手機電池板,必須借助外部天線,才能實現與外部各種設備的非接觸式交互。

  “對于用戶而言,2.4GHz和13.56MHz的差別,主要在于作用距離(后者讀寫距離不超過10厘米)和防沖突性(一次讀取的個數)。”中科院自動化所RFID研究中心副主任曾雋芳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作為有源方式,2.4GHz的適應性和可靠性都比較高,但13.56MHz起步較早,國產化程度比較高,產業鏈也比較完備。兩大陣營在工藝、產品等層面都有著很大不同。

  時機未到

  在移動支付領域走在前面的日韓,多采用NFC的方式。

  手機支付在日韓應用非常普遍,人們利用這種NFC手機,可以很方便地購買各種商品、門票、火車票、優惠券,并實現銀行卡、公交卡、門禁卡、會員卡等一系列功能。

  一卡多用,也是國內在手機支付上的初始需求,將各種卡的功能與手機集成起來,不僅攜帶和支付方便,還可能帶來創新的消費模式。

  不過,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王立建認為,目前國內對手機支付的需求并不迫切,適合手機支付發展的環境也還沒到來。

  由于存在多種實現模式,在手機支付產業鏈上,包含了芯片提供商、封裝提供商、終端設備商、應用服務提供商、數據管理、應用系統開發等軟件開發商、第三方支付等諸多環節。

  難題待解

  實際上,手機支付在技術和市場上如何推進,兩大陣營都面臨諸多考驗。

  6月,中國移動加入了以銀聯為首的手機支付產業聯盟。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業務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黃更生說:“已經部署2.4GHz的地方都還在用,另外其他運營商,如中國電信也在推2.4GHz,力度比中國移動還大。”

  握奇電信產品技術經理魏茂軍告訴記者,高昂的成本是中國移動叫停RF-SIM的重要原因。目前應用環境大多基于13.56MHz技術,移動若重新布設支付環境成本較高,同時還受到金融部門的抵觸,難度很大。

  而對于雙界面卡的實現模式來說,由于手機樣式層出不窮,也給天線的手機適配率帶來不小挑戰。比如一個金屬滑蓋,就可能屏蔽掉射頻信號,無法實現交互。2.4GHz模式也有適配率的問題,由于RF-SIM改變了SIM卡內部結構,需要重點考慮功耗和正常開關機的問題。

  此外,13.56MHz陣營還面臨用戶量不足的困擾。北京普羅信科技總經理羅正棣告訴記者,銀聯目前的用戶數量只有幾萬,并且處于試驗階段,還沒有太多應用和收入來支撐業務。聯通走的是NFC路線,用戶量就更是少得可憐,同時手機廠商對NFC也多持觀望態度,更加大了推廣難度。

  手機支付統一標準問題作為兩大陣營的核心矛盾之一,牽涉到手機支付整個格局。據悉,移動支付標準工作組已于去年11月成立,掛靠在國家金卡辦多功能卡應用聯盟下面。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耿力介紹說,早在2008年6月,國標委就開始下發移動支付相關標準制訂任務,目前已有5個國家標準在制訂中,其中包括“系統間的無線通信和信息交換近距離無線通信接口和協議”,以及“基于射頻的移動支付”有關終端設備、應用管理和安全和測試方法的規定。

  耿力告訴記者,“運營商、銀聯、銀行,每種技術方案后面都有一種商業模式。此外,13.56MHz本身就有三個方案,加上2.4GHz,還是很難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