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調發展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中國電子報
日期:2010-10-28 09:16:01
摘要:“物聯網”具備幾個主要特征:互聯網特征,即讓需要聯網的“物”能夠實現互聯互通;識別與通信特征,即納入物聯網的“物”一定要具備自動識別以及物與物通信(M2M)的功能;智能化特征,即網絡系統應具有自動化、自我反饋與智能控制的特點。
   “物聯網”具備幾個主要特征:互聯網特征,即讓需要聯網的“物”能夠實現互聯互通;識別與通信特征,即納入物聯網的“物”一定要具備自動識別以及物與物通信(M2M)的功能;智能化特征,即網絡系統應具有自動化、自我反饋與智能控制的特點。

  物聯網發展有3個重要的節點:1999年,麻省理工學院Auto-ID研究中心最早提出了物聯網(IOT)的概念,其最初的含義是指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對物聯網概念進行了擴展,提出了任何時刻、任何地點、任意物體之間互聯(“AnyTime、Any Place、Any Things Con-nection”),無所不在的網絡(Ubiquitous networks)和無處不在的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發展愿景,除RFID技術外,傳感器技術、納米技術、智能終端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等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2009年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構想,物聯網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奧巴馬對“智慧地球”構想做出了積極回應,并將其提升為國家層級的發展戰略,從而引起全球廣泛關注。

  雖然目前對物聯網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定義,但從物聯網本質上看,物聯網是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一種聚合性應用與技術提升,是將各種信息感知技術、下一代信息網絡技術、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技術的聚合與集成應用,使“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通過互聯網建立起智能化的聯系和對話,創造了一個智慧的網絡空間,并作用于行為控制與管理決策。

  “物聯網”具備幾個主要的特征:互聯網特征,即讓需要聯網的“物”能夠實現互聯互通;識別與通信特征,即納入物聯網的“物”一定要具備自動識別以及物與物通信(M2M)的功能;智能化特征,即網絡系統應具有自動化、自我反饋與智能控制的特點。

  物聯網有3種應用架構模型:

  一是基于RFID的應用架構,電子標簽可能是3類技術體系中最靈活的能夠把“物”改變成為智能物件的,它的主要應用是把移動和非移動資產貼上標簽,實現各種跟蹤和管理。EPCglobal提出了Auto-ID系統的5大技術組成,分別是EPC(電子產品碼)標簽、RFID標簽閱讀器、ALE中間件實現信息的過濾和采集、EPCIS信息服務系統、信息發現服務(包括 ONS和PML)。

  二是基于傳感網絡應用的架構,一般主要是指無線傳感網絡(WSN),此外還有視覺傳感網(VSN)、人體傳感網(BSN)等其他傳感網;WSN由分布在自由空間里的一組“自治的”無線傳感器組成,共同協作完成對特定周邊環境狀況,包括溫度、濕度、化學成分、壓力、聲音、位移、振動、污染顆粒等的監控。WSN中的一個節點(或叫Mote)一般由一個無線收發器、一個微控制器和一個電源組成。WSN一般是自治重構網絡,包括無線網狀網和移動自重構網(MANET)等。

  三是基于M2M應用架構,業界認同的M2M理念和技術架構覆蓋的范圍應該是最廣泛的,包含了EPCGlobal和WSN的部分內容,也覆蓋了有線和無線兩種通信方式;M2M也覆蓋和拓展了工業信息化(兩化融合)中傳統的SCADA系統。雖然M2M和SCADA似乎是一樣的,但由于M2M基于互聯網等新技術,有很多標準化的東西做基礎,它和傳統的SCADA是有區別;中國3大運營商從一開始就直接做M2M業務,M2M的發展缺乏ONS和PML那樣的“物聯網”標準規范和統一體系架構。

  “物聯網”的其他技術還包括:射頻識別技術(RFID)、無線傳感網絡技術(WSN)、微電子機械系統技術、專用集成電路與嵌入式軟件技術(SOC)等。

  2009年12月,中電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科)與江蘇省、無錫市共同簽署了《共建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國家傳感信息中心)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電科物聯網發展思路是參與謀劃與實施國家物聯網創新示范區建設頂層設計的總體方案;建設“感知中國”的典型示范工程;組建中國物聯網創新研發中心;建設中電科物聯網產業園(組建中電科物聯網科技公司)。

  中國電科物聯網創新研發中心的研究方向是:物聯網總體技術、頂層架構研究,傳感器節點技術,無線組網技術,物聯網數據傳輸/處理,物聯網應用服務及商業模式,物聯網安全技術。

  我們將在幾個方面推進物聯網的應用,一是構建“城市感知中心”。二是智能交通、空中交通,城市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包括城市交通誘導系統、城市交通信息采集系統、公路車輛智能監測記錄(卡口)系統、闖紅燈自動記錄系統、固定高清超速監測系統、交通指揮集成控制系統。三是智能家居示范。四是氣象傳感器信息處理。五是城市公共、應急。在應用的需求上我們可以將農業、安全、環境、電網、交通,在不同層面進行互通和共享,把我們的城市變得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