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錢包里的卡越來越多 市民呼吁一卡全通

公交IC卡、銀行卡、醫療保險卡……隨著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身上的卡越來越多,也給市民的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并造成大量資源的浪費 。
麻煩
錢包里的卡一年比一年多
10月29日,記者對多位上班族錢包中的各類卡數量做了一個隨機調查。接受調查的七位市民工作三年到十年不等,最少的也隨身攜帶6張卡,多的已經達到了23張。
“在濟南這幾年,不提我自己辦的信用卡,光必須辦的各種繳費卡幾乎每年都在增加。”在濟南工作5年的何小姐跟記者講述了她的卡增加的經過。剛到單位不久,就有了工資卡、獎金卡、醫保卡以及公積金存折。后來公積金存折升級為公積金卡。大前年買了輛汽車,為了加油方便,又多了一張加油卡。前年小區一戶一表改造,為了交水費,多了一張銀行卡。去年小區燃氣改造,用上了智能燃氣表,為了繳費方便,又多辦了一張銀行卡。而今年買了房子的何小姐,根據開發商的要求又辦理一張還房貸的卡。“正常情況下,我包里的卡是9張。”
“ 刷卡消費本來是圖個方便,現在卡多了,卻變成了麻煩事。”家住王官莊的馬女士告訴記者,她錢包里除了銀行卡外,還有公交IC卡、醫保卡和商場會員卡,每個卡都有不同的作用,每張卡都不能少。張女士說,有一次,她準備乘公交車外出,結果帶錯了卡,誤把醫保卡當成了乘車卡。因為身上沒有帶零錢只能下車換了零錢再乘下一班車,耽誤了不少時間。
尷尬
卡多密碼記混了 四天沒錢花
“別提我這幾天多煩惱了,因為卡太多,我把兩張卡的密碼記混了,結果兩張卡都被暫停使用,錢都取不出來,過了四天才解密。”因為卡多,張女士有三個錢包都用來裝卡,現在帶的身上的兩個錢包里,與錢有關的銀行卡有13張,其他的各種會員卡有10張。
最讓張女士感到尷尬的是,那天她原本是為了去商場買一件大衣,準備刷卡。結果連刷幾次都說密碼錯誤,換了另外一張卡也一樣,密碼錯誤。張女士還讓專柜小姐跟著她去附近的自動取款機取錢,結果也沒有成功。張女士只能非常尷尬地穿著舊衣服離開。
可張女士記得自己常用的密碼一直沒有修改過。所以,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她每天都去試試能否自己想起這張卡的密碼:“我現在不知道是自己記錯了,還是銀行系統出錯了。我已經四天沒錢花了。”
損失
補辦6張銀行卡花了二百多元
“ 丟了錢包的那天,我就在祈禱,錢包里的錢偷了就偷了吧,把我的卡還給我就行。 ” 市民李先生表示,今年夏天丟了一次錢包,不過對于錢包被偷,他最痛心的不是丟了包里二三百元的現金,而是丟了包里七八張各類銀行卡。李先生錢包里有一張工資卡、一張還房貸的卡、一張用來交電費和電話費的卡、 一張炒股用捆綁的銀行卡、 自己辦的兩張信用卡。 李先生說,“ 兩張信用卡掛失費就是70塊錢,其他4張卡的掛失費是10塊錢,還有一家銀行是20塊錢,掛失卡就花了130元。補卡也得5塊或者10塊錢,信用卡有20元的,還有30元的,5張卡花了80元。”這還不算掛失、補辦搭上的時間。
“我的錢包就四個卡位,只能放四張。”其余的卡只能在錢包里隨便塞。市民王小姐表示,現在由于用卡的途徑越來越多,她把多張卡帶在了身邊,而還有至少十張卡在家里、辦公室里的柜子里放著。“ 可別讓哪個不長眼的小偷給拿去了。”
浪費
幾乎每人都有休眠卡
“去年我在一家店里買襪子一次花了是30多元,店老板就給了一張VIP卡。后來這張卡一直在家放著。”10月29日,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幾乎每位接受采訪的市民都表示,家里有休眠的卡,這些卡不僅有銀行卡,也有各種所謂的會員VIP卡。
在山東師范大學上學的王婷表示,因為常常逛街,各種優惠卡特別多,平時都丟在一個盒子里。而為了裝下更多的卡,王婷的錢包也從一個對折的小錢包換成了可以裝16張卡的錢包。
而每年各種會員發展很快。在文化東路上,一家服裝店采取會員制,每個會員發一張卡,經過三年會員已經有四百多人了。而在山師東路上的一家飾品店里,發出去的會員卡一天就能有五六張,到了周末有十多張。而店員王小姐表示常常會碰到,顧客之前在這里買過東西有打折卡,但是忘記丟在哪里了,又再辦一張卡。
對于銀行來說,前兩年清理不足百元的小賬戶,就有一大批銀行卡銷卡了。省城銀行業內人士表示,“有一家銀行曾一次委托專業公司銷毀了20萬張卡。”
“ 兩年前,我們一年銷毀的銀行卡數量就達到50萬張。”一家再生能源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每年要銷毀的卡數量都在增多。而各種制作智能卡的公司生意都不錯,濟南一家智能卡企業的銷售人員表示,“濟南就五六家公司,生意都差不多,每年制作二三十萬張沒問題。”
■市民呼吁
能不能“一卡全通”
“我掂過我兒子的錢包怪沉的,得有三兩重了。” 家住和平路與山大路交口一小區里的吳大媽表示,搞不懂現在年輕人的錢包怎么都那么沉,包里也沒放幾個錢。讓兒子拿掉幾張花花綠綠的卡,兒子卻說都有用。吳大媽認為,也該給錢包減負了。
“其實卡多了,除了麻煩外 ,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 市民王先生說,他手里有醫保卡、工資卡 、 多張信用卡 ,每張卡看似很小,但量大了,便會帶來很大的制作成本。實行“一卡全通”,可以節約社會資源,避免浪費。
對于把所有的繳費卡合一,市民劉先生表示,自己問過多個銀行的多位工作人員,他得出一個結論,“如果這些卡都歸一家銀行辦,其他銀行靠什么吃飯。” 不過,劉先生認為,可以考慮用一個折中的方式,“如果不能把所有的日常繳費卡合為一張,能否考慮一下把現在六七張繳費卡合并成二三張卡,這樣既環保又給大家帶來方便。”
■專家評點
“一卡全通”還有眾多障礙難跨越
省城銀行業內人士表示,要大范圍推行達到“一卡全通”難度非常大。現在濟南部分企業在推的“一卡通”,之前在部分出租車上使用過,但最近已經很少能使用了。原因在于不方便,顧客刷卡,司機不能馬上拿到錢不好計算一天的收益,司機們還需要再辦一張卡,通過“一卡通” 公司把錢打到司機的卡里。除了在部分商場、餐館以及咪表停車收費和公交車上可以刷卡外,其他地方能運用的特別少。
“一卡全通”,重點在一個“通”字,這就涉及不同領域的眾多行業、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很多行業有自己的行業卡片,想用新一卡通系統取代原有系統將會遇到利益沖突等情況。“合作”是“城市一卡通” 唯一的出路,政府、銀行、商家等的配合至關重要。
而要“合作”談何容易。水電費等繳費是各部門跟不同的銀行談判推行的,如果推行所謂的“一卡全通”,那哪家銀行應該退出?如果多家銀行合作,獲得利益怎么分配?銀行也是企業,也是以盈利為目的的。
同時,“一卡全通” 是便民、惠民、利民工程,但因這項技術的高科技性,在軟、硬件初期投入巨大,三至五年之內很難盈利。日常營運必須以社會效益為首、經濟效益為輔,這一因素導致該項目勢必存在一定的經濟風險。因此,相關部門應盡快建設完善一卡通系統,逐步將其他功能加入一卡通清算平臺。同時,一卡通清算平臺建成使用后,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避免出現經營和社會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