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推RFID示范工程是主力
  政策推動依然是當今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頻識別,又稱電子標簽)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十二五”期間物聯網的總投資將達數萬億,RFID產業則可分得數千億元的投入。知情人士稱,政府支持將主要體現在一些示范工程方面,而大企業將充當市場拓展的主力軍。 
  政府主推示范工程 
  數千億的資金如何投入是業界關心的話題。據知情人士透露,政府的支持主要體現在一些示范工程上面,通過政府行政推動帶動市場的需求,從而促進產業的發展。例如,未來或將在護照中將全部植入電子標簽;信用卡或將應用RFID技術而換掉磁條;或實現電子車牌,時刻了解車輛的運動過程等。 
  此外,政府支持還包括財政專項補貼、減稅、貸款、融資、產業政策等。國家對RFID產業的資金支持,多以“863計劃”、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等專項基金為主。同時,地方建立物聯網產業園的熱情高漲,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的同時,也會給相關企業財政補貼和稅后優惠。 
  博覽財經研究員柏雙認為,在決策層的大力支持下,從技術研發到終端消費市場的轉化來看,五年時間大致能部分完成企業投資的布局以及消費者對新興產業產品的心理認知。 
  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智能卡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潘立華指出,專項基金發放的判斷依據是該技術能否體現在應用方面,能夠申請到專線資金的項目均具備應用前景。 
  行業內人士介紹,在RFID產業發展初期因為技術不成熟,能夠應用的項目就更少,所以政府通過基金給予的資金支持也相對較少,不過該人士認為,“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將比“十一五”期間的要多。  
      大企業是市場主力 
  海爾日前推出物聯網洗衣機,應用的RFID技術可以自動識別洗滌劑品類、自來水硬度、衣物重量等信息,自動判斷和調整洗滌劑的投放量,選擇最合適的洗滌程序,還可自動識別衣物布質,選擇最佳的洗滌模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功能實現的前提是衣服需要植入電子標簽,目前還未有服裝企業生產相應的產品。
      盡管應用RFID技術可以提高企業的效率,但是產業的發展會增加企業成本。據了解,因為RFID的超高頻和微波技術還不成熟,芯片以及讀寫器的模塊也主要靠進口,所以電子標簽和讀寫器的成本較高。企業如要置入電子標簽或者生產物RFID的產品,就需要引進設備,對產品升級換代,這勢必帶來成本的上升,因此企業推動RFID技術應用的能動性普遍不足。
       中國RFID產業聯盟秘書長歐陽宇認為,電子標簽、讀寫器的成本降低需要比較漫長的過程。RFID技術的應用如果僅局限于企業則發展緩慢,目前RFID的客戶主要是面向大企業、高附加值企業。 
  如今“車聯網”概念大熱,有分析人士指出,實現“車聯網”的技術之一是汽車裝RFID電子標簽,在這方面除了政府采購驅動外,還有部分企業也積極運用RFID技術以提升產品檔次增加附加價值。 
  “雖然目前我國仍處在政策扶植推動的中后期,但是行業市場需求剛開始發展。”歐陽宇指出,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市場需求的增長,RFID產業發展勢必從政府推動向市場驅動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