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運營商頻頻跨界合作手機支付 注重差異化競爭成亮點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世華財訊
日期:2010-12-14 13:51:14
摘要:運營商跨界合作發展手機支付腳步越來越快。中移動與浦發銀行戰略合作協議首次披露手機的匯款業務,中聯通則與興業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進軍移動支付等領域。
     運營商跨界合作發展手機支付腳步越來越快。中移動與浦發銀行戰略合作協議首次披露手機的匯款業務,中聯通則與興業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進軍移動支付等領域。

     據通信信息報12月13日報道,運營商近期跨界合作發展手機支付的腳步越來越快,中移動與中聯通都動作頻頻。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中移動與浦發銀行戰略合作協議首次披露手機的匯款業務,面對的是龐大的農民工匯款市場。中聯通則與興業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致力于共同推動移動金融產品創新,共同進軍移動支付、手機銀行、移動商務、增值業務等戰略領域。

      手機支付是個大市場,也是3G應用的重點突破口。對于運營商來說,手機支付就是一片潛在的藍海,移動、電信、聯通都已加入到這個陣營中。

      手機支付異軍突起

      3G運營一年多來,各種3G應用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隨著3G帶來的網絡容量擴大和上網速度提高,以往PC端普及的金融服務會逐漸向手機端轉移,而手機支付因其市場前景廣闊、潛力巨大,正成為運營商拓展業務的關注點之一。

       2009年中國手機支付市場規模達到19.74億元,用戶規模達8,250萬人。據艾瑞咨詢預計,2010年,中國手機支付市場規模將達到28.45億元,手機支付用戶總數將突破1.5億人。三大運營商也紛紛加大了與銀聯機構的合作力度,中國電信基于天翼3G推出“翼支付”業務,讓廣大用戶親身感受到手機支付的便捷,尤其是在校園推廣的“翼機通”業務深受各方好評,此外由旗下的號百公司運營的號百融合支付平臺累計交易量已突破10億元,全年交易額有望超過13億元;中國移動的手機支付用戶已經超過1,000萬,月使用用戶超過270萬;中國聯通則通過與各地金融機構合作等方式,將手機支付業務推向地級城市。

       國內移動支付行業近年來風起云涌,三大運營商已紛紛發力,搶占這一前景廣泛的市場。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除了電信運營商外,銀行、手機廠商、設備商也紛紛介入,手機支付業務異軍突起,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最亮點的業務之一。

      惟有差異化才是突破口

      對于手機支付的前景,今年9月工信部電子信息中心副主任劉獻軍預測,在中國的市場環境下,手機支付業務在近幾年內仍將處于投入期,難以對運營商產生穩定的收入貢獻。的確,手機支付現在雖然被炒得火熱,但卻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市場尷尬,目前手機支付更多還是應用在小額支付上,而且手機支付作為一種新興的支付方式,在推廣上也有一定的市場培育期,尤其是在業務應用上。例如,日本的NTT在2004年推出移動支付業務,經過三四年的培育期在07年時使移動支付用戶達到2,150萬戶,達到該公司第三代移動電話用戶的44%,市場培育的過程不可避免。

      盡管目前我國三大運營商在各自的核心技術、資源整合、市場經營、用戶發展等方式上各有不同,但是掘金手機支付市場的迫切性卻如出一轍。三大運營商共同掘金該市場,如果還是走同質化競爭之路,這對用戶來說吸引力就大打折扣,如何打造出差異化的業務成運營商能否在競爭中突圍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次中移動與浦發銀行的合作,中銀國際分析師尹勁樺認為,對浦發銀行與中移動在手機支付上的合作前景不應抱過高的期望。目前手機支付標準尚未完全明確,銀聯與聯通支持的13.56m標準已經占上風,中國移動主推的2.4G在推廣上仍有較大障礙。 
 
      但是,從某種角度來看,該合作方式因為避開了競爭激烈的城市消費者群體而轉攻農村市場,力圖分羹萬億農村金融市場,這種另辟蹊徑的競爭方式對提升企業競爭力大有好處。
      跨界合作關鍵要實現多贏

      根據中國銀聯統計數據,目前銀聯國內手機支付定制總量已突破2,000萬戶,2010年上半年交易筆數突破6,500萬筆,交易額突破了230億元。對于這樣一個充滿潛力的大市場,將對運營商的未來市場競爭格局產生不小的影響。當然除了運營商與相關金融機構外,手機支付市場已被所有產業鏈成員看作一場盛宴。

      運營商與銀行的合作邁出了手機支付發展的重要一步,但是手機支付產業鏈上合作者眾多,“運營商+金融商”的合作只是打通了移動支付產業鏈上的一個環節,而移動支付配套刷卡接受設備的推廣、用戶培育等問題仍然是制約移動支付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合作”依然是擺在運營商面前的頭等大事。

      正如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留生指出,各方在推進手機支付業務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產業價值鏈中的所有環節,進行利益共享和合作平衡,最終一起構建成熟的商業合作機制,從而通過綜合能力來達到提升手機支付產業話語權的戰略目的。因此,無論是標準之爭還是利益分成、合作分工等方面,運營商在跨界合作中要更多的推動實現多方共贏才是關鍵。

      手機支付是潛在的藍海市場,運營商如何拓展是手機支付業務能否真正成為藍海的關鍵,無論是在產業鏈合作上,還是在業務創新、消費市場培養方面,手機支付產業還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