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所有汽車將裝“電子標簽”
作者:孔小平
來源:揚子晚報
日期:2010-12-16 09:16:12
摘要:南京將利用物聯網技術,在2年內,構建一個以全面“感知”為基礎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統,從而加強城市交通管理。近日,記者從南京市政府獲悉,新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智能交通項目建設的意見》指出,作為“智慧南京”的重要基礎架構,“智能交通”將在南京率先試水。
南京將利用物聯網技術,在2年內,構建一個以全面“感知”為基礎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統,從而加強城市交通管理。近日,記者從南京市政府獲悉,新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智能交通項目建設的意見》指出,作為“智慧南京”的重要基礎架構,“智能交通”將在南京率先試水。
路上汽車都將能“被感知”
繁忙的早晚高峰,大量汽車涌上街頭,這些海量數據信息的即時處理,又即時給出解決方案等,都是智能交通要做的事。《意見》指出,交通信息動態采集與交換平臺,是南京智能交通系統建設的基石,是建設全國一流水準的智能交通系統的核心先導工程,也是物聯網應用的重點示范項目。
它的主要建設內容為,采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為南京注冊的所有汽車安裝上“電子標簽”,使高速運行的車輛能夠“被感知”,相關數據能夠實時采集、整理和分析,有效解決車輛自動識別、動態監測及流量精確預測等難題;在此基礎上,通過交通信號控制、出行誘導、公交信息服務等一系列交通管理及服務系統,引導交通流合理分布,實現城市交通的動態組織管理,提高交通運行效率,保障城市暢通有序。
也就是說,以后汽車行駛在路上,系統都能直接感知到它,以形成數據,實時處理后再通過信號燈控制等來引導路面交通。
南京將建設低碳交通區
南京環保部門還將建立低碳交通區。《意見》支持,將加快推進環保限行管理系統建設。通過基礎平臺提供的車輛時空信息,準確判斷各類排放標準車輛的運行軌跡,為環保部門控制機動車污染、建設低碳交通區提供技術與信息保障,為“藍天計劃”及2014年青奧會期間“零碳排放區”建設提供支撐。
另外,南京還將穩步推進不停車收費及車輛收費管理系統建設。
領導小組涉及10多部門
據了解,南京已專門成立智能交通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市長季建業擔任,涉及市發改委、公安局、環保局、交通運輸局、住建委、財政局等10多個部門。
其中整合建設交通信息采集交換平臺工作由市發改委牽頭,為本市注冊的所有汽車安裝電子標簽、統一建設動態信息采集點(基站)、傳輸網絡及后臺數據中心等。交通行業管理智能化工作由市公安局牽頭,采集與分析交通動態實時信息、優化路口配時方案,使交通信號智能控制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建設智能公交系統工作則由市住建委和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實時監控、調度上路運行公交車輛,并在主要換乘樞紐站及客流大、線路相對集中的路段建設先進的電子站牌系統,為乘客提供準確的公交信息服務。
另外,《意見》明確指出,智能交通系統建設須在政府主導下推進實施,同時采用市場化機制,積極引入社會資金參與項目建設,有效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面臨的資金、技術等問題。
路上汽車都將能“被感知”
繁忙的早晚高峰,大量汽車涌上街頭,這些海量數據信息的即時處理,又即時給出解決方案等,都是智能交通要做的事。《意見》指出,交通信息動態采集與交換平臺,是南京智能交通系統建設的基石,是建設全國一流水準的智能交通系統的核心先導工程,也是物聯網應用的重點示范項目。
它的主要建設內容為,采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為南京注冊的所有汽車安裝上“電子標簽”,使高速運行的車輛能夠“被感知”,相關數據能夠實時采集、整理和分析,有效解決車輛自動識別、動態監測及流量精確預測等難題;在此基礎上,通過交通信號控制、出行誘導、公交信息服務等一系列交通管理及服務系統,引導交通流合理分布,實現城市交通的動態組織管理,提高交通運行效率,保障城市暢通有序。
也就是說,以后汽車行駛在路上,系統都能直接感知到它,以形成數據,實時處理后再通過信號燈控制等來引導路面交通。
南京將建設低碳交通區
南京環保部門還將建立低碳交通區。《意見》支持,將加快推進環保限行管理系統建設。通過基礎平臺提供的車輛時空信息,準確判斷各類排放標準車輛的運行軌跡,為環保部門控制機動車污染、建設低碳交通區提供技術與信息保障,為“藍天計劃”及2014年青奧會期間“零碳排放區”建設提供支撐。
另外,南京還將穩步推進不停車收費及車輛收費管理系統建設。
領導小組涉及10多部門
據了解,南京已專門成立智能交通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市長季建業擔任,涉及市發改委、公安局、環保局、交通運輸局、住建委、財政局等10多個部門。
其中整合建設交通信息采集交換平臺工作由市發改委牽頭,為本市注冊的所有汽車安裝電子標簽、統一建設動態信息采集點(基站)、傳輸網絡及后臺數據中心等。交通行業管理智能化工作由市公安局牽頭,采集與分析交通動態實時信息、優化路口配時方案,使交通信號智能控制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建設智能公交系統工作則由市住建委和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實時監控、調度上路運行公交車輛,并在主要換乘樞紐站及客流大、線路相對集中的路段建設先進的電子站牌系統,為乘客提供準確的公交信息服務。
另外,《意見》明確指出,智能交通系統建設須在政府主導下推進實施,同時采用市場化機制,積極引入社會資金參與項目建設,有效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面臨的資金、技術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