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什么技術最值得期待?讓云計算物聯網觸手可得
作者:楊劍
來源:人民網
日期:2010-01-11 09:19:19
摘要:2009年,LTE/4G、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成為技術領域的大熱門,也引得眾多國際IT廠商爭相參與,但它們還都剛剛起步,更多處于概念階段。在新的一年中,民眾更期待核心技術完成從概念到現實的突破
回顧2009年,隨著各種新的信息技術頻頻出現,技術引領著應用的發展趨勢,行業用戶對解決方案的關注度也日益提高。
展望2010年,既有新技術的普及,又有老技術的新發展。哪些技術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變革,甚至會改變我們的生活、生產方式?從目前來看,LTE/4G、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將最有可能成為其中的排頭兵。
網絡技術演進——LTE/4G技術悄然登場
盡管中國的3G商用沒多久,但3G技術演進的下一個階段——LTE/4G已悄然登場。
?。蹋裕偶矗蹋铮睿?nbsp;Term Evolution,是3G的演進。通俗一點講,在LTE/4G技術應用之后,可以最經濟、節能的方式傳輸海量數據,它也可以為用戶傳輸要求更高的數據。
國際市場上,去年12月,全球首個LTE網絡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正式啟用,愛立信與運營商TeliaSonera共同啟動了LTE業務;在日本,其最大的運營商NTT DoCoMo已經開始對網絡進行升級,升級完成后即可提供LTE數據服務。
去年10月,ITU確定LTE-Ad-vanced和802.16m成為4G國際標準候選技術。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聞庫指出,中國提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LTE-Advanced,是全球幾乎所有龍頭運營商、制造企業共同商討的結果,中國在制定過程中做出了很多技術貢獻。
目前,盡管LTE/4G還處于鏡花水月之中,但其蘊涵的巨大前景已吸引了眾多廠商。中國普天表示將力爭在年底推出TD-LTE商用設備;華為則已與海外運營商T-Mobile公司在奧地利成功地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LTE自組網絡測試;更多的廠家則是積極參與工信部組織的LTE-TD測試工作。前不久,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工信部針對面向4G的TD-LTE的相關階段測試已經完成。中興通訊、華為、摩托羅拉和大唐等廠商作為第一批廠家將進入下一階段外場測試。
試想一下,當LTE/4G大規模商用時,我們的下載速度可以達到幾十兆,可以應用更多的數據業務,那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和享受?
數據處理模式之變——“云計算”大行其道
云計算自提出之后,一直讓人有種“霧里看花”的感覺。但近年來,在谷歌、IBM、微軟、戴爾等IT巨頭的推動下,云計算逐漸走向商用,目前已成為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云計算是一個涵蓋諸多IT元素的廣義術語,最廣為人知的是,它是一種提供商通過互聯網為用戶提供托管服務和配置的計算資源。
對于個人用戶而言,在未來,個人的電腦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數據任務,將數據處理轉移到互聯網上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而云計算則是這個趨勢最好的體現。
對于企業用戶而言,信息化是企業發展的永久動力,而價格高昂的設備往往在無形中成為中小企業的門檻。而云計算大規模商用之后,企業可以節省購買信息化設備的高額費用,以更低廉的成本參與競爭。因此,云計算的出現將改變企業的生產方式。
據美林證券分析師稱,到2011年,云計算銷售收入將達到1600億美元;而IDC則預測,云計算的增長速度將是傳統IT行業增長率的6倍,未來5年云端服務的平均年增長率可望達到26%。如此巨大的商機自然會吸引眾多IT廠商,Google、微軟、亞馬遜、IBM、戴爾等IT巨頭紛紛向云計算進軍。
此外,富士康也宣布將涉足的新領域就包括無線網絡及應用軟件;IT巨頭Sun則推出了基于云計算理論的“黑盒子”計劃;微軟以在線服務戰略 “WindowsLive”為基礎,向數以億計的Windows用戶提供云計算服務;IBM推出IBM“BlueCloud”藍云計劃,并在前不久與山東省東營市政府簽署“黃河三角洲云計算中心戰略合作協議”,IBM將為東營市提供全球領先的云計算產品。
毋庸置疑,云計算是一場孕育著無限可能的信息技術革命,對許多企業來說,這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物聯網將改變人們生活的模式
你可以想象嗎?在未來,當你出差回家時,可以通過手機控制家中的熱水器提前燒水,等回到家中就可以立即洗澡;當你上班時,手中的提包會提醒你今天工作所需要攜帶的文件……這就是“傳說”中的物聯網。
所謂物聯網,即通過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通俗地講,物聯網就是在各種物體上植入芯片使其智能化,再借助無線網絡,從而實現人和物體、物體和物體 的 “交流”??梢哉f,物聯網能將世界萬物都變成我們的同類。
有業內人士表示,物聯網已被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物聯網這張四通八達的網絡進行智能化管理,對產品、銷售等各個環節實現真正的“遙控”,從而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另一方面,物聯網可以為全球經濟的復蘇提供技術動力。而據專家推測,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發展空間將比互聯網行業產值高出幾十甚至上百倍。因此,美國、歐盟、中國等都已投入巨資探索物聯網。其巨大前景可見一斑。
實際上,物聯網的部分應用已經在我們身邊出現,如電子病歷、門禁系統等。在未來,物聯網將應用于交通、家居、環保、政務等各個方面,毫不夸張地說,物聯網將給人類社會帶來更加深刻的影響和變革。
展望2010年,既有新技術的普及,又有老技術的新發展。哪些技術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變革,甚至會改變我們的生活、生產方式?從目前來看,LTE/4G、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將最有可能成為其中的排頭兵。
網絡技術演進——LTE/4G技術悄然登場
盡管中國的3G商用沒多久,但3G技術演進的下一個階段——LTE/4G已悄然登場。
?。蹋裕偶矗蹋铮睿?nbsp;Term Evolution,是3G的演進。通俗一點講,在LTE/4G技術應用之后,可以最經濟、節能的方式傳輸海量數據,它也可以為用戶傳輸要求更高的數據。
國際市場上,去年12月,全球首個LTE網絡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正式啟用,愛立信與運營商TeliaSonera共同啟動了LTE業務;在日本,其最大的運營商NTT DoCoMo已經開始對網絡進行升級,升級完成后即可提供LTE數據服務。
去年10月,ITU確定LTE-Ad-vanced和802.16m成為4G國際標準候選技術。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聞庫指出,中國提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LTE-Advanced,是全球幾乎所有龍頭運營商、制造企業共同商討的結果,中國在制定過程中做出了很多技術貢獻。
目前,盡管LTE/4G還處于鏡花水月之中,但其蘊涵的巨大前景已吸引了眾多廠商。中國普天表示將力爭在年底推出TD-LTE商用設備;華為則已與海外運營商T-Mobile公司在奧地利成功地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LTE自組網絡測試;更多的廠家則是積極參與工信部組織的LTE-TD測試工作。前不久,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工信部針對面向4G的TD-LTE的相關階段測試已經完成。中興通訊、華為、摩托羅拉和大唐等廠商作為第一批廠家將進入下一階段外場測試。
試想一下,當LTE/4G大規模商用時,我們的下載速度可以達到幾十兆,可以應用更多的數據業務,那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和享受?
數據處理模式之變——“云計算”大行其道
云計算自提出之后,一直讓人有種“霧里看花”的感覺。但近年來,在谷歌、IBM、微軟、戴爾等IT巨頭的推動下,云計算逐漸走向商用,目前已成為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云計算是一個涵蓋諸多IT元素的廣義術語,最廣為人知的是,它是一種提供商通過互聯網為用戶提供托管服務和配置的計算資源。
對于個人用戶而言,在未來,個人的電腦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數據任務,將數據處理轉移到互聯網上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而云計算則是這個趨勢最好的體現。
對于企業用戶而言,信息化是企業發展的永久動力,而價格高昂的設備往往在無形中成為中小企業的門檻。而云計算大規模商用之后,企業可以節省購買信息化設備的高額費用,以更低廉的成本參與競爭。因此,云計算的出現將改變企業的生產方式。
據美林證券分析師稱,到2011年,云計算銷售收入將達到1600億美元;而IDC則預測,云計算的增長速度將是傳統IT行業增長率的6倍,未來5年云端服務的平均年增長率可望達到26%。如此巨大的商機自然會吸引眾多IT廠商,Google、微軟、亞馬遜、IBM、戴爾等IT巨頭紛紛向云計算進軍。
此外,富士康也宣布將涉足的新領域就包括無線網絡及應用軟件;IT巨頭Sun則推出了基于云計算理論的“黑盒子”計劃;微軟以在線服務戰略 “WindowsLive”為基礎,向數以億計的Windows用戶提供云計算服務;IBM推出IBM“BlueCloud”藍云計劃,并在前不久與山東省東營市政府簽署“黃河三角洲云計算中心戰略合作協議”,IBM將為東營市提供全球領先的云計算產品。
毋庸置疑,云計算是一場孕育著無限可能的信息技術革命,對許多企業來說,這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物聯網將改變人們生活的模式
你可以想象嗎?在未來,當你出差回家時,可以通過手機控制家中的熱水器提前燒水,等回到家中就可以立即洗澡;當你上班時,手中的提包會提醒你今天工作所需要攜帶的文件……這就是“傳說”中的物聯網。
所謂物聯網,即通過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通俗地講,物聯網就是在各種物體上植入芯片使其智能化,再借助無線網絡,從而實現人和物體、物體和物體 的 “交流”??梢哉f,物聯網能將世界萬物都變成我們的同類。
有業內人士表示,物聯網已被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物聯網這張四通八達的網絡進行智能化管理,對產品、銷售等各個環節實現真正的“遙控”,從而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另一方面,物聯網可以為全球經濟的復蘇提供技術動力。而據專家推測,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發展空間將比互聯網行業產值高出幾十甚至上百倍。因此,美國、歐盟、中國等都已投入巨資探索物聯網。其巨大前景可見一斑。
實際上,物聯網的部分應用已經在我們身邊出現,如電子病歷、門禁系統等。在未來,物聯網將應用于交通、家居、環保、政務等各個方面,毫不夸張地說,物聯網將給人類社會帶來更加深刻的影響和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