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今日話題  >  正文

創業板元年的回顧與展望

作者:prnews
日期:2010-01-14 16:43:30
摘要:創業板元年的回顧與展望
  北京 2010-01-14(中國商業電訊)--回顧2009年A股市場,十年磨一劍的創業板正式推出無疑是最大熱點,它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構建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不僅為資本市場引入了一批成長性良好、商業模式獨特的創新型企業,使投資者在二級市場有更多的投資選擇;同時也為VC/PE資金提供了暢通的退出渠道。創業板開啟兩個多月來,創造出諸多資本市場的神話,而隨著2010年我國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等創新金融產品的推出,我們將對創業板有更美好的期待。

    回顧創業板2009

    一、 高市盈率帶動企業多收“三五斗”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整理,截至12月31日收盤,共計59家企業申請創業板已過會,16家企業創業板首發申請被否。過會的59家企業中,42家已確定發行價。其中36家已上市,總市值達到1610.08億元,流通市值為298.97億元。42家企業共募集資金246.96億元,其中超募資金達 149.52億元,超募資金占原募集計劃的153.4%。36家上市企業的上市首日平均漲幅達93.2%,至2009年12月31日收盤,36支個股平均漲幅為91.5%。



    創業板在為企業創造巨額財富的同時也創造出天價的市盈率。金龍機電以126.7倍的發行市盈率成為我國證券史上最高發行價的上市企業,42家企業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為64.46倍。上市資源的稀缺是創業板企業高估值的根源。期待十年的創業板2009年僅36家企業上市,遠不能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至 2009年12月31日收盤,上市的36支個股平均市盈率高達105.38倍。由于企業的高發行價和上市首日的瘋狂炒作,抑制了上市企業股價日后的上漲,至2009年12月31日收盤,創業板上市企業在二級市場平均股價與上市首日平均收盤價基本持平,而同期上證指數卻有8.6%的漲幅。企業在高市盈率的瘋狂炒作下透支了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成長業績。

    高市盈率同時讓企業用較少的成本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創業板上市企業的超募現象非常嚴重,超募比例高達153.4%。創業板龐大的超募資金規模也引起了證監會的高度重視,證監會先后出臺相關超募資金的使用規則。創業板上市企業如何利用好超募資金尤為重要。超募資金對創業板上市的創新型企業來說是把雙刃劍,一方面上市企業多為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專注的業務領域相對較窄,用好超募資金便可產生巨大的效益;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有效利用,便形成資金浪費甚至資金的非法使用。上市企業需盡快挖掘合理的投資渠道,使超募資金產生創造價值的效應,加速提升企業的整體實力。

    二、 VC/PE投資機構賺得盆滿缽滿

    創業板企業聚斂諸多財富的同時也讓投資機構分享到高額投資回報的喜悅。42家發行企業中共有28家企業得到44家VC/PE的資金支持。按照企業的發行價計算,44家投資機構平均獲得7.49① 倍的投資回報。

    隨著企業上市首日的大幅上漲,投資機構的賬面投資回報倍數也大幅提升。按照2009年12月31日收盤價計算,36家上市企業背后的VC/PE機構平均賬面投資回報上升至11.66倍。根據對投資機構所投企業的股份鎖定時間統計,65.3%的投資機構所持股份的鎖定期為一年,大部分投資機構的豐厚收益便可盡快兌現,隨著創業板的穩定發展,投資機構將可能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

    創業板的開啟也為更多本土VC/PE資金的退出提供了廣闊的渠道。本土創投公司頻現創業板上市公司,在44家VC/PE機構中僅2家外資創投,本土VC /PE勢頭明顯強于外資創投機構。本土VC/PE在中小板推出后,成長速度和募資規模均呈跳躍式發展,而創業板的推出使本土VC/PE資金退出渠道更加通暢,為本土VC/PE注入了新一輪成長動力。

    三、 券商承銷+直投的盈利模式收益豐厚

    在創業板36家上市企業中,共顯現三家券商直投子公司的身影。金石投資、海通開元和國信弘盛共投資了6家創業板上市企業。按照被投企業的發行價計算,3家券商直投子公司平均獲得了4.78倍的投資回報。3家券商也同時為被投企業的保薦機構,高額的投資回報和豐厚的保薦收入充實了券商的整體收益。直投子公司的投資機會大多來自券商對企業的上市輔導業務,顯示出券商直投資金的投資策略與方向。券商全新的業務模式將在創業板的帶動下迎來發展黃金期。同時,券商直接投資、承銷以及上市后的一條龍服務的業務優勢也與PE機構形成強大的競爭。

    綜合分析創業板在2009年的開板元年的表現,創業板帶給企業、投資機構和券商均驚喜不斷。企業在高市盈率驅動下募集到更多資金,既補充了公司的流動資金,也有利于拓展自身的主營業務;投資機構在短時間內覓到良好退出渠道的同時也獲得了高額的投資回報,彰顯了VC/PE機構投資回報周期短和創業板高效的退出平臺效應;券商在承銷加直投雙渠道盈利的同時,也為創業板培育出優質的上市企業。2009年創業板給整個資本市場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而2010年創業板將帶我們更多想象空間。

    2010年創業板展望

    一、 創業板加速擴容,預計將有120家企業創業板上市

    2010年第一周創業板便進行擴容,共8支新股確定發行價進行申購,但目前創業板的發行節奏依舊比較緩慢,遠不能滿足我國眾多的創新型公司融資需求,同時也不能滿足二級市場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只有加快節奏才能抑制創業板的炒作。因此,2010年應當有更多企業在創業板上市。清科研究中心預測2010年將有 120家企業在創業板上市。

    根據證監會相關人士透露,截至2010年1月6日,證監會目前共受理了191家創業板企業首發申請。按照證監會對過會企業的審批流程,受理企業的過會通過率和2009年創業板開板2個多月來的上市速度來看,預計2010年創業板將平均每兩周有6家企業上市,而按照企業過會與上市之間的時間差,年末最后兩月過會企業通常在第二年才能上市,按此推算,預測2010年的創業板將新上市120家企業。

    二、 高市盈率將漸歸理性

    創業板目前一級市場的高燒遲遲不退,但一批高過一批的高發行市盈率將難以維持。2010年,證監會應當會加快創業板上市企業的審批速度、上市速度和上市數量,盡可能減少創業板上市企業的供需缺口,抑制企業過高的發行市盈率,企業估值將逐步回歸理性。創業板目前過百倍的市盈率對企業和投資機構均是一種隱憂,對企業而言,高市盈率透支了企業的未來長時間的業績,不利于企業的良性發展;對投資機構而言,高市盈率帶來的高額賬面投資回報也僅僅是紙上黃金,所持股份需有一年或者三年的鎖定期,投資機構更希望所投企業有合理的市盈率和良好的成長基礎面,確保投資收益能安全落袋。隨著創業板上市企業的增多,上市資源的稀缺將得到緩解,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風險定價機制也逐步發揮作用,企業的高估值將漸漸回歸理性。

    三、 看高創業板二級市場的表現

    對比分析目前上市的前三批創業板企業,上市企業在一、二級上市的價差逐步降低,利于創業板企業股價的合理走勢。首先隨著證監會對二級市場炒作的打擊,目前創業板新股的首日漲幅不超過40.0%,與創業板首批企業上市首日高達200.0%的漲幅相比,市場的炒作熱情已經降溫,這將有利于創業板市場整體的良性發展;其次,隨著發行市盈率的逐步回歸理性,企業良好的成長預期將使企業上市之后的股價有不俗表現;最后,現階段發行上市的創業板企業基本面均比較優秀,多數都為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優質的上市資源為整個創業板市場的健康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企業良好的創新性和成長性將帶動創業板將進入平穩、良性的運行軌道,未來創業板整體漲幅可期。

注:①廣州科創投資陽普醫療獲得了67.31倍高額投資回報,計算平均投資回報倍數時剔出此值。

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登陸: www.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