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支付或將引爆物聯網“淘金熱”
作者:證券之星
                        
                        日期:2010-03-05 08:41:16
                    摘要:手機支付業務究竟能給各大運營商帶來多少“錢”景?從各大巨頭磨刀霍霍的樣子來看,好像“錢”景一片,中移動此次出資額更是將近中移動去年全年一半的利潤。  
                    
                         中移動和浦發銀行昨天雙雙發布公告稱,雙方正就股份認購以及開展戰略合作展開初步協商。因相關方案尚需論證,浦發銀行股票繼續停牌。此次中移動牽手浦發銀行主要是借助浦發銀行這個金融平臺全力打造其手機支付業務,若合作成定局,中移動將借此掃清進入金融服務領域的障礙,加快布局“蓄謀已久”的手機支付業務。而與此同時另外兩家運營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在不斷與各家銀行以及銀聯等金融機構密切接觸,未來或許出現更多的類似聯姻。  
手機支付業務究竟能給各大運營商帶來多少“錢”景?從各大巨頭磨刀霍霍的樣子來看,好像“錢”景一片,中移動此次出資額更是將近中移動去年全年一半的利潤。
從日本那邊的成熟市場來看,手機支付基本涵蓋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戶不但可以通過手機上網查詢余額、賬戶管理,而且能為購物付款、手機游戲充值、話費充值,還可以支持水電煤通信等公共事業繳費,真正做到不帶錢包也能出門。隨著我國手機不斷普及,電子商務興起,傳統金融支付手段的局限性日益暴露,手機支付的需求開始快速增長。
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我國手機支付用戶突破1920萬戶,實現交易6268.5萬筆,支付金額共170億元。而隨著3G網絡和手機終端的完善,手機支付應用的步伐開始明顯加速。僅從中移動湖南試點來看,3個月的手機支付已過百萬人次,3個月內實現了用戶量的5倍增長。預計 2010年,我國手機支付用戶總數將突破1.5億人,手機支付市場規模將達到28.45億元,均會在09年的基礎上實現了核變式的爆發增長。
從一個簡單的數據測算來看,也能讓我們清晰地領略到手機支付市場的巨大吸引力。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手機用戶已經超過7億用戶,僅中移動就有5億用戶,參考日本成熟市場的手機支付用戶滲透率約50%,則未來中國市場手機支付用戶數量可望達到3.5億,以09年平均每筆交易金額200元為例,每人每年手機支付一筆就能產生700億消費市場。而當方便快捷的手機支付方式慢慢成為用戶的支付習慣時,以及手機支付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時,這個市場爆發出來的能量無疑相當一次物聯網革命。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雖然浦發和中移動的聯姻還沒有最終塵埃落定,最終盈利幾何也還“月朦朧,鳥朦朧”,從目前世界上運用手機支付最成熟的運營商是NTT DoCoMo公司來看,自從推出其手機支付業務品牌“Osaifu-Keitai”以來,五年多的時間過去了,該項業務也還是處于不贏利的狀態。但整個產業鏈的上游企業即手機支付行業的服務、設備提供商將獲得極大的增長這是確定無疑的。
目前這些服務、設備提供商主要分為兩類:
1)為中移動、電信及聯通等運營商提供“RF-SIM”業務,該方案的最大特點是RFID標簽與SIM卡的合二為一也即換卡不換號,實現手機現場支付功能。目前能提供該塊業務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東信和平(002017)、長電科技(600584)、高陽科技(HK00818);
2)移動“RF-POS”機提供商,目前能提供該塊業務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證通電子(002197)、新大陸(000997)、南天信息(000948);
誰會成為這場物聯網的饕餮盛宴的主角我們將拭目以待!
                    
                手機支付業務究竟能給各大運營商帶來多少“錢”景?從各大巨頭磨刀霍霍的樣子來看,好像“錢”景一片,中移動此次出資額更是將近中移動去年全年一半的利潤。
從日本那邊的成熟市場來看,手機支付基本涵蓋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戶不但可以通過手機上網查詢余額、賬戶管理,而且能為購物付款、手機游戲充值、話費充值,還可以支持水電煤通信等公共事業繳費,真正做到不帶錢包也能出門。隨著我國手機不斷普及,電子商務興起,傳統金融支付手段的局限性日益暴露,手機支付的需求開始快速增長。
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我國手機支付用戶突破1920萬戶,實現交易6268.5萬筆,支付金額共170億元。而隨著3G網絡和手機終端的完善,手機支付應用的步伐開始明顯加速。僅從中移動湖南試點來看,3個月的手機支付已過百萬人次,3個月內實現了用戶量的5倍增長。預計 2010年,我國手機支付用戶總數將突破1.5億人,手機支付市場規模將達到28.45億元,均會在09年的基礎上實現了核變式的爆發增長。
從一個簡單的數據測算來看,也能讓我們清晰地領略到手機支付市場的巨大吸引力。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手機用戶已經超過7億用戶,僅中移動就有5億用戶,參考日本成熟市場的手機支付用戶滲透率約50%,則未來中國市場手機支付用戶數量可望達到3.5億,以09年平均每筆交易金額200元為例,每人每年手機支付一筆就能產生700億消費市場。而當方便快捷的手機支付方式慢慢成為用戶的支付習慣時,以及手機支付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時,這個市場爆發出來的能量無疑相當一次物聯網革命。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雖然浦發和中移動的聯姻還沒有最終塵埃落定,最終盈利幾何也還“月朦朧,鳥朦朧”,從目前世界上運用手機支付最成熟的運營商是NTT DoCoMo公司來看,自從推出其手機支付業務品牌“Osaifu-Keitai”以來,五年多的時間過去了,該項業務也還是處于不贏利的狀態。但整個產業鏈的上游企業即手機支付行業的服務、設備提供商將獲得極大的增長這是確定無疑的。
目前這些服務、設備提供商主要分為兩類:
1)為中移動、電信及聯通等運營商提供“RF-SIM”業務,該方案的最大特點是RFID標簽與SIM卡的合二為一也即換卡不換號,實現手機現場支付功能。目前能提供該塊業務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東信和平(002017)、長電科技(600584)、高陽科技(HK00818);
2)移動“RF-POS”機提供商,目前能提供該塊業務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證通電子(002197)、新大陸(000997)、南天信息(000948);
誰會成為這場物聯網的饕餮盛宴的主角我們將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