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只是運營商走出荒漠的“驛站”
作者:通信產業報新聞主編 李傳濤
來源:通信產業網
日期:2010-03-09 09:21:37
摘要:而在物聯網這個短產業鏈條中,運營商向上下游拓展的能力事實上受到非常大的限制:運營商不可能深入到具體的應用場景中,包攬采集、捕捉基礎信息的角色;應用層最關鍵的是對信息和數據的分析,從而實現智能化,但這卻是傳統IT廠商的優勢領域。
今年“兩會”,物聯網不出所料成為信息通信業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比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聯通浙江省分公司總經理沈明才提議,要盡快制定物聯網相關標準體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向大會提交了《關于發展物聯網、推進信息化提案》的提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徐曉蘭的提案是《關于政企合力,突破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瓶頸,推動物聯網產業健康發展的建議》。而溫家寶總理在所作政府報告中也提出,2010年要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
毋庸置疑,對于通信業來說,物聯網的大規模應用意味著全新的市場拓展空間。就像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所說,“這么多年來,全世界移動用戶發展了46億戶,中國大概7億戶,如果物聯網在某一個領域的應用開花結果了,可能這個數量就不是46億戶了,就可能是460億個終端。”
但是,這是終端廠商的巨大機遇,也是通信設備廠商的巨大機遇,但運營商卻不一定能從這機遇中分享到“美食”。就像目前在運營商提供的各種M2M 應用中所看到的,如果把物聯網區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的話,運營商只是提供傳輸傳感信息的無線網絡。而單純作為傳輸通道,物聯網作為一種業務顯然是典型的低ARPU值應用,460億用戶的價值也許比不上現有46億用戶。
自2004年底以來,國內運營商就掀起了一股轉型的風潮。而更早之前,全球電信企業也開始了這樣的轉變。轉型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擺脫單純的信息傳輸的角色,通過向產業鏈上下游的拓展,強化自身服務能力,從而使自身能夠受益于不斷深化的社會和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
而在物聯網這個短產業鏈條中,運營商向上下游拓展的能力事實上受到非常大的限制:運營商不可能深入到具體的應用場景中,包攬采集、捕捉基礎信息的角色;應用層最關鍵的是對信息和數據的分析,從而實現智能化,但這卻是傳統IT廠商的優勢領域。IBM率先提出“智慧地球”的口號,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到了這一點。如此一來,電信運營商顯然不能將物聯網當作未來安身立命之本。
對于整個社會,物聯網是未來的信息家園,蘊藏著無盡的寶藏。但對于三大運營商來說,物聯網也許只是轉型長途跋涉中的一個驛站,它幫運營商補充了水分和干糧,但是如果運營商就此停步,也許永遠走不出荒漠。
比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聯通浙江省分公司總經理沈明才提議,要盡快制定物聯網相關標準體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向大會提交了《關于發展物聯網、推進信息化提案》的提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徐曉蘭的提案是《關于政企合力,突破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瓶頸,推動物聯網產業健康發展的建議》。而溫家寶總理在所作政府報告中也提出,2010年要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
毋庸置疑,對于通信業來說,物聯網的大規模應用意味著全新的市場拓展空間。就像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所說,“這么多年來,全世界移動用戶發展了46億戶,中國大概7億戶,如果物聯網在某一個領域的應用開花結果了,可能這個數量就不是46億戶了,就可能是460億個終端。”
但是,這是終端廠商的巨大機遇,也是通信設備廠商的巨大機遇,但運營商卻不一定能從這機遇中分享到“美食”。就像目前在運營商提供的各種M2M 應用中所看到的,如果把物聯網區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的話,運營商只是提供傳輸傳感信息的無線網絡。而單純作為傳輸通道,物聯網作為一種業務顯然是典型的低ARPU值應用,460億用戶的價值也許比不上現有46億用戶。
自2004年底以來,國內運營商就掀起了一股轉型的風潮。而更早之前,全球電信企業也開始了這樣的轉變。轉型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擺脫單純的信息傳輸的角色,通過向產業鏈上下游的拓展,強化自身服務能力,從而使自身能夠受益于不斷深化的社會和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
而在物聯網這個短產業鏈條中,運營商向上下游拓展的能力事實上受到非常大的限制:運營商不可能深入到具體的應用場景中,包攬采集、捕捉基礎信息的角色;應用層最關鍵的是對信息和數據的分析,從而實現智能化,但這卻是傳統IT廠商的優勢領域。IBM率先提出“智慧地球”的口號,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到了這一點。如此一來,電信運營商顯然不能將物聯網當作未來安身立命之本。
對于整個社會,物聯網是未來的信息家園,蘊藏著無盡的寶藏。但對于三大運營商來說,物聯網也許只是轉型長途跋涉中的一個驛站,它幫運營商補充了水分和干糧,但是如果運營商就此停步,也許永遠走不出荒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