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激活移動支付 電信金融需深度合作

作者:徐恒
來源:中國電子報
日期:2011-01-19 08:54:07
摘要:如今,電信運營商的角色與定位正在發生改變。記者從三大運營商2011年工作會議上獲悉,中國電信要做智能管道的主導者、綜合平臺的提供者以及內容和應用的參與者。中國聯通要盡快成為“信息生活的創新服務領導者”。而中國移動也表示信息服務的天地更為廣闊。
      如今,電信運營商的角色與定位正在發生改變。記者從三大運營商2011年工作會議上獲悉,中國電信要做智能管道的主導者、綜合平臺的提供者以及內容和應用的參與者。中國聯通要盡快成為“信息生活的創新服務領導者”。而中國移動也表示信息服務的天地更為廣闊。

  在應用為王,用戶體驗之上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電信運營商從傳統的“傳輸管道”提供商向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大勢所趨。而移動支付就是轉型中的一張牌。

  13.56MHz為主2.4GHz為輔 電信運營商均支持13.56MHz標準,但并不意味放棄2.4GHz標準。

  在移動支付中,技術標準之爭一直是人們談論的話題,中國移動主推基于2.4GHz頻段的技術方案,中國銀聯則倡導基于13.56MHz頻段的技術方案。不過,隨著去年中國移動開始接受基于13.56MHz的移動支付方案并著手開展相關研究時,標準之爭出現轉機。至此13.56MHz頻段著實開始“風光”起來,三大運營商均圍繞13.56MHz“做文章”。

  2010年12月31日,中國聯通手機一卡通在北京正式商用,中國聯通北京分公司正式面向普通消費者發售帶有公交一卡通功能的手機服務。而聯通的移動支付產品采用的就是基于13.56MHz標準的雙界面卡產品。

  另外,中國電信廣州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張文安也向媒體表示,中國電信已經明確以基于13.56MHz頻段的RFID技術方案作為“翼支付”和“翼機通”產品部署時的主導和目標方案,并確定eNFC方案為最終方案。

  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電信產品線總監張楚就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13.56MHz標準做移動支付的優勢分別體現在技術上和市場上。從技術上來說,13.56MHz標準能夠穩定地控制近場支付距離,能夠保障移動支付的安全性。從市場上來說,金融、公交等主要的行業,已經采用和部署了支持13.56MHz標準的移動支付環境,因此13.56MHz標準的移動支付產品,更有利于市場接受。

  “我相信,在中國未來的移動支付領域,13.56MHz標準將是主流標準。”張楚強調。

   據悉,13.56MHz標準已經經過世界大廠以及各國的實際使用驗證,盡管卡技術規格不同,但均采用高頻13.56MHz為感應標準。

  “主流標準的走向其實是取決于市場的需求以及客戶使用的滲透率高低,目前國內的近端通訊市場最大宗為銀聯主導的13.56MHz標準,所有的應用層面最后回到金錢的交易,而銀聯有著國內金融交易體系及系統連接實現的優勢,由銀聯主導的13.56MHz標準理所當然會成為主流規格?!比昕萍脊究偨浝睃S紹文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不過,盡管13.56MHz成為占據優勢的標準,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電信運營商放棄了2.4GHz,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技術部高級經理常嘉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13.56MHz面向大眾,2.4GHz面向企業,在一些企業內部的一些系統,具有穿透性較強、可支持遠程數據等特點的2.4GHz標準具有明顯優勢。

  此外,13.56MHz標準也并不是十全十美。張文安就表示,13.56MHz標準存在多種方案,但是目前并沒有形成主流的完善的方案;刷卡靈敏度和穩定性不高,短期內難以突破;現有POS機具不夠標準,與卡片適配性不高;不能滿足中遠距離應用。

  2011年期待各方深度合作 今年產業能否飛速發展取決于電信和金融能否深度合作。

  無論是13.56MHz還是2.4GHz,均是指移動支付中無線通信的頻段。在這些頻段上,也會根據不同的利益主體,如銀聯、電信運營商、手機制造商,衍生出不同的技術形態,如雙界面定制終端卡、雙界面天線卡、RF-SIM卡,eNFC、貼片卡等。也就是說,產業鏈龐大的移動支付,其標準問題遠不止取13.56MHz舍2.4GHz那么簡單?!爸饕獏⑴c方認可13.56MHz標準,將會為移動支付參與各方達成一致創造堅實的基礎。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標準問題都已經得到解決。在13.56MHz標準的框架下,具體移動支付產品的表現形式還會有所不同,這些產品級別的差異也可能構成標準的障礙。因此,我認為產業標準可以不用規范的太細,以13.56MHz為基礎,兼容各個產品模式,通過市場和消費者進行產品選擇,將會是比較合理的標準發展道路。”張楚表示。黃紹文也認為,移動支付產業的標準不是只有無線通訊技術規格,既然稱為“移動支付”,涵蓋的產業就相對復雜得多,包括電信產業、手機規格以及金融系統的連接規格都必須謹慎而全面化的思考及討論,才能將移動支付變成一個成熟的“產業”,而不是一個東拼西湊的“產品”。

  看來,面對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和潛在市場,移動支付產業鏈各方還有很多的事要做,更何況,目前相對于國外而言,中國的移動支付試用多于商用,市場并沒有激活。黃紹文表示,依照國外移動支付產業成功推行的實際經驗來看,不論是電信還是金融都是負責通路以及系統的連接實現,都屬于協助及配合通路的角色。一個以便利跟提高應用體驗為基礎的服務,最后還是要回歸所謂的服務提供者,如果服務的提供者無法提供吸引人或者是更便利的應用,主導者花再大的力氣宣傳甚至是免費提供服務都無法讓人們有使用的意愿。能成功推行的移動支付應用,一定是三贏的局面,通路商(電信領域/金融領域)、服務提供者(百貨領域/流通領域)、使用者都必須要得到利益與便利,才能讓應用有效的推廣以及增加使用者使用的意愿,創造多贏的局面。

  不過,展望2011年,業界最大的期待莫過于電信和金融的深度合作,畢竟雙方更多的標準的出臺有利于行業產業化發展。同時,業界也認為今年移動支付將會從試用走向商用,2011年將是移動支付產業起飛的一年。

  相關鏈接 

      四因素促使美移動支付高增長

  根據AiteGroup發布的數據發現,2010年美國移動支付總成交金額預估值為16億美元,預計2015年這一數字將攀升至214億美元,將是2010年的13.4倍,復合年增長率為68%。長期以來,美國移動支付總成交額一直處于被低估的狀態,但它的實際表現遠比預想要好很多。其中,2010年到2011年增長率將高達187%。

  美國移動支付成交額大幅增長主要源于四方面的因素:第一,智能手機的大量使用是促使移動支付總成交額爆發性增長的原因之一;

  第二,運營商和手機制造商大量使用NFC芯片,這種統一標準促進了手機支付的發展; 第三,移動商務和移動支付使用便捷,貼近生活需求,受到消費者的熱切歡迎;

  第四,手機銀行作為一種新型的、快速發展的支付方式,正在經歷世界范圍的增長。 由此可見,統一支付標準,加強用戶教育,是提高中國用戶移動支付成交額增長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