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華英:創新應注與重物聯網融合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通信信息報
                        日期:2011-01-12 16:44:41
                    摘要:2010年三大運營商的具體年報還沒有出臺,但從前11個月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們大體可以看出運營商的發展情況,三大運營商在3G發展、物聯網發展、移動互聯網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突破與進步,2011年三大運營商的發展也將會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與趨勢。為此?記者采訪了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導舒華英教授。
                    
                          2010年三大運營商的具體年報還沒有出臺,但從前11個月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們大體可以看出運營商的發展情況,三大運營商在3G發展、物聯網發展、移動互聯網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突破與進步,2011年三大運營商的發展也將會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與趨勢。為此?記者采訪了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導舒華英教授。 
記者:您如何總結2010年運營市場發展所呈現出的特點?
舒華英:整體來看,2010年運營市場發展整體平穩,但可圈可點之處卻不多。從今年的發展情況看,與之前工信部在重組、發放3G牌照時的市場預期有距離,工信部這兩大改革舉措的最初出發點就是為了能在短時間內起到改善運營商市場失衡結構的目的,但從這兩年的發展來看,效果并不明顯,這與當時業內專家的預測基本一致。
從目前的運營市場結構來看,中移動的市場份額與利潤空間并沒有因為重組與3G牌照的發放而有明顯降低,從統計數據來看,中移動依然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尤其是在利潤空間方面,更是一枝獨秀。雖然在2010年,中國電信、中國聯通(5.39,-0.03,-0.55%)的發展步伐也加快了,但整體來看卻不明顯。
記者:請您談談三大運營商2010年的各自發展情況。
舒華英:中國通信市場目前已經進入語音業務發展的飽和期,該領域的發展基本處于平穩階段,雖然也有新增長點,尤其運營商在農村市場、城市低端市場上有所發展,但運營商卻在收入、利潤方面沒有增長的空間,運營商在語音業務方面已經處于增量不增收的狀況。
從2010三大運營商情況看,中移動在農村、西部市場發展較快,從而彌補其在發達地區用戶流失的數量,因此中移動的發展整體平穩。相比來看,中電信與中聯通受制于網絡覆蓋的情況,在發展速度上相對較慢,由于資金因素難以短時間承擔過高的發展成本,這兩家運營商在網絡建設方面的投資相對少,在整體發展上速度較慢。
中聯通發展亮點在下半年,由于引進了iPhone和iPhone4,憑借其獨特的終端與最成熟的網絡制式,其3G發展在下半年領先于另兩家運營商。但中聯通在網絡覆蓋、公司運營(重組融合)問題上還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因此在客戶服務、管理流程方面與中移動還有一些差距,其“網絡制式+終端”的優勢還未發揮出來,兩大優勢的融合與深化是其未來發展的動力。
中移動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TD制式,因此在產業鏈、終端等方面存在缺陷,在3G發展上也相對落后,這也是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但憑借其在2G市場的雄厚實力,中移動在移動互聯網、業務、客戶服務方面都具有整體優勢,在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技術上的弱點。
中電信雖然在移動通信運營方面缺少相關經驗與基礎,經歷了從聯通接手CDMA網絡與建設優化CDMA網絡的階段后,在2010年的CDMA發展上已步入正軌。但由于移動通信的用戶基礎與規模大大落后于另兩大競爭對手,因此在發展上有個積累期,其發展成效還有待一段時期整體顯現。
記者:對2011年運營商的發展您有何建議?
舒華英:中聯通的首要問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在內部整合上,理順內部的融合問題,加上技術與終端的優勢,中聯通的整體實力將會有所提升;中電信則要在完善網絡覆蓋方面下功夫,同時還要進一步優化客戶服務以及渠道建設,這是其2011年工作的重點;目前,政府正在實施在號碼攜帶政策會對中移動的高端用戶形成一定的威脅與沖擊,中移動則會在LTE與4G方面下大力氣,以彌補其在TD方面的弱勢。
2011年,運營商在發展上還是要注重新領域的拓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客戶服務都是重點,尤其是要加大對行業應用與物聯網的融合,使貼近市場的應用與業務豐富起來。在政府監管層面,要更多的放開市場,給運營商更多的市場自主選擇權,尤其是在全業務運營時代,不必再對運營商的運營領域與范圍進行管制,應該放開市場讓運營商結合自己的技術優勢、業務優勢、市場優勢進行業務設計與融合。此外,互聯網公司的不斷壯大也將會對運營市場發起挑戰,運營商的競爭對手會越來越多。
                    
                記者:您如何總結2010年運營市場發展所呈現出的特點?
舒華英:整體來看,2010年運營市場發展整體平穩,但可圈可點之處卻不多。從今年的發展情況看,與之前工信部在重組、發放3G牌照時的市場預期有距離,工信部這兩大改革舉措的最初出發點就是為了能在短時間內起到改善運營商市場失衡結構的目的,但從這兩年的發展來看,效果并不明顯,這與當時業內專家的預測基本一致。
從目前的運營市場結構來看,中移動的市場份額與利潤空間并沒有因為重組與3G牌照的發放而有明顯降低,從統計數據來看,中移動依然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尤其是在利潤空間方面,更是一枝獨秀。雖然在2010年,中國電信、中國聯通(5.39,-0.03,-0.55%)的發展步伐也加快了,但整體來看卻不明顯。
記者:請您談談三大運營商2010年的各自發展情況。
舒華英:中國通信市場目前已經進入語音業務發展的飽和期,該領域的發展基本處于平穩階段,雖然也有新增長點,尤其運營商在農村市場、城市低端市場上有所發展,但運營商卻在收入、利潤方面沒有增長的空間,運營商在語音業務方面已經處于增量不增收的狀況。
從2010三大運營商情況看,中移動在農村、西部市場發展較快,從而彌補其在發達地區用戶流失的數量,因此中移動的發展整體平穩。相比來看,中電信與中聯通受制于網絡覆蓋的情況,在發展速度上相對較慢,由于資金因素難以短時間承擔過高的發展成本,這兩家運營商在網絡建設方面的投資相對少,在整體發展上速度較慢。
中聯通發展亮點在下半年,由于引進了iPhone和iPhone4,憑借其獨特的終端與最成熟的網絡制式,其3G發展在下半年領先于另兩家運營商。但中聯通在網絡覆蓋、公司運營(重組融合)問題上還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因此在客戶服務、管理流程方面與中移動還有一些差距,其“網絡制式+終端”的優勢還未發揮出來,兩大優勢的融合與深化是其未來發展的動力。
中移動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TD制式,因此在產業鏈、終端等方面存在缺陷,在3G發展上也相對落后,這也是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但憑借其在2G市場的雄厚實力,中移動在移動互聯網、業務、客戶服務方面都具有整體優勢,在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技術上的弱點。
中電信雖然在移動通信運營方面缺少相關經驗與基礎,經歷了從聯通接手CDMA網絡與建設優化CDMA網絡的階段后,在2010年的CDMA發展上已步入正軌。但由于移動通信的用戶基礎與規模大大落后于另兩大競爭對手,因此在發展上有個積累期,其發展成效還有待一段時期整體顯現。
記者:對2011年運營商的發展您有何建議?
舒華英:中聯通的首要問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在內部整合上,理順內部的融合問題,加上技術與終端的優勢,中聯通的整體實力將會有所提升;中電信則要在完善網絡覆蓋方面下功夫,同時還要進一步優化客戶服務以及渠道建設,這是其2011年工作的重點;目前,政府正在實施在號碼攜帶政策會對中移動的高端用戶形成一定的威脅與沖擊,中移動則會在LTE與4G方面下大力氣,以彌補其在TD方面的弱勢。
2011年,運營商在發展上還是要注重新領域的拓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客戶服務都是重點,尤其是要加大對行業應用與物聯網的融合,使貼近市場的應用與業務豐富起來。在政府監管層面,要更多的放開市場,給運營商更多的市場自主選擇權,尤其是在全業務運營時代,不必再對運營商的運營領域與范圍進行管制,應該放開市場讓運營商結合自己的技術優勢、業務優勢、市場優勢進行業務設計與融合。此外,互聯網公司的不斷壯大也將會對運營市場發起挑戰,運營商的競爭對手會越來越多。
                                        
                                        
                                        
                                        
                                        


